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诊断,其实没那么简单

中国睡眠研究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被调查者中“半数人在零点后才开始睡觉,80%的人有晚睡的习惯”。

但也有很多人表示:“有时不是不想睡,而是真的失眠了。”

什么情况才算是失眠?

失眠症的诊断,其实没那么简单。

医学上给出了很好的界定——失眠诊断分为主观诊断和客观诊断,其中主观诊断包括:

失眠的客观标准同样有3条,分别为:

1、睡眠潜伏期延长:

一到晚上就在床上辗转反侧,入睡时间通常会超过30分钟

2、睡眠维持障碍:

睡眠质量大幅降低,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

3、总睡眠时间缩短:

出现易醒、醒后难以入眠等症状,通常少于6小时

人们为什么会失眠?

根据医学研究表明,在大脑内有一个控制睡眠的多巴胺开关,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同时,多巴胺也能促进神经元在电活性和电静息之间转换,这是睡眠需求的功能之一。

多巴胺还可以直接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和释放。

褪黑激素是大脑内释放的一种化学信息,用来告诉身体其他部位该睡觉了,主要用来诱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

而一旦昼夜节律紊乱,比如晚睡、作息混乱,便有可能导致多巴胺和褪黑激素分泌失调,出现失眠问题。

长期睡不好身体会怎样?

长期失眠或睡眠质量差,除了会让人长痘、皮肤变差外,还是被公认的猝死诱因。

每晚平均睡眠少于4小时的人,有80%属于短寿者。

长期失眠或睡眠质量差,还可能造成睡眠过程中全身器官反复、间断性缺氧,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容易诱发胃溃疡、脑梗死、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

此外,睡眠质量差还与多种心理、精神疾病相关。

有研究认为,睡眠障碍人群中,抑郁症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持续存在的睡眠问题会加剧抑郁症的发生、复发和症状恶化,而且睡眠障碍与焦虑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重视睡眠问题,如果出现失眠、早醒等问题且难以调节,就应当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间断性   多巴胺   失眠症   激素   主观   睡眠   大脑   客观   障碍   白天   全身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