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大捷后,粟裕又包围胡琏主力,毛主席却急电:快撤!为何?

1947年5月,继孟良崮战役大捷,歼灭国民党主力王牌部队整编第74师3万余人后,我华东野战军士气大振,在陈毅、粟裕的带领下在山东战场上乘胜追击,以3倍于敌的绝对优势兵力将国民党整编第十一师包围在南麻城,准备一鼓作气将其全歼!

一时间硝云弹雨,炮火连天,战斗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正在这个时候,粟裕却接到了毛主席的急电:此战乃是陷阱!要求粟裕率领全军立即撤退!

这是怎么回事?表面上看起来我军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南麻之战,毛主席为何会急电粟裕撤退,并说这是一个陷阱呢?

粟裕

孟良崮大捷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场一直被蒋介石看为重中之重,他甚至曾经对手下将领们断言:只要山东问题解决了,那么全国问题就解决了十分之六。

因此,早在掀起内战之前,蒋介石就未雨绸缪在山东战场上提前布置了几十万兵马,还将最精锐的国民党“五大主力”其中之三都布置在此。

解放战争爆发后,1947年,蒋介石任命汤恩伯为司令官,率领国民党军第一兵团8个整编师共20个旅20万人,对陕北和山东发起强势进攻。

其中,由蒋介石心腹爱将张灵甫率领的整编第74师,更是被称为“王牌中的王牌”。这支部队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经美军系统化训练,配备最先进的美械装备,可谓是一支尖刀部队,对我军威胁甚大,不容小觑。

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这支精锐王牌部队,却让蒋介石感受到了“剿匪”以来最痛心、最惋惜的惨败。

张灵甫

战斗之初,国民党军占据了绝对优势。一则其兵多将广,装备精良,二则其总结了以往与我军对战屡遭歼灭的经验,战法多变,行动谨慎。

因此,我华东野战军屡次想要在此次国民党军的进攻中取得突破,都未能有所进展。

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军委及时调整战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及副司令员粟裕将主力后撤蛰伏,示敌以弱,成功引诱国民党军放弃谨慎打法,向博山、沂水急速进犯。

这一冒进,便暴露了国民党军最大的弱点——内部不合,矛盾重重

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斗争激烈。蒋介石性格多疑,任人唯亲,提拔将领时又多以自己心腹为先,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被蒋介石视为心腹爱将的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心高气傲,骄横跋扈,与其他国民党军都有着很深的矛盾。

这种矛盾在平时看起来无关紧要,但是在战场上,却成了致命的存在。

张灵甫

陈毅和粟裕与国民党军交战多次,对其内部斗争深有感触,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声势浩大的国民党军看似坚不可摧,铁桶一片,但实际上如果我军围歼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其他国民党部队很可能因为私怨矛盾,不会对其积极援助!

眼看着冒进的国民党将战线拉开,整编74师暴露并与左右邻军距离越来越远,陈毅和粟裕当机立断下令:围歼74师!

陈毅和粟裕对战场的预估实在精准,果不其然,围歼计划开始后,尽管蒋介石一再下令催促,其他国民党军对74师的援助依旧并不积极。

最终,在我华东野战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之下,国民党王牌之师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1个团共计3.2万余人被全部歼灭,张灵甫被击毙!孟良崮战役大捷!

张灵甫死亡、整编74师被全歼的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他不敢置信地长叹:“这是我军剿匪以来,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

此战之后,蒋介石对司令官汤恩伯失望透顶,为夺回对山东战场的主动权,蒋介石派出了自己的另一心腹将领——范汉杰

范汉杰

粟裕“围魏救赵”,范汉杰“破釜沉舟”

与深陷派系斗争的汤恩伯等人不同,时任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的范汉杰可以说是国民党军中的一股“清流”。

他不贪财,不好色,不爱搞派系斗争,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抗日战争时期,范汉杰还曾积极参战,屡败日军,被朱德赞誉为“太行屏障”。

蒋介石对范汉杰寄予厚望,期望他能重新夺回山东战场,为自己一雪前耻。范汉杰也郑重地表示,自己一定会扭转山东局势,扫清山东境内所有共产党!

范汉杰的到来,让山东战场的大好局势,变得十分严峻。

蒋介石

1947年6月,范汉杰率领足足9个整编师的大兵团在山东战场开战,他创造性地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滚筒战术”,让9个整编师的主力部队交叉前进,像滚筒一样快速向前突进。

眼看着范汉杰兵团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南挺进,陈毅和粟裕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然而几番穿插阻截却都没能取得效果,我华野主力部队只能一退再退,等待转机出现。

与骄横的张灵甫不同,范汉杰性格谨慎,军事经验丰富,要想找出他的弱点,并非一日之功。

经过慎重的考虑后,粟裕提出了“围魏救赵”之策。

粟裕认为,目前要想阻止范汉杰兵团挺进的步伐,唯一的办法只有分兵去攻打鲁南,促使其不得不率军回援。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分析战场局势后也向粟裕发来电报,同样提出了分兵的战略部署。

此时,为打开中原战场局面,刘邓大军正要南渡黄河。为全力配合此渡河计划,毛主席要求华野分兵鲁南、鲁中,阻击敌军追击,全力配合刘邓大军渡河。

分兵计划确定后,粟裕立刻行动做出部署:两个纵队赶到鲁南作战,一个纵队赶到鲁中作战。

这两处地点至关重要,可以说一旦这两处被我军完全掌控,那么范汉杰就完全没有了后路。哪怕就是在此地打上几场胜仗,那对范汉杰来说也是极大的威胁,势必会让他焦头烂额,压力倍增。

然而,令粟裕万万没想到的是,范汉杰不仅没有率军回援鲁南,还下令加速行军,继续向南麻挺进。

范汉杰

我军想“围魏救赵”,范汉杰却“破釜沉舟”,粟裕意识到这次遇到了一个了不得的对手。

至此,拖住范汉杰兵团的计划失败,两军的战场也最终来到了南麻。

南麻之战打响

南麻一地,在山东站场上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我鲁中地区第一军事要塞,还掌控着我军进出沂蒙山的主要通道。

范汉杰兵团之所以破釜沉舟不顾退路地急速行军,为的就是快速攻占南麻。为此,他直接派出了麾下最精锐最强悍的整编第十一师。

整编第十一师的师长是胡琏,这是一个多智近妖的将领,毛主席称其“狡如狐,猛如虎”

胡琏

在胡琏的率领下,整编第十一师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攻占了南麻,并做出死守到底的态势,争分夺秒地开始修筑共事,做防御部署。

按理来说,范汉杰兵团不计一切代价抢占了南麻,为保住这一战果,应该让其余部队在南麻城外拱卫守护。

但是奇怪的是,占领南麻之后,范汉杰兵团其余部队却整个都分散开来,看起来仿佛是将南麻全权交给整编第11师,再也不管了一样。

难道说胡琏又是另一个张灵甫?

整编第74师被全歼的惨败犹在眼前,难不成整编第11师这是要赴其后尘不成?

陈毅和粟裕下意识察觉到不对,但是两人左思右想,却始终想不通缘由。

虽然摸不清敌军诡异部署的真相,但是粟裕深知战机稍纵即逝,自然不会坐以待毙,经过详细的分析后粟裕决定:出动10万大军攻打南麻,全歼整编第11师!

粟裕

1947年7月17日晚,随着粟裕的一声令下,南麻之战正式打响!

解放军三个纵队向南麻发起攻击,其中,许世友率领第九纵队攻占荆山,王必成率领第六纵队控制凤凰山阵地,韦国清率领第二纵队进攻达埠村南北一线。

我华野军将士英勇奋战,悍勇杀敌,经过一日的战斗后战果显著,不仅歼敌数千人,还扫清了南麻城外围大部分敌军的据点和阵地。

然而好景不长,国民党军派出了几十架飞机对我军狂轰滥炸,致使我军伤亡惨重。

同时,天公也不作美下起了大暴雨。雨水倾盆而下引发山洪,道路被破坏,作战环境恶劣,将士进攻受阻,重武器无法运到前方战场,弹药被淋湿,炸药包无法点燃,战局急转直下。

此外,将士们进攻到南麻的防御战线后才震惊地发现:胡琏敢于率师部独守南麻,并非头脑发热毫无依仗。

胡琏此人诡计多端,在防御工事上也颇有研究,他发明了一种用来防御的子母堡,并将之用到了南麻城的防御上。

只见,南麻城外围密密麻麻分布着一千多个大大小小像堡垒一样的建筑。大的是母堡,每个母堡周围交叉设置有十几个小的子堡。

这些堡垒全部密封,只留有几个狭小的洞口留做射击用,可谓坚不可摧。

南麻之战打响后,这些子母堡火力迅猛,爆发出了强大的威力,给我军攻城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令我军将士伤亡惨重。

战斗至此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打得如火如荼各有得失,一时未能分出胜负。

粟裕知道,胡琏率领的整编第十一师与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一样,同样都是国民的“五大主力”之一,是块硌牙的硬骨头,但是我军最不怕的,就是啃硬骨头!

此时,虽然国民党军装备精良,占据南麻城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但是我军人数三倍于敌,占据绝对兵力优势,而且将士士气如虹,英勇无畏。再加上全歼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第74师的成功案例鼓舞,要想取得此战胜利并无不可!

1947年7月20日,粟裕下达总攻命令,战士们顶着硝烟战火,悍不畏死地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势要将国民党军整编第十一师全歼于南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却从延安总部发来急电:快撤!这是陷阱!

范汉杰的诱饵与陷阱

原来,从战斗打响开始,毛主席就时刻关注着南麻的战况。当范汉杰只留胡琏的整编第十一师在南麻而将其余部队分散开时,毛主席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南麻之战打到如今这个胶着的地步,虽然看起来范汉杰那边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但是毛主席却很清楚,范汉杰绝不可能轻易让像整编74师被全歼那样的事再次发生。

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经过慎重的分析后认为,范汉杰应该是准备利用粟裕大军想要全歼胡琏整编第十一师的心理,将胡琏军独自部署在南麻城为诱饵,先开战拖住粟裕大军,而后秘密派遣重兵与胡琏里应外合,意图将粟裕大军包饺子一网打尽。

分析出胡琏的意图后,毛主席当即给粟裕发去急电,要求他立刻率领大军撤退。

毛主席

接到毛主席电报时,粟裕大惊失色,立刻派遣一千多人前往四周查探范汉杰兵团其余部队的动向。结果一出果不其然,此时多支国民党军正火速向南麻包围而来!

毛主席的分析实在准确,急电发出的也十分及时。事实上,就在21日前后,3个国民党军整编师从南麻城南边增援而来,2个国民党军整编师已突破华野阵地右翼,整编第五师和整编第八师也已经逼近南麻城。

从这些国民党军的动向不难推测,若非毛主席看穿范汉杰的阴谋,南麻之战后果必然不堪设想,我华野军必然伤亡惨重。

1947年7月21日,粟裕下令撤退,华野三个纵队向临朐县以南及西南地区转移至安全地带,历时4天5夜的南麻战役,至此结束。

此战,我华野军伤亡4000余人,歼灭敌军整编第十一师9000多人。

毛主席

此战结束后,粟裕后怕不已,他为自己的疏忽而自责,也为毛主席的用兵如神而赞叹不已。

粟裕由衷地钦佩毛主席高明的战略思想与果断的决策行动,他深刻反思了自己在这次战役中的不足,并惭愧地向毛主席作出了自我检讨。

毛主席则宽慰他,分兵是中央的决定,此战他能率领大军在装备悬殊和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歼灭9000多名敌军,已经实属不易,很好了。

后记:

胡琏此人,用兵狡诈,作战勇猛,他被称为粟裕的一生之敌。

继南麻之战从粟裕的包围中逃脱后,胡琏又先后在1947年9月的土山堆战役,以及1948年11月的双堆集战役中,两次逃出粟裕大军的包围。

胡琏也成为了解放战争中为数不多能够多次逃出包围圈的国军高级将领,在淮海战场上身负重伤侥幸逃脱后,胡琏随蒋介石集团败退到了台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急电   麻城   纵队   大捷   山东   我军   兵团   蒋介石   国民党   主力   战场   包围   部队   孟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