照片里的青春 - 袁隆平院士、李悦教授教会了他……

开栏的话

激扬青春梦,奋进新时代;不负青年志,赤心报国家。政协委员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在各自领域艰苦奋斗、奉献青春、建功立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很多委员用照片记录下了奋斗征程中的难忘瞬间,那是青春的回忆,也是时代的印记。为此,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推出《照片里的青春》专栏,采访政协委员或约请政协委员撰文、拍摄视频,通过老照片回忆青春故事,重温奋斗经历,以此激励年青一代,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

回顾走过的几十年路程,我深感庆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几位引路人。

我出生于湖南怀化安江镇。当年袁隆平的母亲对他说:“孩子,这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虽然山水秀丽,毕竟那地方偏僻落后,你到那儿免不了要吃苦的呀……”

2014年,李健在当年就读过的小学校园里留影。

1953年至1971年,袁隆平先生曾在安江农校工作。我父亲毕业于湖南农学院,1962年到1971年,他曾与袁隆平先生在安江农校同事过很长一段时间。据我父亲说,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时,条件很是艰苦。研究农业常需要晒在太阳底下、泡在泥水地里,繁杂、重复、单调,是一件艰苦的差事;在生活上,袁隆平生活简朴,不追求享受,科研繁忙时吃饭也没有规律,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一件衣服要穿很多天才洗一次。

我上高中的时候,父亲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在芷江推广杂交水稻,我也随他一起参与了一些工作。当时我的工作是数谷子的数量,看看一株杂交水稻的产量与一株普通水稻的产量谁更多,把杂交水稻与普通水稻产量进行对比分析。从那时起,我渐渐有了严谨的科学研究意识。

2021年,李健(左二)重回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

2021年,我又来到了安江农校,在袁隆平当年的试验田边,我依稀看到了袁先生当年在田里的身影。袁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需要经常下到田里,田里有各种各样的蚊子、蚂蟥和虫子。我当年下到水田里时,没有多长时间,裸露的腿部就会有蚂蟥在腿上吸血,头上被蚊子送上几个大“红包”。在这里研究,不需要高楼大厦,需要的是一颗持之以恒的报国之心。袁隆平甘于寂寞、矢志追求、默默无闻的科研精神,不畏艰辛、执着追求、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终生都在激励我不断奋进。

袁隆平院士的试验田。

1995年,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攻读工业经济学(现为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经济学家李悦教授。李悦教授是我国产业经济学科体系创始人之一、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改革开放初期,他与时任人民日报理论部副主任的蒋映光同志,合作写出了《斯大林对雅罗申柯为生产而生产观点的批评》一文,发表在1979年9月8日人民日报编印的内部刊物《理论宣传动态》(第113期)。在工业经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深刻地认识到:工业结构是工业经济质的规定性,对工业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为了揭示工业部门结构发展规律性,为调整和优化工业部门结构提供理论依据,1983年初,他完成《中国工业部门结构学》初稿,并把书稿和大纲寄给当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同志,请他提出修正意见。朱镕基于1983年6月16日给李悦回了信,他在信中指出:“深感这将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对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问题很有裨益。”此书于198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工业结构专著。

2021年,李健(左一)参加编审会并祝贺李悦教授90岁生日。

李老师研究成果突出,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他先后培养了近30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研究生,不少学生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他教导我们,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不变而神圣的使命。如今李悦老师虽已年过九十,但仍奋斗在科研与教育第一线。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研究,这些优秀的思想和品德深深影响了我。

袁隆平院士、李悦教授都是老师,他们的职业也深深地吸引了我。如今,我也已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0多年,先后培养了100多位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博士研究生。立德树人,就是我一辈子的追求。

△本文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李健

作者:李健

设计:黄喆

编辑:薛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人民政协   农校   青春   工业部门   田里   水稻   政协委员   院士   中国   教会   当年   教授   结构   照片   李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