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始兴:千年古县,一水安澜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赖金艳 邓斌 何睿 杨兰

远处白鹭觅食、鸟鸣声声,近处水草丰美、鱼虾翔游……秋高气爽的时节,走进韶关市始兴县的各处碧道,水天一色,一幅幅风光秀美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近年来,始兴县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水生态的新向往和新期待,统筹做好“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水经济”的文章,因地制宜推进万里碧道建设,既建有以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为纽带联结文旅融合发展的清化河深渡水瑶族乡碧道,又有自然风光与古村古树串珠成链的浈江河马市碧道,碧道已经成为始兴一张靓丽水生态名片。

河湖安澜

走进深渡水瑶族乡长梅一组,如四合院般的传统瑶族民居错落有致,被绿树红花环绕着,一条河道穿村而过,河水潺潺,清澈见底。河道边的长廊里,老人们正悠闲地谈论着邻里家常,孩子们在奔跑追逐——村边这条河流,发源于大山深处,是清化河的重要支流。

廊亭闲坐的老人告诉记者,碧道修建之前,长梅瑶寨每年丰水期河水都会上涨,倒灌入村,淹没街道,造成损失。村民还曾自发在河道两侧种植竹子抵挡洪水。

治“水患”、护安澜,历来是水利工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始兴县结合中小河流整治工作,统筹推进各流域的安全保障、污染防控、生态修复等工作,构建万里碧道网。

如今,长梅瑶寨村的这条河流加固了河岸、进行了水生态修复和绿化景观提升等,行洪更安全,通道边上还结合瑶乡特色建起一座“瑶情长廊”、种上格桑花等。“村里变化很大,越来越漂亮了!农闲时的茶余饭后,村民们都喜欢到长廊休憩,三五成群坐在长廊里聊天,到了晚上,村民就在长廊里跳舞健身。”村民吴加才分享了自己的直观感受。

截至目前,始兴县投入2383.74万元,高质量完成了3条碧道建设,共计33.1公里。“我们花小钱、办好事,因地制宜建设的几处碧道,让始兴境内的浈江河、清化河、墨江河等几条重要河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条条风景如画的碧道,既是江河安澜的安全行洪通道,又是河畅水清的自然生态廊道。”始兴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始兴还将投入资金33705万元,规划建设碧道72.5公里。

水清岸绿

“左手边是村里传统客家民居建筑、古码头、百年古榕树,右手边是碧水如镜、奔流不息,偶尔可见白鹭成群在蓝天碧水之间展翅飞翔,每一处风景都让人留恋。”行走在始兴县浈江河(马市镇段)碧道,市民何女士感慨地说道。

万里碧道不仅要建得好还要管得好,才能让水长清。2017年以来,始兴建立县、镇、村、小组四级河长体系并积极探索“河长制+”治理模式,将碧道管护与河道管护、岸线管护等相结合,列入河长巡河内容,建立河道常态化保洁机制,全力推进碧道沿线“治洪、治乱、治砂、治污”工作。

如今,始兴境内大小河流133条全部落实河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巡河、治河、管河,推进河长制落地见效。河长“头雁”引领,带来了河湖面貌的切实改善。五年来,始兴各级河长累计巡河36886次,发现解决问题118个,河湖“四乱”问题整改率达100%,江河水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

为保“水源”,始兴建立水源地划定、水质监测、风险管控机制,10支乡镇水源保护巡查队定期开展水源地环境巡查、水质监测等工作,着力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水源地保护执法监管网络。

当地还开展碧水攻坚行动,对辖区内179家养殖场、5条主要河流和2个中型水库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治,建设全县10个镇级污水处理厂、73个村级和5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启动县城城东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东湖坪工业片区污水处理项目,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城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实现了河湖水质长期稳定向好。

监测数据显示,始兴县水环境质量常年稳定在Ⅱ类标准以上,全面实现秀水长清。如今,浈江河边,码头依在、榕树繁茂,古老的村落虽然没有了昔日车水马龙的喧嚷,但浈江河的流水声依然激荡,一如百年前的清澈模样!

村靓民富

影湛波平的江河,也给沿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清化河碧道建好后,不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和假期,都有很多游客选择来到这边避暑、游玩,带动着店内的生意也好了起来,有时候饭点都忙不过来。”在深渡水瑶族乡冷水迳村,临水而建的“河畔人家”饭店即便旅游淡季也时常座无虚席,店老板邱均焘说,忙起来的时候,他和妻子只能“亲自上阵”,招呼客人、端茶上菜、架火炒菜。

邱均焘的“河畔人家”饭店就建在始兴县清化河(深渡水乡段)碧道边。2020年当地开始建设这条碧道,在保留河道原始生态面貌的同时,建设了慢行道、观景平台、景观陂头,还在细节处融入了当地瑶族特色元素,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热门景点。

“鱼鳞坝”正是深渡水瑶族乡的热门打卡点之一,水坝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而设计,坝体是排列整齐却又密挤的叠水缓坡,站在高处看像一片片鱼鳞,河堤边则是供游客休憩或散步的滨江绿道,绿道的围栏设计成瑶族长鼓形状,路灯灯饰印有瑶族图案,独具民族特色。

“碧道建好后游客多了,我们村民自家种植的各种农产品、水果,比如熟花生、番薯、土豆等等,完全都不愁卖了。”深渡水瑶族乡村支部书记邱辉兵告诉记者,碧道带动了深渡水瑶族乡的旅游业,更助推了马铃薯和猕猴桃等乡村产业的发展。

始兴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发展中,因水而美、因水更兴的始兴,将接续努力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全力绘就群众“家门口”鱼翻藻鉴、鹭点烟汀的美丽画卷,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江河安澜、秀水长清的生态家园。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锴跃

校对 | 何绮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始兴   安澜   始兴县   瑶族   韶关   古县   水源地   河道   江河   长廊   污水处理   河流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