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时代已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2020年以来,除了疫情让人猝不及防,还有一只黑天鹅,同样让人猝不及防,那就是网课。

随着各行各业都面临歇业、停业的困难下,这个行业却异军突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不单是针对不能到校上课的学生,而是面向所有人。

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来临,它还有一个时尚的名字叫做慕课时代。什么是慕课呢?

慕课就是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意思就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其实早在互联网兴起时,它就存在了,2018年有个英语课叫“8遍魔耳”成为了知识付费外语类前5名。

那时候,我还抱着老思想,认为网课针对的仅仅只是少部分自觉自律的孩子。

而如今,我们打开短视频软件或者网页,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教程类广告。

如:视频剪辑教程、阅读教程、学科知识教程、好声音训练教程等等。

似乎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需要指导,都需要学习。但是很奇怪,这居然没有引起大家的焦虑。

只是有一部分人对此不以为意,只当是收割韭菜。

然而,就在很多人都对此嗤之以鼻的时候,学浪热学榜数据显示了这些课程的取得的成绩。

第一名,好声音训练系统课程总计3万人在学,累积变现2100万。

第二名,销售谈判课总计3.4万人在学,累积变现600余万。

第三名,手机摄影课总计2.5万人在学,累积变现1000余万。

各行各业都在跨界学习,优化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或者通过学习获得自信。

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了学校,也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只要你想学习,都有渠道。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也有了线上课程的介入。

疫情期间,学校高喊停课不停学的口号,各科老师浩浩荡荡地涌入了线上教学,摇身一变成了网络主播。

可是,教师作为成年人,对于教学方式的改变,尚有应对之力,那么我们的孩子们呢?

他们在没有老师监管的情况下,把网课上成了自习课,甚至娱乐课,因为网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娱乐方式。

所以,线上课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各科老师各显神通时,我们的大部分孩子还在“挂机”学习。

没有父母监管的孩子,甚至从始至终就没有上线听过课,还有孩子借着网课名义拿到手机报复性自嗨…

对此家长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是孩子们的问题吗 ?是学校的问题吗?

都不是!社会背景如此,我们的这一代,生活在图像的世界中,对于学习的意义理解得太浅薄。为什么这么说呢?

孩子们从小就围在电视机旁,沉醉于动画片、游戏创造的图像世界里。

习惯了图像化、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在看待事物时,就会显得浅显和直白,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举步维艰。

除此之外,孩子们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减弱,失去了思考的耐心和习惯。这就是我们现在很多孩子急躁的原因之一,所以他们根本无法认真听取周围的声音。

可是,疫情还没有结束,网课就会成为一种常态。没有认真、专注的毅力,网课将会是一面筛子,筛出有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的孩子们。

当然并不是说不具备学习能力的孩子就不能上好网课了,上网课的效率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们的倾听能力低。

而倾听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我们通过一些刻意训练就可以培养。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孩子们亲自看一看春天的绿,他才知道原来真正的绿色并不是电视里、书本上的那种刺眼的绿。

去欣赏我们老祖宗的传统绘画,他才会明白,真正的艺术不是艳丽的视觉刺激,而是深邃的意境表达,深刻的情感渲染。

去体验做农活,没有农活就去做家务吧。

他才会知道,真正的辛苦不是敲击键盘到四肢无力。

而是辛苦整理后的舒适居住环境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吧,经典永不过时不是一句空话。

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突然就开始怀旧了,就是因为懂得用心倾听,听懂了经典的精髓。

网课不过是慕课时代的冰山一角。纵观整个社会环境,慕课平台更新换代,已经可以实现“个性化需求”、“个性化回应”了。

“个性化”不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学习方式么。

当这种学习方式普及后,网络就成了学习的天堂,那么那些还停留在“网娱至上”的浅水区的鱼儿们就注定要被时代淘汰。

那些赶着慕课潮流的勇者们,就注定会拥有更广阔的的海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农活   猝不及防   疫情   课时   图像   能力   课程   方式   孩子   学校   教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