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华州宁山寺最后一任主持

上世纪华州宁山寺最后一任主持

作者:时三文

陕东名刹宁山寺,位于渭南市华州区国家AAAA级景区少华山森林公园小敷峪口东侧,寺院始建于北宋,延续千年香火,经久不衰。

华州宁山寺 刘焕民摄

宁山寺为少华山景区内蟠龙山潜龙寺的下院,因而未设方丈一职,寺内事务由主持负责。1933年,时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副理事长、长安县佛教会会长的慈云法师(辽宁省法库县人氏,俗名郭维东),奉命从西安卧龙寺来到宁山寺主持寺务。慈云法师上任后,筹集资金,修葺寺殿,整顿寺风,以德弘法。此后,寺院内秩序井然,僧众潜心静修,广结善缘,法度肃然,僧侣多达二三十人,蜚声秦地。

1967年破四旧运动中,红卫兵闯进宁山寺,欲捣毁佛像焚烧珍藏经书,被慈云法师率众僧制止。后来,红卫兵趁慈云法师到西安上访之机,将寺院内文物全部捣毁。等到慈云法师归来,寺院早已面目全非。慈云法师目睹眼前惨状,心如刀绞,悲愤交加,一病不起。

慈云法师 自渭南佛教网

慈云法师患病期间,大弟子佛心、二弟子慧缘每日里亲奉汤药伺候于榻前。两位弟子中,大弟子佛心能言善辩,聪慧机敏;二弟子慧缘寡言少语,沉稳持重。为了应对时局变化,慈云法师临终前就将宁山寺主持之位传给了佛心。

佛心,辽宁省人,俗名不详。原为工人,早年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关东军及伪满政府通缉,遂隐姓埋名流亡关内,后辗转至长安,当闻知慈云法师与他互为同乡,便投其门下落发为僧。

1967年5月,慈云法师魂归净土。年近花甲的佛心接任主持之位。当时,宁山寺内满目疮痍,破败不堪。时隔不久,莲花寺公社武斗两派又占居寺内,争斗令僧众寝食难安。

1968年华县革委会将宁山寺所属30多亩竹园收为国有,将寺院10多亩田产划归给贺崖生产队,又勒令僧众还俗返乡。僧人们迫不得已只好离开禅院,唯有佛心和慧缘两人年事已高不愿离开,后被编入贺崖生产队,随社员参加劳动。此后,主持佛心曾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试图整修寺院,却始终没有结果。

宁山寺天王殿 刘焕民摄

1974年,社办企业方兴未艾,莲花寺公社在宁山寺东开山取石修建石碴厂。当时,石碴厂工人住地就设在宁山寺内,工人们占居着寺内仅存的十多间房舍,主持佛心和慧缘二人被迫无奈移居到寺后山下的土窑中。

至此,佛心的宁山寺主持之位已属名存实亡。当时,佛心和慧缘均已年近古稀,俩人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故生活异常艰苦。

1975年,主持佛心身体每况愈下,他思乡心切便私自前往莲花寺火车站准备偷偷返回故里,结果被长寿坡大队干部发现,派人将其追回后关押。大队干部从佛心随身携带的木盘夹层中,搜出上仟元钱款。不久,佛心病情日重,大队干部联系到佛心家人,家人于是将佛心接回东北老家。几年后,宁山寺最后一任主持佛心法师病逝于辽宁家中。

佛心主持离开宁山寺后,宁山寺僧侣仅剩慧缘一人。此时,比丘尼悟德(华县下庙三吴人,俗名:吴聪明)无处安身,借居于宁山寺。慧缘病倒后悟德不惧僧尼之嫌,待慧缘如兄长,每天服伺左右直至1975年魂归极乐。慧缘归西后宁山寺再无僧人。此后比丘尼悟德和众尼姑长期居住在宁山寺。2015年,悟德尼师圆寂后,释续文法师出任宁山寺住持。

2022年10月12日,写于青岛即墨,华州人:时三文。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时三文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红卫兵   石碴   华山   比丘尼   辽宁省   僧众   佛教   俗名   寺院   法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