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悠扬,习惯先行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沈婷梅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出自亚里士多德。

“优秀”并不是用来描述人们的行为的词,而是用来描述人们习惯的词。

这句话给音乐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多启发。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直是难度大、效率低的工作,若想要取得显著的成效,一定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开始。

在初一新生的课堂里,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小学,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我们常常会看见这种状况:上课铃响了,个别学生不能马上安静下来,桌面上还没有摆好相关的课本和学具,坐姿不端正;歌唱课没有习惯性养成良好的正确的歌唱方法,欣赏课不能用心聆听音乐,不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不习惯用律动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

针对这些情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让初一新生在音乐课堂上重新要求、重新规范、重新培养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课前读(唱),预习巩固两不误

在我们的一般思维里,只有语文课、思品课、英语课才有课前读的习惯,这些课才适合课前读,其他科目是很少课前读的。其实不然,音乐课同样也适合课前读,课前齐读三至五分钟,可以起到预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功效,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对音乐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会非常牢固。

在音乐学科里,音乐课本里的内容知识丰富而广泛:有音乐知识、音乐欣赏、欣赏提示、体验表现、体验探究、五线谱识读、歌曲等。这些知识如果不经常读、不经常复习、刺激大脑的记忆,是很容易忘记的,到了学期末几乎忘记大半。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累,学习检测,是非常不利的。

我在初一级新生的班级做了实验:抽出一个班级让其自然发展,其他班级严格要求他们有课前读。经过一个学期我发现:有课前读的班级在各方面的知识都比较牢固,歌曲唱的很熟练,而且能够背词唱,没有课前读的班级对歌曲的掌握不熟也不能背唱,音乐知识掌握不牢固,容易忘记,期末质量检测中分数明显高出没有课前读的班级。在后续的学习当中,有课前读的班级基础非常好,非常有利于今后的教师授课和学生新知识的学习,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沈婷梅(左一)在指导初中学生学习音乐。

基于这种情况,在我的音乐课堂里,会对所有班级做出要求,培养他们养成课前读的习惯。充分利用好小助手(科代表),小助手的挑选可以是学生毛遂自荐,可以班主任推荐,也可以任课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合适的人选。小助手要有管理能力,爱好音乐,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能起到引领作用。安排两位小助手,一位在下面巡视和管理纪律,一位在讲台上带读当天要读或唱的内容。我每节课下课后都会布置好小助手下一节课的课前读内容,在下次上课后第一次打预备铃响,小助手乙就整顿纪律,提醒同学们拿好课本,摆放好学具(小乐器、笔等),小助手甲就带领同学们大声朗读或背唱歌曲,重要的知识可以连读两三遍,加强记忆,强化效果。通过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学生不仅音乐知识掌握牢固了,歌曲熟练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表演方面明显有自信了。学生不仅收获了学习的好习惯,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在期末音乐学习检测中,我校的音乐成绩每次都排在全区前列,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明显比其他学校高。

事实证明,音乐课的课前读是非常有必要的,效果立竿见影,我们应该长期坚持,让学生把这种好习惯一直延续下去。

正确歌唱,科学方法促提升

演唱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易于接受并乐于参与的学习形式,对激发音乐兴趣、发展核心素养、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等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正确的、科学的歌唱状态是演唱的基础,能够展现演唱者饱满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心态,歌唱课如果没有统一的正确的发声方法、正确的口型、正确的气息、发出的声音就不会统一,声音就不会优美,也不会有穿透力,高音无法上去,低音无法下来。

在初一级新生课堂里,你会发现他们没有统一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孩子们喜欢张嘴就唱,而且内口不打开,声音出不来。由于口腔没有打开,发出来的声音很闷、不集中,没有穿透力,不优美。

因此,歌唱课我就会对初一新生做出要求:首先,坐姿要端正,腰杆自然挺直不僵硬,面部保持微笑,口腔打开,运用胸腹式呼吸换气,气沉丹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我时刻提醒学生要用正确的、科学的、自然的方式方法去唱歌,及时表扬做的好的同学,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也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巩固成果。

由于音乐课型丰富多彩、整个学期的歌唱课也只有一两个单元。因此,要经常帮助学生复习,不断提醒,提出要求,老师不断示范引导,及时表扬做的好的学生。即使在欣赏课里也要在课前复习歌曲,带领学生参与歌唱,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自然的声音,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初一级学生正处在变声期,应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并懂得嗓音保护的方法:变声期不要大声喊叫,不要模仿成年人说话或压着嗓子唱歌。要适当用嗓,以免嗓子过度疲劳,影响发声器官正常发育。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证适当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尽量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初一学生正处于变声期,首先要求用轻声歌唱,提笑肌,内口打开,胸腹式吸气,吸气后感觉肚子和腰部都是膨胀的,才是正确的吸气感觉,唱歌曲之前进行发声练习,先练哼鸣“M”,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嘴唇轻闭,内口开,好像含着一口水,声音往鼻窦和眉心直上头顶。接着用母音、连音、顿音练习,多练音阶式练声曲。高音用假声找头腔共鸣,低音用叹气找胸腔共鸣,把低音唱到位。通过长期的坚持与积累,学生慢慢就会养成正确的歌唱习惯,歌唱水平大大提高,学生也自信了,发现自己的唱歌水平的确和之前不一样了,声音变得优美动听,高音用假声能上去,低音用气息下沉的方法能下来,音域拓宽了,班级齐唱的声音效果可以和合唱队媲美了。每个班级都像一支合唱队,一张嘴就有歌唱状态,有口型要求,有正确的姿势,有气息的支撑,声音不会像以前飘儿不稳不准,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还能根据作品要求和老师的提示来调整自己的演唱,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提出创意表现的想法,提高歌唱的表现力;能对自己或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分析与评价,根据评价反馈改进演唱。

学会倾听,规范欣赏增感悟

音乐欣赏教学,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在初一级上音乐欣赏课时,学生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没有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老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用心聆听,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当回答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往往不会用准确的语言去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即使能答上几句,也是语言平淡,不规范、不精彩,回答的是简简单单的只言片语。这就与平常的欣赏习惯很大关系了:在倾听音乐的时候,不能集中精力,去发散思维,没有倾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不懂音乐欣赏的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会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用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提示引导。

老师在音乐欣赏课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能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在听赏中能对音乐表现要素、形式、手段等做出较为准确的听辨和反应,对音乐情绪、情感有个性化的理解;熟悉了解常见的音乐体裁和表现形式,能简单分析;知道音乐在节奏、节拍、结构、曲调等方面的特点,懂得运用所学知识描述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通过每一次的欣赏课,老师循序渐进的持之以恒的对学生进行规范引导,逐渐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靠耳朵来聆听,先完整聆听一遍音乐作品,然后再分段深层感知。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以及情绪情感上产生的欢喜、悲愤激昂、豪迈等反应。有了情绪感受后,脑海中就会产生画面,这就是想象。接下去就可以进一步的加以探究、拓展、延伸。在充分理解音乐后,创造音乐便水到渠成,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创造。

体验律动,感受力度和节奏

律动是指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的运动。多用于形容人听到音乐后,按照节奏而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的舞动。律动在音乐课堂极为重要。

律动参与体验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聆听与动作表达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体验与理解。

对于音乐这门学科的学习,律动是直接对音乐的体验。很多音乐都要通过律动才能感受到音乐的特点,光听不动,显得空洞,光唱不动,对音乐体会不深刻、对节拍、节奏把握不准确,拍点不稳。带上律动去感受作品的表情记号和力度、速度记号、通过律动,更适切地表达歌曲的情感,通过律动,更能深刻地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内容。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期,表现力和积极性都不如小学阶段。对于欣赏课,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意境,通过简单的上肢律动,手部、脚步的简单律动,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学生还没有养成这种习惯的时候,老师要多鼓励,多示范和引导,从最简单最容易的开始去体验律动,充分发挥小助手的带头作用,积极的同学带动被动的同学,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形成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会养成用律动来体验音乐的习惯。

在感受拍子的强弱特点时,可采用简单的手部和上身击拍的方法来体验拍子的特点。例如,二拍子的音乐或者歌曲,可用踏步来感受强弱关系,也可用击拍全掌和半掌来感受强弱关系;学习三拍子歌曲,第一拍打在大腿,第二三拍打在肩膀,感受强弱弱的规律;学习四四拍子可结合凳子和身体来感受强弱次强弱的关系。

对于音乐的情绪变化,我让学生站起、坐下来律动,音乐情绪高涨时站起来,音乐情绪低落时坐下;感受旋律高低起伏用右手画波浪线条,身体跟着手起伏,音向上走提气,音向下走,沉气。

除此之外,在学习歌曲时,让学生养成边唱、边划拍的律动习惯,感受节奏节拍的特点,保持歌曲速度的均匀,不至于越唱越快。在歌曲学习中,要求学生一开口就要跟着动手的习惯,一边唱歌,一边划拍,单手指挥,养成边唱、边划拍的习惯,并请同学上讲台指挥,把全班同学当成合唱队员,小指挥轮流上台表演指挥作品。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参与,学生每次上台都会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了对音乐的深刻体验和记忆。

培养良好的习惯,贵在坚持。一个有毅力的人,再远的路程也是近的,一个有毅力的人,才会选取坚持,只有坚持下去,好习惯才能久远。做人如此,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在老师的坚持和带动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音乐探索之路上行稳致远。(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江第一初级中学)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10月中旬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变声期   习惯   音律   拍子   强弱   悠扬   班级   节奏   情绪   正确   声音   老师   方法   知识   学生   歌曲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