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如何影响音乐鉴赏:感受力绝非虚无缥缈

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相信不少人最近都刷到了一个听起来很“神秘”的物理词汇——量子纠缠

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弗朗西斯·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塞林格,以表彰他们通过光子纠缠实验,确定贝尔不等式在量子世界中不成立,并开创了量子信息这一学科。

这三位科学家各自使用纠缠的量子态进行了开创性实验,证明两个粒子即使在分离时也表现得像一个单元,且并不受距离远近的影响。


01

量子纠缠与音乐鉴赏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疑惑了,这么深奥的物理学科知识,跟我们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有啥关系?

要知道,这一研究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的哲学观造成了冲击。

量子力学的理论显示:当两个粒子处于纠缠的量子态时,有人测量一个粒子的属性,就可以确定对另一个粒子进行等效测量的结果。

同时,非常特别的一点是,在未被测量之前,这些粒子并没有确定的状态,当人类在主观意识下开始测量时,粒子的状态才会确定。举个例子,盒子里有两个小球,一开始这两个小球并没有确定的颜色,直到有人看了其中一个球一眼,那一瞬间,它的颜色就确定了,另一个球也随之确定了颜色。

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也正如量子力学所预测的那样,原本很多事情是不确定的,直到加入了人类的主观意识来“观测”,事情才开始随机地发生变化。

是不是很有颠覆性?

我们从小学习和接受的哲学观,是物质决定意识,万物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从未想过主观意识竟然有着如此重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我们常常认为,那些可以看见、可以被验证的理性规律才是科学,但量子力学的研究恰恰证明,主观意识、感性思维的存在并不一定就是非科学的。

而这一理论也对我们学习和鉴赏音乐上产生了不一样的启发:除了弹奏乐器时的手速、力度等这套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理论,人们在音乐层面的感知也是真实存在的,带有主观意识的感受力对理解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感受力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人们在听音乐时,基于不同文化习惯、不同思维方式在脑海里延伸出来的场景与画面。

这些带有主观印记的场景与画面,反过来助力我们与音乐产生联结,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音乐本身。


02

科学家痴迷音乐有迹可循


音乐的感性力量在物理科学中得到了印证,两种看似有着相反思维的学科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统一——这或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古往今来,有数不清的科学家痴迷于音乐。

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的伽利略是一名资深音乐爱好者;被苹果砸中脑袋的物理大神牛顿,经常带一把小提琴在身上;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曾自称是被物理耽误的音乐家;而爱因斯坦的好朋友、量子力学的发明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普朗克,也是弹钢琴和手风琴的一把好手。

▲爱因斯坦与普朗克

除了普朗克之外,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痴迷于音乐的科学家也不在少数。

沃纳·卡尔·海森堡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量子力学的另一位主要创始人,193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海森堡从小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四岁就能看得懂乐谱,曾梦想成为一位音乐家。虽然长大后从事了自己更感兴趣的科学研究工作,但音乐始终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他,做科研的同时,他也经常弹琴甚至参加音乐会演出。

▲沃纳·卡尔·海森堡

音乐对科学家的深刻影响从未停止。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14岁受父亲的影响开始学习吉他,出于对音乐的喜爱他还自学作曲,学会了音乐创作。2012年,查尔菲曾访问中国云南昆明,演讲结束后他脱掉西服,演奏了两首自己创作的曲子。

▲马丁·查尔菲

201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托马斯·苏德霍夫则深爱着巴松管演奏。苏德霍夫说,古典音乐需要有创造力的头脑,也需要不断地练习,这两个因素影响了他的科学事业。

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今年。本届诺贝尔奖科学奖项唯一的女性获奖者,化学奖得主贝尔托齐,原本是一位玩重金属音乐的炫酷音乐人。

在哈佛读书时,贝尔托齐曾加入一个在当时看起来“离经叛道”的重金属乐队“Bored Of Education(厌倦教育)”,并在其中担任键盘手兼和声。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乐队担任主唱的,是曾为《黑客帝国》作曲的美国传奇音乐人汤姆·莫雷洛。

▲贝尔托齐晒汤姆·莫雷洛80年代照片

后来,在父母的劝说下,贝尔托齐还是选择了走上科研的道路,如今她与曾经的队友也算是在不同的领域顶峰相见。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些科学家从来不是大众刻板印象中那样,只知道埋头做被理性数据填满的严肃实验。

而他们之所以能在科学领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或许正是因为音乐带来了与科学研究完全迥异的思维方式。在感性又浪漫的音乐影响下,他们收获了更加开阔、多元的解题思路,可以从容地拥抱更多未知与可能。


03

感性思维助力音乐引领未来


马友友曾经有一个采访,聊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曾经,在很多大学,艺术与科学是深刻结合在一起的,后来,为了更高效、更深度地对某一领域进行研究,人们将文理分科,于是很多人成为了只会单线思维的“孤岛”。

一旦进入研究或实践过程,人们就很容易陷入“实证主义”,认为过去的经验、规律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从而忽略了“人”的重要性。太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只使用“头脑”,却忽略了心灵的真实感受。

正如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太多人侧重于乐器训练,依赖于过去人们总结出来手型经验、演奏规则,却很少思考这首曲子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内心触动,忽略了音乐中最本质、最动人的精神力量。

这一次,主观意识、感性思维的能力与地位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下再次得到证实,不免令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受到冲击。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是在事物动态发展中不断进化与迭代自己的思维方式:允许非理性思维的存在,试着去感受感性思维的力量;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首先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机械化地重复前人的经验。

世界上的学科分类只是为了让人们更方便地认知和理解世界,而不是为了把人类思维割裂。

即便是爱因斯坦,也曾经质疑“量子纠缠”,并说出了“上帝不会掷骰子”的言论,否定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即由于测量的干涉效应,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测定,却在后续研究中被打脸。所以课本上的知识,有时也并不是真理本身,过度忠于定义,追求前人的规律与经验,也会像科学家一样被新的发现推翻。

而真正去实践这样多元的思维方式,可以从很容易被忽略感受力的音乐鉴赏入手。

毕竟任何音乐作品都是创作者基于感性思维的自我表达,它可能是用音乐语言描述一个场景一个人物或者描述音乐家的某种感受,我们通过音乐家的表达也可以很容易地激发起相应的想象力去还原音乐家的表达。

要知道,人类科技发展的最初动因就是感性而浪漫的神话,人类科技史就是把神话变成现实的过程。而在神话不复存在的当代,音乐极有可能是帮助人类持续激活大脑,挖掘无穷潜力的最便利方式。

我们有理由相信,音乐中那份独特的感性思维的存在,蕴藏着无穷的力量,甚至可以启发未来,引领未来诸多事物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普朗克   诺贝尔奖   贝尔   诺贝尔   感受力   量子力学   音乐   虚无缥缈   量子   粒子   感性   科学家   思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