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腾讯、阿里,跨界入局者,如何搅动新农业一池春水?

#丰收中国#

本文来自35斗微信公众号(ID:vcearth)原创。

编者按:本文为35斗发布的《势能转化——2030中国农业创新展望报告》摘编。报告以问题为导向,从企业和投资的视角来了解目前的产业需求、解决方案以及未来的规划布局,通过线上一对一的调研访谈,获得一线信息和观点,进而梳理嘉宾信息加入有效论据,回答农业领域的10大产业问题,期望对行业发展起到智力支撑作用。本文为该系列的第三篇,主要探讨跨界入局者对农业的影响与作用。Enjoy~

越来越多跨界大佬的加入,无疑搅动了农业食品领域的“一池春水”。作为基础民生消费行业,农业食品整体市场容量巨大,但门槛较低,竞争格局分散混杂。正因在历史的长河里,农业领域存在的痛点和问题较多,所以这也成为房地产商、互联网等巨头,纷纷进入农业田地掘金的原因。


一、跨界大佬们的共同爱好


跨界大佬普遍希望从农业的核心痛点(效率问题、标准化问题、食品安全)出发,通过互联网技术或高科技技术帮助农业提升效率、提升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以及解决农产品可溯源、安全生产、安全运输等问题。


跨界大佬结合自身优势,发力产业、技术、入口、场景等4大方面,但表现出相对集中的布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智慧农业备受跨界巨头宠爱


无论是互联网大佬,还是房地产商巨头,绝大多数纷纷下注智慧农业市场,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无论是百度、阿里,还是京东、拼多多,目前做的都是平台经济,而无论是前端供应链层面,还是后期交易以及服务方面,乃至相关技术层面,其平台属性与农业的基础设施的吻合度,都有助于今后深入智慧农业等更深层次的发展链接。


1.2生鲜电商成为跨界巨头淘金蓝海


跨界巨头要么已经自建生鲜电商平台、要么已经投资生鲜电商。高频、高粘性是跨界巨头喜欢生鲜电商的核心因素。同时,生鲜电商模式不仅能带来订单量和用户数的增长,促使用户形成新的消费习惯,还能形成有效的互联网线下入口,这是吸引互联网巨头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全球疫情影响之下,经济内循环是当下的关键,加之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进一步催化了生鲜电商在C端的渗透,让跨界巨头们看到了生鲜电商背后潜藏的红利。


1.3物流大陆,吸引“哥伦布们”跨海而来


跨界巨头催化“物流”反应的招数也是惯用的三大招,第一招,基于业务的拆分同类项,即快递企业做快运,快运企业做快递;第二招,基于生态的边界扩展,也就是围绕着几家已有物流布局的巨头企业,投资布局;第三招,基于资源的再创新,即在产品业务外增设物流服务。


1.4农业科技爆发态势,跨界高手铸炼生金大法


农业科技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颠覆性的作用,近年来,除了专业农技公司,京东、拼多多、恒大、碧桂园在内越来越多的跨界企业,也包括互联网科技巨头谷歌、腾讯、百度等扎堆进入农业科技领域,大数据、5G、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科技成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表:进入农业的互联网巨头布局


数据来源:公开网站,35斗研究院绘制


表:进入农业的房地产商巨头布局

数据来源:公开网站,35斗研究院绘制


二、从跨界大佬视角解读跨界农业现象


大量跨界者逐渐进入农业,使得“为什么会选择跨界到农业?”这个问题萦绕在无数人的脑海里,从调研结果来看,跨界布局农业,一是情结,二是商机,三是社会责任。


2.1情结


跨界人员进军农业,多是情结使然。从丁磊、马云、刘强东,BAT的这些互联网大佬们,以及我们调研的多位创新企业负责人身上都能看到农业情怀和情结的集结。


以水木九天董事长王晓庆为例,集成电路、信息化装备出身的他,在谈及为什么会进入农业时表示,是因为农产品安全问题,导致了一次无法挽救的家庭安全事故。从此便下定决心要解决农产品重金属、农药、激素等危害物质残留问题,决定走进农业。

以农政齐民总经理高上为例,身为山东农村走出来的高上,创业让他首先想到的是衣食住行,结合全球巨大的减排压力,让他想到通过鱼菜共生技术解决循环水养殖的问题,并且驻扎农村数年。


以大蚯蚓创始人李迅为例,出身农业世家,其父亲是从事水稻昆虫防治和预报的科研人员,促使他从小对农业比较感兴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后来的选择,2017年正式回国后开始管理运营大蚯蚓。


2.2商机


在政策利好的当下,长远来看,农业市场存在多块万亿蓝海。对跨界互联网大佬而言,有可能为平台带来巨大的流量和数据。对跨界进入的创新企业而言,在农业领域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龙头企业,或者退一步讲,也可以拿到一些红利。


2.3社会责任


农业作为全球经济和国计民生的“基本盘”,农业食品行业既充当了粮食安全和基本生活物资的压舱石,又是经济复苏和社会资源的蓄水池,成为整个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跨界大佬以及创新企业都在以实际行动支持着农业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三、跨界闯入者带了哪些变化


巨头企业跨界为哪般,会带来哪些新的玩法,又将在新农业时代扮演何种角色?能否破解农业发展的困境?能否加速农业食品领域的发展?等等问题已摆在跨界巨头面前。然而,在农业食品行业复杂的生态体系下,跨界巨头的技术、经验及资源成为进入农业掘金的法杖,跳出农业看农业会带来哪些不同?背后又有哪些逻辑?


3.1 跨学科、跨行业的经验共享带来技术融合


纵观全球农业,大致经历了机械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三大发展阶段,即将进入多技术融合、多因素驱动创新的“未来农业”时代。未来农业,是以生物技术、数字化技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技术为纽带,对农业、食物系统进行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变革。


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颠覆性重构的新风口,吸引着互联网巨头持续跨界融入、加码农业数字化转型。


以百度为例,可以看到近年来不断在农业领域的尝试和探索,百度大脑对内支持百度所有业务,对外全方位开放,助力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加速AI技术落地应用,赋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并通过百度智能云赋能行业客户。从2017年开始,在农业领域布局,百度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从智慧农业、到农机、农服、再到育种等,对农业进行探索与落地,其农业领域布局如图29。


图:百度AI+农业布局图谱

数据来源:公开网站,35斗研究院绘制


3.2 跨行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为农业提供解决方案


农业食品行业有复杂的生态体系,涉及动物、植物、医学、健康、材料、计算机通信等多个行业,解决挑战的关键在于构建跨学科的思维体系和应用体系。跨界巨头的加入,可以将标准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获得的实践,逐渐建立起可复制的操作手册,然后移植到农业食品领域。


比如腾讯,通过自身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和产品在安防、交通领域的应用,能够快速提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动态解析变化过程,这一技术同样适用于作物的病虫害识别,并与作物保护作业结合起来,提供监控、分析到作业的完整服务,大大提高作物保护作业的效率。


3.3 跨界资本进入农业,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越来越多来自不同行业的跨界巨头进入农业掘金,企业自身属性也决定了他们下注农业不同行业,融合发展推动了农业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以碧桂园为例,2018年5月,碧桂园成立全资子公司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正式进军现代农业。目前已形成研发服务、智慧种业、现代农业科技园、海外大农业、社区生鲜门店等五大核心业务版块。与此同时,碧桂园创投大笔出手投资农业食品创新企业,涉及食品、创新材料以及育种相关领域,不断为农业食品带来新鲜活力。


表:碧桂园资本投入农业食品情况(2020-2022年)

数据来源:公开网站,35斗研究院绘制


3.4 跨界为农业行业引来巨大流量和资源聚集


京东、阿里跨界农业,温氏跨界生鲜、新希望跨界田园综合体,他们的每一次跨界在给自身企业带来巨大流量和资本关注的同时,也相应地给扎入的行业再带来了一次好的营销。


以京东为例,近几年,小龙虾市场异常火爆,然而受疫情影响,被评为2019中国小龙虾(餐饮)十大品牌之一的堕落虾,也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这时京东出手了,京东为其提供线上零售营销解决方案,指导其产品参加促销组合、跨品类买赠等活动,并入驻七鲜超市,开始全渠道销售。2020年4月初,堕落虾深入湖北田间,收购农户养殖的稻田虾,在湖北启动了虾尾生产,堕落虾生产虾尾超20万斤,帮助了当地上千名农户创收。并且,堕落虾的4月销量月环比上涨达300%,这也意味着:大量湖北小龙虾的养殖户“得救”了。


四、小 结


跨界入局者已经成为农业食品行业变革的主导型力量之一,这得益于两个前提,首先是农业食品行业企业主已经做好了拥抱新技术的准备,变化将从大企业开始,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巩固其行业地位;其次是“技术+行业”的结合,意即大家经常提及的“既懂技术,又懂行业”的团队,其主要衡量标准就是细分领域创新公司增多,从解决某一细分领域痛点开始,逐渐发展为综合解决方案平台,加上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整合,行业生态会迅速建立,互联网大公司、行业应用创新企业各司其职,均能在其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展望未来,“多多米”“腾讯面”“阿里粮”“京东油”“碧桂园拖拉机”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大佬   农业   腾讯   生鲜   阿里   春水   巨头   布局   领域   食品   行业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