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美因台湾问题再起冲突,邓小平:这是原则问题

前言

在我国两代领导人共同努力之下,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关于中美建交的报道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不光是中美两个国家的事情,更是整个星球的大事,对整个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按理说,双方都应该珍惜机会,致力于共同发展之中,让战争的阴云就此抹去,让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但美国在1980年,却偏偏发表了些不恰当的言论,干了些不合时宜的事情,让中美关系之间再起波澜。

究竟美方做了些什么?让我方会如此气愤,我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请大家跟随洋芋的脚步,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背后的真相。

欢迎大家继续阅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美方的小心思

1979年一整年,双方相安无事,发展的曙光已经初现,美好的未来似乎就在眼前。

但从1980年开始,美国又开始搞小动作。

什么小动作呢?

当时正逢美国竞选总统期间。而为了吸引眼球,制造噱头,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在竞选过程中发表很多亲台湾的言论。

里根

对这些言论,我们在报纸上一一进行驳斥,表示强烈的谴责。

但这些并未让里根放在心上,他还是我行我素。

在里根就职美国总统的前一段日子里,他的幕僚克莱因到访台湾,并且还满嘴胡说,说什么我国武器落后,对抗苏联根本不必依靠我国,完全可以加强美台关系而不用顾忌中国。

而定于1981年1月20日举办的总统就职典礼,也邀请了台湾方面的代表。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时还传来了美国对台湾销售武器的消息。

有钱嘛,都想挣,这个能理解,但要挣合情合理的钱,不能什么钱都挣。

那么,我方对于发生的这些事情做出怎样的回应呢?

第一,旗帜鲜明。就美国总统就职典礼邀请台湾代表一事表明态度,有他无我,有我无他。你们自己看着办,看你们如何和记者朋友解释,和第三世界的人民解释。

美方看到我方态度如此强硬,不得不做出让步。即使台湾方面的代表都已经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都没有让他参加最终的就职典礼。

第二,杀鸡儆猴。由于荷兰不听劝告,依旧我行我素卖武器给台湾。我方不得不遗憾地做出一个决定,将大使馆降为代办处。并且还特意将这一消息官方告知美国,生怕他们不知道。

美国对此做出的回应是,派出国务卿黑格特意访华,并向中方告知,美国可以将更高级的武器卖给我们。

美式先进飞机

这样转移视线的做法并没有让我方冲昏头脑,时任外交部长黄华同志提出交涉:

向台湾出售武器实质上是继续把台湾置于美国的军事保护之下,延长中国的分裂局面,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严重侵犯......美国在南北战争时,反对英商向南方出售武器,同英国进行严肃斗争,迫英国付出巨额赔款。

说得有理有据,并且还通过举南北战争的例子,迫使美国进行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呐,希望短短两百年历史的美国人能听懂这句话。

但黑格狡辩道:这只是做生意啦,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们要买我们有什么办法,傻子才看到钱不挣呢,赤裸裸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黄华同志继续警告,这并不是小问题,而是影响两国关系的大问题。

过后邓爷爷更是亲自接见黑格,声明这是原则问题,将事态的严重性再三强调,如果你们一意孤行,那么后果自负。

那么,在如此强硬的态度之下,美方将会抉择呢?

美国的妥协

美国的态度开始有所变化,趋于缓和。

黑格和黄华同志再次举行会晤,黑格解释道,卖武器给台湾这是前面遗留的问题,不是说我们能停就能停掉的,毕竟我们很多时候还需要这些军火商支持呢。

前国务卿黑格

黄华同志再次表明态度,你们有困难我们能理解。我们也有耐心等待,但是你们不能一直敷衍我们,起码得有一个明确态度给我们,难不成我们还无限期地等你们,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呢?态度都不端正,怎么能谈判好呢?

中方提出明确要求,武器只能越来越少,直至完全不提供。你卖得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想搞好事情的态度嘛。

但黑格还是不让步,只是反复强调,目前已经是比之前减少了,但不能明确承诺今后会越来越少,未来的事情,谁都无法说个确切。

此次的会谈,依旧是没有谈出个什么结果,但是看到,美方的态度已在慢慢的变化,似乎有转机。

再一次的会谈中,黑格又找了一个搞笑的借口,说就算我们美利坚合众国不卖武器给他们,也会有其他国家卖呀,这是市场经济时代,只要他们有钱,哪里都买得到的。

这不是搞笑嘛,当时谁的武器有你们美国的那么先进,你没看见买武器跑到非洲去买?

再说,我们现在是和你们美国谈友好关系,你扯别人干嘛?

所以黄华同志说,要是别人卖武器给台湾,我们就像对待荷兰一样对待他。

双方又进行了几次会谈,依旧是没达成共识,似乎光明在一点一点湮灭。

破僵局

不过,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压力,美国比中方更迫切搞好关系。

副总统布什前来访华向邓爷爷解释,里根总统是愿意搞好关系的,是愿意同我方一起对抗霸权主义的。

老布什

但邓爷爷指出,台湾问题是原则问题,没得谈,你们继续向台湾销售武器,这就是在搞分裂。

但布什是既不想承诺放弃对台售武器,又不想和我方彻底把关系搞僵。还是顾左右而言他。

就在即将再次陷入僵局之时,传来里根总统任命新国务卿的消息。黑格因为在台湾问题上没能和里根总统达成一致,觉得抱负无法施展,所以干脆就辞职了。

这一变化凸显了里根总统的决心,他派人修书一封,信里再次做了不少的让步,并承诺会对台逐渐减少销售武器。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了里根总统注入的强针剂,之后虽然波折,但总的来说,已无大的问题。美方对于台湾问题,必须要做让步,这是原则问题,没得商量,否则中美关系就搞不好。

又经过几个回合的你来我往,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就公报全文达成一致协议。

1982年8月17日,邓爷爷接见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官员恒安石,表示双方都同意这个联合公报,可以向世界宣布了。

邓爷爷

着实是不容易呀。

这就是三个联合公报里的中美《八一七公报》。

八一七公报的意义

《八一七公报》的历史意义在于,我们既修复了和美国的关系,赢得了发展的机会和时间,能够继续进行开放,改善民众民生。

同时最关键的一点是,又坚持了自己的基本原则,避免了分裂。为以后能和平或者武力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什么是一箭双雕?这就是一箭双雕。


全文完。

感谢品读,如果您认为本文还行,欢迎点赞、收藏、转发。

本文作者没人要的洋芋,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中美   里根   美方   台湾问题   台湾   公报   美国   我方   总统   冲突   态度   武器   原则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