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美国9月关键经济数据公布,会有哪些影响?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341篇原创文章

一个备受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关注的重要数据,在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3日晚上10:30,终于公布出来了。

2022年美国的美联储连续5次加息以来,美国的通胀究竟是否得到了遏制?

根据美国劳工部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今年9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8.2%,较8月份上升0.4%,高于美国经济学家的预期。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核心通胀率从8月到9月上升了0.6%,同比上升了6.6%,核心通胀率达到40年来最大增幅。为198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分项数据反映的问题:

- 住房通胀为 6.59%,高于上个月的 6.24%,创历史新高。

- 租金通胀为 7.21%,高于上个月的 6.74%,创历史新高。

通胀率的大幅上升表明,美联储今年以来的五次加息对缓解通胀压力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9月通胀加剧,给美国家庭带来更大的生活压力。食品杂货账单、租金和其他必需品等支出的不断增加,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困难,民众对美国经济的悲观情绪进一步加深。

当然,不仅仅是美国人对于通胀有烦恼,毫不夸张地说,美国的通胀问题,因为美元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特殊地位和美联储对通胀的态度,实际上牵动着全球的经济流动性。

美国9月CPI、和核心CPI双双超越预期,为进一步大幅加息提供了理由。

一夜之间,全球的投资者和各方资金都懵掉了。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在美国9月通胀数据出炉的当天,实际上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出现了非常诡异,难以理解的一幕大戏。

所以这篇文章不随主流一惊一乍,而是放到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4日,中国股市收盘以后才发布出来,目的就是为了观察美国通胀数据这一全球高度关注的经济信号公布以后,各方资本是如何反应,市场如何消化,以及留出足够的时间,对数据进行更有深度的分析和研究。

(实际上2022年10月14日,中国国家统计局也公布了中国9月份的CPI和PPI数据,不过因为美国这个数据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比较重要,所以对中国经济数据的分析会于近日另起文章进行专题分析。)

本文将基于美国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结合市场真实反应和表现,深入挖掘这个非常时期的敏感数据公布,试图分析:

揭示了哪些重要的信号?后续会引起哪些动向?又会给全球经济和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2022年9月美国通胀数据,为什么重要?又揭示了哪些重要的信号?


2022年9月份的美国通胀数据,为什么重要?

主要有三个现实客观的原因:

第一,这是11月美联储利率会议前,最后一个重要数据,而10月份,正好是美联储年度货币政策的空窗期,这个数据的公布,会在10月份整个月的政策空窗期期间,引发全球资本和金融市场的趋势性,规模化运动: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这个数据,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检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预期管理手段是否有效,对下,直接为美联储后续的政策提供趋势指引。

鲍威尔称,美元利率调整会参考通胀数据好坏,而且美联储的祖传手艺和调控手段就是所谓的预期管理,这次数据的公布,则导致了玩弄预期管理手段的美联储,反而被市场预期给倒逼了,非常有看头。对这次美国通胀数据,市场觉得通胀会出现下跌,结果市场预期没有得到兑现。

爆表的通胀数据,还传递了一个让市场更加担忧的隐患“超预期”

市场对于美联储持续的暴力加息是有一个基本的推演路径的,那就是通胀率应该有明显的改善,但事实并非如此:

图片来源:网络

9.1%、8.5%、8.3%、8.2%,从绝对的数值上看确实在降低,但边际量从0.6%到0.2%再到0.1%,却在不断减少。

说明通胀的预期在不断强化,通胀本身正变得越来越顽固。

第三,高通胀的数据表现,从经济逻辑上是直接利空美国金融市场的,这对美国的国内经济核心资产领域会造成冲击。

如果美国国内经济基本面受到冲击,会引发什么反应,恐怕只要稍微了解一点美国这个国家的过往惯例的人,都不会觉得是什么好事。

向外转移经济压力和社会矛盾,全球搞事加速财富流向美国解决美国国内的经济风险,这是不是过去几十年美国这个“一超”大国的惯例?

很现实的因果逻辑就是:美国的美元,世界的麻烦,如果美国国内经济受到冲击,或者风险威胁,美联储和美国政府,以及华尔街资本集团,就必然会各自分工,在全球掀起腥风血雨。

而2022年9月份的通胀,实际上已经宣告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效果远远不及预期,那么解决问题的主要责任,就来到了美国政府和政府背后的资本利益集团这边了。文的不行,武的顶上,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实际上,美国9月份通胀数据释放最大的信号,是揭示了美国当前国内经济最大的问题所在。

那就是:美国通胀已经事实上进入“工资-通胀螺旋式恶化。

9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新增26.3万人,好于预期的25.5万人;9月失业率3.5%,位于50年来最低的水平,低于预期的3.7%。更广泛的失业率下降幅度更大,从8月前值的7%降至6.7%。

高通胀,低失业,这种违反经济学规律的诡异组合出现,说明美国国内的经济风险,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关键程度了。

9月份最麻烦的地方就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之后的核心CPI,大超预期。

食品价格的又一次大幅上涨推高了总体CPI。9月食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1.2%,环比上涨0.8%,同比和环比涨幅均与8月份基本持平。食品价格的涨幅抵消了能源价格的下跌。9月,能源价格环比下跌2.1%,其中汽油价格环比下跌4.9%,相较上月10.6%的跌幅有所收窄。


除此之外,占CPI的三分之一左右的住房价格9月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6.6%。运输服务价格也出现大幅增长,环比上涨1.9%,同比上涨14.6%,环比和同比涨幅均较上月有所提升。

主要是食品和能源,这二者中,能源价格上涨,对CPI影响是食品的二倍

直接一点,不要什么枯燥专业的数据分析,美国当前的问题就是食品,住房,能源价格暴涨,而劳动力市场已经趋于极限,按照经济分配原则来说,劳动收入跟不上生存必须商品的通胀速度,美国政府不得不提高工资来满足劳动力生存底线,这就是工资(福利)-通胀螺旋式恶化的现实。

这样的恶性循环很难从内部解决,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一旦强行打断,就是系统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但是不打断,通胀就无法解决,而且会持续强化。

更重要的一点,是金融市场以及全球投资和投资资本,对于美联储的预期管理和公信力,必然会丧失信心:管你美联储是鹰是鸽,都无所谓了,美国国内的通胀,指望美联储加息,恐怕是没有多少盼头了。

现实如此,所以,不管是美国还是美联储,实际上这次的数据,是一次打脸的数据。

拜登和民主党的中期选举在即,美联储11月份的会议召开在即,面对这样一份顽固通胀的数据,实际上,非常难受。美国把通胀调控的目标放在2%。基于当前数据,美联储继续强硬加息的市场预期,又一次被加强了。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市场反应:如何理解数据公布以后,金融市场的诡异表现?


2022年10月13日,美国通胀数据公布以后,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非常的诡异一幕。

通胀高烧不退,是情理之中,后续市场反应,却是意料之外。主要是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爆表”的通胀数据公布之后,美国市场马上出现了明显的“股债双杀”。

美股开盘大跳水,盘初刷新日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近3.2%,标普500指数跌近2.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近550点、跌近1.9%。

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次涨至近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4.006%;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为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债券收益率收益率上升代表抛售量大于购买量,投资者正在离场)。

现货黄金短线走低约20美元。

就在投资者极度恐慌的时候,市场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第二个阶段:

美股盘中实现快速拉升,道指反弹涨超950点,拉升幅度高达1500点,收盘2.83%的涨幅也创2020年11月9日以来最好表现,日内回涨幅度居历史第5位。此外,道指在盘初下跌超500点的情况下,最终收涨超800点的现象在历史上也未曾出现过。

纳指盘中一度跌超3%,纳指回涨幅度更是居历史第4位。

图片来源:网络

最终美股收盘集体大涨,道指涨827.87点,涨幅达2.83%,报收30038.72点;标普500指数涨2.6%至3669.91点;纳指涨2.23%,报收10649.15点。

图片来源:网络

这让第一时间分析美国数据的各方舆论,脸都给打肿了。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10月14日中国股市,又是大涨,好了呗,这下不光脸都打肿,牙恐怕都打松了呗?

从这个过程里面,其实就能看到市场和舆论一些浮躁和被情绪牵着鼻子的被动和本质所在。

不得不说,这一次的反弹,着实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对于反转背后的原因是有争议的:

1、有些人认为是触及技术支撑位的完美反弹。从技术图表上看,标普500指数是在跌至50%斐波那契回档位后展开反弹的。

2、有些人认为是期权做空者平仓所致。当投资者在早些时候的抛售期间从看跌期权中获利时,他们需要平仓。之后随着市场反弹,卖空者被迫平仓以控制损失,这一过程只会推动股市上涨。

3、有些人认为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市场被严重超卖,逢低买入。

4、还有些人认为,财报季的早期结果为多头带来了希望。

……大家清醒一点,是不是觉得这样那样的理由和马后炮非常无厘头?

自己骗自己,自己找理由,成了金融市场的职业病了么?

实际上,无论哪一种原因和观点,都需要注意一个细节——CPI数据后没有美联储官员讲话。如果按交易日计算(从北京时间凌晨6:00全球市场开盘,到次日凌晨5:00全球市场收盘),本周每个交易日均有美联储官员讲话,唯独这一次没有。

可以试想一下,美联储官员会说些什么:美联储将坚定的抗击通胀(想都不用想,肯定会这样说,也只能这样说)。

很显然这样的言论出现在“CPI数据公布后”会加剧股市的下跌,美联储没有安排官员在CPI数据后讲话,可以看出来美联储不希望股市陷入不受控的下跌,让市场出现恐慌。

无论是哪种原因,从现实出发,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美国不可能实现经济“软着陆”,衰退难以避免,是从超级反弹是暂时的,大幅波动还会继续。

而美联储明显不会因为加息对抗通胀无效,就停下加息的脚步,这不符合逻辑。

一个没有经济基本面支持,没有任何实质性利好的诡异反弹,大家感觉像什么?

“回光返照”!

美联储保持沉默,这就很值得玩味了,后面的加息进程该如何进行?这才是关键。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后续影响预判:美联储的预期游戏和美国的强美元策略,全球吸血继续?


后续的关键,两个角度:

从货币和金融的角度来看,要看美联储的两个选择;

而从全球局势和经济的角度来看,就要看美国中期选举前,会不会刻意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十月惊奇”事件了。

对于当前市场而言,一个共识和明显的趋势已经形成:

美联储大幅度加息成定局——美元走强——债市下跌——股市下跌——商品下跌——黄金下跌——比特币下跌

而从美国政府的角度来看,维持俄乌冲突,继续从欧洲吸血,当然,日韩也跑不掉。

实际上,结合起来看,这就是美国正在对全世界发动的一场“金融超限战”:

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吸血全球,托举美国国内经济。

9月份美国的通胀数据,进一步强化了这样的趋势,不吸血怎么办?难道指望劳动力市场已经接近极限的国内经济能够顶得住美国从2020年以来疯狂印钞制造出来的巨大泡沫?

从当下的数据和现实来看,美国后续加大全球吸血的效率,甚至进一步扩大吸血收割的目标范围,是一个必然的方向。

这一轮,美国的衰退,可能美国国家政府和美联储都知道在劫难逃,不过能拖一天是一天,为了这个拖延的时间,时间换空间的希望,理性预判,后续美国和美联储,将继续在全球,掀起更为猛烈的金融和经济浪潮。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基于美国通胀数据的分析,对中国经济的几点影响分析和预判


以上,已经对美国最新的通胀数据进行了深度挖掘,并对后续可能的影响和走向,进行了有依有据的分析。

这个环节,把视线拉回到我们的祖国中国来看,美国9月份通胀公布以后,是否会给当下的中国经济带来可能的影响,冲击,还有机遇?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的研判观点,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各位读者朋友们讨论和参考:

1,从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美国通胀持续,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冲击,短期影响,实际上并不值得担忧。

中国不但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还有很大的贸易顺差,这就为人民币汇率,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汇率上只要不会被美联储货币政策牵着鼻子走,那么中国国内经济基本面就没有多大影响。

2,对中国的金融市场,港股市场,存在一定的利空冲击影响。

主要集中在加息预期上,特别是随着11月份新一轮有可能的美元加息周期和动作到来,中美国债利差持续,并且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下,投机资本和短期资金,包括国内一些资本化的财富载体,进行资金转移,从中国流向美国的可能性很大。

大资金只赚确定性的钱,这可能是会颠覆很多人认知的底层逻辑,利差和国家实力的存在,就是无形的财富流向指引。

当然,这考验的是国家资本管控能力和水平,在中国,这没有什么悬念。

但是短期波动是难以避免的,不要被一时的反常行情所迷惑,主线逻辑总是会回归现实的。

3,从经济局势上来看,实际上回归本质,基于美国当前的经济现状,美国必须出手。

通过强势加息和金融手段,首先可以让全球经济危机大大提速。

其次是加速全球避险资金和因为美国政府的全球地缘策略受到挤压的产业和财富往美国汇集。

这都是符合美国利益立场的必然动作。但是,中国的存在毫无疑问是最大的阻碍和变数。

虽然美国在金融和经济无差别收割,而在产业和贸易上针对中国,实际上,当前的局面就是一种中美经济底气的硬对峙状态。

接下来,就是看中美两国谁更能坚持了——谁能挺到最后,挺到对方先受不了认怂甚至倒下,谁就能成为这一轮比烂游戏的大赢家,在这一轮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中吃到最大红利;谁输了,谁就将被对方甩开,在下一轮竞争中失去主动权,处于被动地位。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非常重要。非常敏感,也非常关键。

作为中国人,该如何选择,如何支持,不用多说了吧?

国家国家,没有国哪里来的家?国运博弈,这是不能输,也输不起的关键一战。


以上,就是对美国9月通胀数据进行的专题分析和趋势研判相关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分享。

最后,祝福中国,信任中国,国运昌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美国   美国政府   数据   经济   通胀   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   中国   金融市场   来源   关键   全球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