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复制”之路(社交篇)

一、腾讯的“复制之路”

QQ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但是它其实是借鉴国外的ICQ开发的一款应用。ICQ是即时通讯的始祖,是英文“I SEEK YOU”的谐音,是三个以色列人在1996年开发推出的。通过它几乎可以能够实现当前所有的即时通讯功能。如发送消息和文件、多方会议、视频聊天、创建自己的 ICQ 主页,利用 ICQ Email 发送、转寄和复制电子邮件等等。它一经推出,便迅速占领了广阔的市场。但之后被腾讯盯上,然后OICQ就出现了。后来ICQ因为版本语言单一、集成功能虽多但效果一般,市场占有率萎缩最后渐渐没落。

马化腾仿照ICQ设计出了QQ,于1999年2月上线,11月 QQ用户注册数突破6万。到了2021年2月注册用户达到2000万,在线人数突破100万,到了2003年注册人数突破了2亿,奠定了腾讯在即时通讯领域不可动摇的地位。到了2011年微信上线,腾讯完全占领了中国社交软件领域。

早期ICQ聊天界面

早期QQ聊天界面

二、微博的“复制之路”

2022年6月微博发布了财报,称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5.82亿,日均活跃用户数量达到2.52亿。

大家可能不知道,微博也是复制国外的商业模式发展起来的。2006年杰克·多西埃文·威廉姆斯比兹·斯通三个年轻人共同创办了Twitter,Twitter(推特)是一家美国社交网络微博客服务的公司,致力于服务公众对话,用户每次可以发布不超过140字符的消息,用户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的意见,照片,讨论各种话题,发表看法,而且免费,所以上线后很快收获了大量忠实用户。2019年7月,全球上市互联网30强榜单发布,Twitter排名第21位,微博排名第29位。

2009年新浪推出了微博,这款仿照Twitter开发的社交媒体平台在中国推出后,通过邀请明星和名人加入微博,实名认证,发布明星生活吸引了大批量用户。

Twitter界面

以上分享就到这里,后续还会出阿里,百度,滴滴等企业商业模式的“复制”文章,如果你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历程感兴趣可以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斯通   同创   社交   腾讯   中国   即时通讯   巨头   商业模式   上线   界面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