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不需要太善良!因为一句教育孩子的话,这个妈妈火上热搜

导语

最近小红书上一篇《我的女儿不需要善良》的帖子爆了。

(作者:@琳琳宝贝的妈咪)

事情经过其实很简单,一个妈妈带着女儿去买寿司,过去的时候店家只剩下最后一份了。结果后面又来了一个小男孩也想买,并且在得知了只有一份的情况下还是不想离开。

小女孩呢,看着这个小男孩,思考了半天,忍痛想把自己那份寿司让出来,结果妈妈却坚持着给小女孩买下了这份后来引发了很多争论的寿司。

这位妈妈说,做一个别人眼中善良的人,远不如做一个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人重要。而且也没有必要用让给别人这种方式,来换取所谓“善良”的评价。

帖子一出,评论区马上如愿地吵翻了天。

支持的网友支持这位妈妈的行为,毕竟这件事情的发生,是那个小男孩先没有谦让感激的美德,那么又凭什么让自己的女儿委屈的去善良呢?

不支持的网友则是直接批评这位妈妈,她的教育与社会良序背离,典型的毁三观做法,一个说不好孩子以后也会三观不正的......

那么,如果那位妈妈换成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或者说,如果您和孩子也遇到类似的情况,您会怎么和孩子说呢?

我们该不该教育孩子善良

开心爸爸觉得这位妈妈并没有做错。

首先,既然去寿司店并且愿意排队等候,说明孩子也很想吃这份寿司。而为了所谓的善良或者懂事,让孩子委屈自己很明显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像开心爸爸这一代的人,从小就被要求懂事,在家里面要让着弟弟妹妹,做客要察言观色不能太过于放纵自己的需求,到了社会上也是要说该说的做该做的。

结果呢?

很多人现在明明不想去做的事,却得委屈着自己去做,用自己的不快乐甚至是难过,来换取所谓懂事和好人的评价。更严重的是,这种习惯性的委屈会让自己失去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会让自己一直生活在空虚中,会让自己不断痛恨自己却又无力改变自己。

这种影响,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正理解,也只有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教育她们要学会拒绝,才能真正地得到改善。让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选择,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有想法有决定的人,而不是什么都不敢说不敢做,只会在心里默默生气。

其次,她们的选择并没有影响到别人,她们也是按照规矩排队,并且也是正好她们排到最后一份了。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小女孩并没有做错什么。

她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了寿司,并且按照社会道德按规矩排队,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这个寿司就理应她们买下,理应吃到小女孩的嘴里。

如果一直都是遵守规矩的人吃亏,不遵守规矩的人受益,时间长了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遵守规矩的人,那时候才是真的三观尽毁了。

所以开心爸爸觉得这位妈妈并没有错,这也确实是家庭教育应该教给孩子的,不要一味盲从所谓的美好品德,也不要一个劲的让孩子压抑自己,相反,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以及自己愿意的时候才更值得分享等,才是这个社会形势下,对孩子更加有用的教育。

其实抛去所有立场,实事求是地说,作为爸爸妈妈我们确实是应该教育孩子善良,不仅仅因为善良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品德之一,更多的是因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善良是一个孩子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并且找到幸福的底层品质。

真正的善良要有棱有角

但开心爸爸又觉得这位妈妈做错了。

孩子嘛,小时候当然要善良,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

但比善良更重要的是,要看清楚是什么人,是什么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对需要帮助的人善良,但却一点都不能对坏人善良。不分场合的善良,只能让自己成为无辜的受害者,特别是对于小女孩来说,很多时候的伤害会伴随她们一生,会影响她们一生。

所以,真正的善良,要有棱有角,而不是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

怎么说呢?简单点来理解的话,就是不能毫无底线毫无原则的善良。

比如,在善良之前要问问自己是否愿意

很多时候善良就意味着付出,就意味着不求回报,就意味着自己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害。这时候,在选择善良之前,就一定要问问自己愿意不愿意。

愿意的话,就算善良没得到应有的回应,对孩子来说也并没有太大的伤害。相反这更是一次现实的教育,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善良,但有的时候我们根本没必要善良。

比如,善良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

其次,善良也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

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一块两块的现金帮助是可以的,但10块20块的金钱帮助就超过了他们的能力;站在路边给路人指指路,或者提供一下乘坐的车次是可以的,但觉得说不清要直接带着路人去找某个地方的话,那就很明显超出了他们的能力。

这就是善良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成年人愿意过来麻烦孩子的,而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必定有我们看不到的

比如,善良一定是发自内心的

再者说,善良本来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而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善良而善良。就像这个故事中的小女孩,她善良的初衷并不是想善良,而是想得到对方的谢谢,以及想得到爸爸妈妈以及老师的表扬。

说实话,这并不是善良,更多的是一种交换,用自己的东西去交换别人的东西。而且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偏差了的价值观。

最后

其实,作为爸爸妈妈们,是有义务教会自己的孩子善良,但更有义务教给孩子,没必要太懂事太善良,很多事情,只要自己不愿意就没必要去迎合别人。

而且善良换来的也不一定是同等的善良,但对我们来说,做不做是自己的事情,有没有回馈或者得到什么回馈就是别人的事情了,既然选择了善良,就没必要过分执着结果。

文:开心爸爸的日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善良   妈妈   寿司   规矩   教育孩子   懂事   小女孩   爸爸   女儿   事情   能力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