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一起放风筝去吧

轰然入夏,悠然入秋。盼到了秋天,广场上聚起人来,是在放风筝,他们嬉戏为欢,状乃至乐。风筝客里,有位带小儿的中年人,扯只蝴蝶风筝在拼命奔跑,跑能生风,拽扯中风筝还真就起高了,企稳后,才把线绳交与小儿。小儿欢呼雀跃,中年人则放松了从容去到一旁唱歌,唱的《风筝与风》,歌词中有这么几句:当风筝遇上风,即使快乐的痛,你能乘着狂风,天空中爱得英勇。

风筝来自地摊,地摊摆在广场一角,品种不多,只三五种。我问中年人:何不自己动手来扎?回答:说容易,动手却难。都能动手,这风筝咋卖?说得也是,想想早年自己也算扎过风筝,累加起来也有一堆,但许多飞不起来,能飞好的寥若晨星。

这么想着,也就信手买只来玩。黄昏的风很轻,却能送风筝扶摇而起。天空明净,风筝斑斓,漂亮如画,充满灵动。卖风筝的汉子见我不像生手,说一看你就玩过。我说:儿时玩过,相隔多年,手生了。边聊天,边把风筝放起来,无意中顺便也观察一下周边的风筝人群,一看,除孩子就是老人,中青年人不多。

玩风筝的老人,手艺多是打小学的,想起梁实秋《人生,没有太晚》里的话:如果年届不惑,再学习溜冰踢毽子放风筝,“偷闲学少年”,那自然有如秋行春令,有点勉强。半老徐娘,留着“刘海”,躲在茅房里穿高跟鞋当作踩高跷般练习走路,那也是惨事。便觉得梁实秋看事还是准的。

小风筝,大乾坤。据说曹雪芹也曾迷恋过风筝,《南鹞北鸢考工志》上就记录过他的风筝制作与放飞;戏曲家李渔在《风筝误》里写的儋氏两女,一美而才,一拙而陋,也是因的风筝题诗各就的姻缘。

风筝始于春秋,《武林旧事》里记述过宋代风筝;五代北朝齐宣帝曾用风筝载过人,载人的风筝最远一回跑出了五里地。

上世纪50年代,中法合拍过一部叫《风筝》的电影,彩色的,儿童片,片子好看,我连看了三遍。表现世界、儿童与民族文化间沟通与理解的主题,载体是只风筝,那风筝在闲云野鹤的自然色中飞啊飞,飞得让我着迷。

春天,放风筝的多,春季有风的天多,风力也相对大。行家说春天的风向上扬,冬天的风向下压。立春后,地表回暖快,但高空还维持着较冷状态,上冷下暖容易产生对流,上升的气流会把风筝轻而易举地送到天上。

我把这道理说与中年人听,旁边一戴草帽的老夫人听了不服,说热天咋就不能放呢?风筝之上无时节,有风就该能放的。这才发现她手里也扯了盘墨绿色的风筝线。“莫说眼下秋到了,就是大热的三伏天,高兴了我也来放风筝。”老夫人说自己都是一早一晚的来,这时的阳光弱,好有风,心事拴在风筝放出去,会感到人舒服,心凉快。

老夫人是个当老师的,说风筝是老伴扎的,老伴八十岁了。老伴会画画,还会手工活,能恰到好处地把握风筝结构与平衡。用的竹条,编个“三角”,用火烤过,骨架上抹糨糊,把画了明快颜色的纸面粘上,尾部再拴根布条当尾巴。

是个微风天,老夫人说:风小只放得小风筝,风要上了三四级,大风筝才能放起来。老夫人感慨:浅秋风筝知凉薄,风筝之上乐趣多,热天不觉热,秋来凉先至,是妙不可言的消暑玩具。

夏末秋初,见过许多城市街头的风筝,西安印象最深。地点钟楼前广场,是个初秋之夜,夜空里竟然飘满了风筝,都是数米长的风筝,造型有蜈蚣、蝙蝠,还有龙、凤、鱼、羊,都在寓意吉祥嘉瑞。与众不同的是风筝上装了五颜六色的LED灯,一串串的亮就灿然挂在了天上。

那天,钟楼下与位风筝老人聊天,聊开心了,老人的“风筝话”就细了,告诉我为什么要选在晚上放风筝,因为晚上的风平和,而清晨和晌午的气流乱,风筝爬高是很费劲的。老人说这大美的秋光,风筝都能看得到,一只风筝能传递天地间的美好。看着手边大卷的线送完,老人就把风筝的线拴到个石墩上,然后坐上石阶抽烟,旁边还有些风筝人在喝茶。

我常会想,“风筝人”真了不起,能把人间烟火与传世故事都细密精致地扎进了风筝,再奇妙地将它拿去天际演绎幻化,让人心头明净,寄望高处怀想。据说还有人在风筝上装过弦、笛一类东西,风吹有声,音色其绝,在空中响过,生出别样意韵。(刘海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放风筝   明净   热天   老伴   气流   金秋   中年人   小儿   夫人   风筝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