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丨赵瑜:写给故乡

写给故乡

赵瑜

故乡是一行汽笛鸣响后才启程的泪水。

孩提时顽皮被父母责骂,少年时兄弟间意见不和拳脚相加,青春时两代人意见不分歧面红耳赤,有过那么一瞬,在街边迷茫的路灯下徘徊,觉得家人不能理解自己,踢着小石头,跟心里那个倔强的自我说话……终于有一天,潇洒地背起行囊,挥了挥手,刻意地告别了故乡。

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异乡。飘过了海角天涯,看够了驿路梨花,异乡客栈,孤灯一豆,一遍一遍地听敲击在窗棂上的冷雨,忽然间想故乡了——那间曾嫌弃过简陋的砖房里,有父亲的责骂声,但回忆起其实很和蔼;有母亲的唠叨,但好像不再琐碎。那只从小喜欢腼着脸儿咬鞋的花猫还在吗?村头的那颗大树,是否依然绿荫如盖迎来送往?

特别是孤单时,受委屈时,偶尔有无力感时,会明白古人说的“家书抵万金”,那一封薄薄的家信为何带有体温。时光像火车轮,轧轧地从心上碾过,回忆有点酸酸的,也有点甜甜的,眼泪到底是咸咸的,还是苦苦的?五味杂陈。

真的,在那种一切仿佛都拥于怀中,又一切好似飘零四散的时刻,在个人以为奋斗出的成就,和着远去的日子枯萎成了黄花,雾茫茫触碰不到,东奔西突仓皇失措的时刻,多么想念故乡,那是外婆做的一双穿上就永远不愿脱掉的千层底儿布鞋,是母亲蓝布围裙上印满的梦呓呢喃,是父亲乌黑烟杆里抖落的岁月积淀,是兄弟扁担上挑起的糙米粗粮,是一个永远都能回去,永远都欢迎游子回去的地方。

然而,思念着故乡的人们,仍旧用脚步量着路长,从一个远方到另一个远方,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他们心下亮堂,无论是故土,还是家族,需要他们去奋斗,去奔波,去创造,去回报。家里那舒适温暖的气息不能过分留恋,唯在梦里回味罢。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样的诗句适合解甲归田的老者。平淡安逸的居家岁月固然令人向往,但毕竟不是热血青年可为,何不走出小屋,为故乡做一番更大的事业。

(作者单位:南岸区文联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南岸区   仓皇失措   故乡   黄花   解甲归田   异乡   夜雨   远方   父亲   母亲   岁月   赵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