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巴巴的刘国梁,只对她们笑哈哈


作者:尹归期

首发:家庭杂志(ID:jiatingzazhi)


2022年10月9日,世乒赛男团决赛,中国队以3-0横扫德国队夺得金牌,这也是国乒男团第22次赢得世界冠军。



颁奖典礼上,刚刚当选WTT世界乒联董事会主席的刘国梁为冠军得主颁发奖杯。



只见他略显吃力地搬动银色大奖杯,奖杯虽重,但刘国梁的眉眼间尽显满足喜悦。

沉甸甸的奖杯仿佛承载着他沉甸甸的自豪,这个“不懂球的胖子”又一次见证了中国乒乓的蒸蒸日上。

说起刘国梁,观众们总会想起他当国乒总教练时的训话名场面。

张继科比赛前夜没睡好,导致比赛前半场发挥不佳,刘国梁立马对他说:“醒醒吧别睡了,这是奥运会。”



面对国家队的运动精英,他严肃地告诉他们:“你现在除了世界排名第一外,什么都不是。”



中国队成功夺冠后,他也不忘给队员上眼药水:“别得了冠军就哈哈哈哈,哈哈等于自杀。”



靠着严厉的态度和过硬的实力,刘国梁为国乒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大满贯”得主。



看惯了他训练场和赛场上的铁血与冷面,有人会好奇,刘国梁生活中是不是也这么“难以相处”呢?

今天,我们来看看刘国梁的另一面。



子承父业


刘国梁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父亲刘占胜对他的指导和栽培。

用刘国梁自己的话来说:“我父亲是我见过的人里面,最球痴的一个。我能到今天,得感谢他。”

刘占胜从小酷爱乒乓球运动,也曾在1974年的河南省级团体比赛中获得单打、混合双冠军。



他的梦想是当上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然而这个梦想遭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因此他把希望寄托在了两个儿子身上。

5岁那年,刘国梁接过父亲递给他的球拍,在父亲手把手的指导和挖掘下,刘国梁基因里打乒乓球的天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刚入门时,年幼的他够不到乒乓球台,父亲便索性把球台的四脚锯掉一节,以后再根据他逐渐增长的身高往球台底下垫砖块。如此麻烦,只为让小儿子能更方便地训练。

小时候,刘国梁和哥哥几乎没有别的玩具,家里除了乒乓球和球拍,甚至连一本小人书都找不到。一年365天,他们天天都在训练。



那时,刘国梁经常和哥哥对打,但输多赢少,父亲则在一旁给他们当裁判。比赛结束后,便给兄弟俩分析各自的技术优劣。

刘占胜不仅教儿子们打球技巧,还鼓励他们研究新的打法,也经常深夜挑灯钻研乒乓球的书籍,总结输赢的经验。



在他的影响下,刘国梁和哥哥不仅自小就被培养出了精湛的球技,还形成了做事专注、小心谨慎、擅于思考的性格。

刘国梁10岁时,凭借横扫一众同龄对手的绝对优势,破格进入八一队。

然而,进入八一队初期的日子,刘国梁并不好过。



每个队员都是省级的精英,而他年龄又小,在这人才济济的队里,之前的优势显得暗淡无光。每逢比赛,他总是成绩惨淡。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刘国梁萌生了退缩的想法,甚至怀疑自己有没有打球的天赋。

就在这时,他想起了离家远行前父亲对他说的话。

“以后的路要靠你自己走,只要你肯下苦功,将来一定会有收获。”

刘国梁仔细回味起这句话,瘦小的肩膀一下子成长了不少。是啊,路总要向前走嘛。

于是,顶着队里卧虎藏龙的压力,刘国梁继续着自己的艰苦训练,赛后及时总结失败教训。不仅反思自己的不足,还研究对手的优缺点和发球搏杀的习惯。

渐渐地,他靠着扎实的球技和随机应变的反应在队里稳固了自己的地位,还打败了劲敌孔令辉,成了新一届的“乒乓神话”,更是早早成为中国乒乓史上第一个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的“大满贯”得主。



那年,刘国梁才20岁。

他得到的一切离不开父亲的教导,也离不开一个女人的默默支持。



偶像老公


刘国梁和妻子王瑾相依相守30年,他们见证过彼此最辉煌的时刻,也目睹过对方的灰暗与无助。

所幸在人生每一个需要经受考验的关卡,他们都十指紧扣,携手共度,这才有了今天人人艳羡的体坛夫妇。



相爱至今,王瑾仍然会在公开场合大方承认“我老公从来都是我的偶像”,随后和一旁的丈夫相视而笑,恩爱程度溢于言表。

然而当年,这对恩爱夫妇不仅不能这么高调表白对方,还必须将这段恋情深藏起来,否则就会受到“自毁前途”的处罚。

1991年,16岁的刘国梁刚进国家队,便结识了国青二队的王瑾。



刘国梁开始注意王瑾的契机,是王瑾每天都第一个来训练,最后一个离开场馆。

他观察这个女孩很久了,虽然王瑾不算女乒队员里最有天资的一个,但绝对是最刻苦的一个。而且王瑾是东北女孩,平时为人豪爽大方,人缘好,刘国梁很早就知道。

可刘国梁不知道的是,王瑾甚至更早就注意到他了。

乒乓小神将嘛,王瑾还未进国家队时便听过他的名号和战绩,内心早就崇拜不已。

和所有青春期男孩的反应一样,刘国梁也喜欢对有好感的女孩恶作剧。

那是一节数学课,王瑾悄悄拿出新买的英语书阅读,没读几页,书就被一旁的刘国梁顺走了。

因为关注王瑾,所以刘国梁也想知道她在看什么。

谁知这时,老师发现了刘国梁在开小差,没收了他手里的书。

这下可把王瑾气哭了,为表歉意,刘国梁特意请她去外面吃饭,接着又请她到卡拉ok唱歌。

95年,北京的贩式歌厅的价格是60块一人,刘国梁眼也不眨就买了。

当时王瑾还以为他家有钱,后来才知道,那是他省了一个月才省下来的。



吃饱玩好后,王瑾原谅了刘国梁之前的行为,和他的交谈也渐渐多了起来。

两个人同龄,加上都是刚进队的新人,共同话题自然很多,慢慢地,他们就从朋友变成了恋爱关系。

可队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男女队员禁止谈恋爱,否则其中一方就要被退回省队。

在前途和爱情之间,王瑾为了刘国梁的发展考虑,主动离开远赴日本,这一分别就是四年。



在异国他乡,王瑾十分缺乏安全感,刘国梁便经常打越洋电话给她,给她安慰和鼓励。

期间,刘国梁的每场比赛王瑾也会尽量收看,他赢了,打电话时她便和他一起高兴,他发挥不好,她就鼓励他不要灰心,下次调整一下就好。

有了王瑾的陪伴与鼓励,刘国梁每场比赛都精神饱满,状态极佳。

1996年,刘国梁迎来职业生涯的辉煌时刻,年仅20岁的他获得了多项赛事的冠军,一跃成为“大满贯王”。

往后3年里,他的事业顺风顺水,扶摇直上。

就在鲜花掌声不断向他涌来时,1999年8月9号的尿检超标,却给了刘国梁当头一击。

因为体质特殊导致的尿检超标,让组委会怀疑他赛前服用禁药。

为此刘国梁不得不退赛,还得赶快自证清白。

一时间,所有的质疑、谩骂、诋毁都向他扑来,让他不知所措。

就在刘国梁最无助的时刻,女友王瑾不但没有离开他,反而高调公开恋情,始终守护在他身边,给他打气,陪他一起面对组委会越来越严苛的检查。

直到半年后,刘国梁终于沉冤得雪。那一刻,王瑾看到他红了眼眶。

经此一劫,二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之前只是相爱,现在是彼此有恩。

他们完成了夫妻恩爱的最终修炼,所以后来刘国梁才会脱口而出:“我做得最牛的一件事,就是娶到我老婆。”




顺其自然的父亲


刘国梁出生于“鸡娃”家庭,对自己要求也极其严苛。

却在生了孩子后,成了“反鸡娃”的典型。

有人曾问他,会不会要求自己的孩子也打乒乓球。

当时他立马就回答:“不会,除非她自己喜欢。”

刘国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的大女儿赢赢从3岁就开始打高尔夫球,打到现在,赢赢已经在世界各地夺得了很多奖项。

有人或许会疑惑:他让女儿学高尔夫,不也是硬性要求吗?孩子那么小,哪里知道喜不喜欢。



其实,刘国梁不是为了将女儿培养成冠军,而是为了能更好关注她的心灵成长。

他认为,如果让女儿去学钢琴或舞蹈,自己除了旁观,对她的学习毫无帮助。可若是学竞技体育,他便能及时看出孩子的状态。

瓶颈期时,刘国梁可以鼓励女儿坚持下去,取得佳绩后,他也能让孩子戒骄戒躁,保持良好的心态迎接下一场比赛。



父亲能够在孩子的心灵健全过程中时时参与,对人格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国梁想要的只是参与到女儿的成长中,而当她真的不感兴趣时,刘国梁也不会强迫她们。

小女儿一一和大女儿赢赢就是两个兴趣完全不同的人。

赢赢对打高尔夫球痴迷,即使因为训练比赛需要四处奔波也甘之如饴,刘国梁怕她吃不消,总让她多休息休息。

而小女儿一一就不喜欢,她看到姐姐这么辛苦,赶紧对王瑾说:“妈妈,你只要别让我打高尔夫,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刘国梁夫妇顺从了一一的心愿,让她去学了比较喜欢的乒乓球。

虽然一开始,刘国梁并不愿意让一一活在父亲的辉煌和阴影下,但后来想明白了,这也不过是让女儿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知道“培养一个世界冠军,关键还是要看天赋,没有天赋怎么使劲都没用。”

因此,刘国梁的育儿法则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除了这个,他还非常乐意当妻子和女儿之间的“大法官”。

平时球队里训练繁忙,他作为总教练抽不开身,大部分时间,大女儿的训练都是妻子在陪同。

妈妈总喜欢唠叨,女儿年纪尚小也不懂事,经常闹得母女之间不愉快。

这时,刘国梁总会先后接到妻女的电话,王瑾会向他抱怨女儿难带,赢赢也会对他控诉:“爸爸,妈妈不乖,你不要给她买钻戒。”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刘国梁便开启哄妻哄娃模式。他会安抚妻子的情绪,也会让女儿理解母亲的好意。

不一会儿,赢赢就给他说:“爸爸,妈妈又乖了,你给她买钻戒吧。”



一家人其乐融融,是刘国梁紧张训练之余最大的动力。

他每次出去比赛,王瑾都会带着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给他加油。因为不想让女儿们失望,所以每次都会拼尽全力。

当颁奖典礼上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那份无与伦比的自豪感通过荧幕传送,都会深深刻在孩子们的心底。



此生之憾


10月5日,刘国梁当选WTT世界乒联董事会主席。

在别人眼里,他事业节节高升,家庭幸福美满,人生能够抵达如此巅峰,应该没什么遗憾了吧。



然而,坐在主席台上的他虽眼含笑意,但容光焕发之下,却总是藏着一丝落寞。

刘国梁曾说过:“未能完成父亲的心愿,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他还没做爸爸时,父亲刘占胜就告诉他:“儿子,你教国家队的可能很擅长,可是教小孩启蒙,你就不一定擅长了,将来我的孙辈,我来教。”

那会儿,刘国梁只是笑笑,并没有当真。后来等小女儿一一想学乒乓球时,父亲却早已在几年前的除夕突然病故。



老人没有看到儿子后来的生涯巅峰,也来不及教小孙女打球,甚至临走之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无论刘国梁攀上怎样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峰,他的父亲都长眠地下,生死两隔。

假如这世间真有神灵一说,或许刘国梁愿意相信,父亲能看到他现在的一切,庇佑他的女儿。


资料来源:

《鲁豫有约》2008版:刘国梁、王瑾夫妇专访

《鲁豫有约》2017版:走进冠军之家,刘国梁专访

《金星秀》:刘国梁专访

TVB—我们的冠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都会   球台   奖杯   乒乓球   国家队   乒乓   父亲   女儿   冠军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