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变本事

社会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候甚至与理论大相径庭。总想象美好的人们被现实打得体无完肤,有时怀抱着理想,却被现实的锤子砸得粉碎。很多人对理想望而止步,逐渐平庸;或丧失原则,随波逐流;或被彻底击垮,逃避现实。

社会上就涌现出一些“啃老”一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路上稍微碰了壁,就对社会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与陌生人接触,认为社会上到处皆不公平,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于是乎整天依靠父母过生活,长时间不愿意外出找工作,一坐就是一年甚至几年,坐吃山空。他们不是在等待机会,而纯粹是逃避现实。

我们看看少年李嘉诚:

因为父亲早逝,少年时的李嘉诚没有办法完成学业,但是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崇拜从未减退。他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购买旧教材。凭着花少钱买来的教材,李嘉诚用文化充实自己。但是在茶楼的打工经历,让他渐渐发现,即使在茶楼这个浓缩的小社会里,包含的道理也与理论知识大相径庭。

李嘉诚所做的就是这样简单-努力做好本分工作的同时,给自己增加了两门必修课:第一,时刻揣摩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等等,然后找机会验证;第二,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客人在高兴之余掏腰包。

这两个非份内的功课让李嘉诚对每一位顾客的喜好心中有数,顾客满意,茶楼盈利不少,他成了茶楼加薪最快的茶馆。他把茶楼当作锻炼人解读社会能力的最佳场所,长时间跑堂奠定其日后当推销员的能力基础。茶楼是一个生意信息汇集地,从茶楼口中又能学到许多做生意的诀窍,培养自觉观察人心理和见机行事的习惯。为李嘉诚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些人抱怨自己所学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殊不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早已经是过了时的,时代发展很快,科技发展更加迅速,在校期间学到的东西,等到拿到社会上使用时,知识和信息经过了好几年更新换代,早成了滞后没用的东西。

那么,在学校所学就是没用的吗?非也。学习是学习一种方法-掌握新信息的方法,学习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死记硬背不可取,打开思路才是当代学生最该获取的素质。

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异彩纷呈,错综复杂,初入社会的人应当用心解读,莫在纷纭变幻的世界迷失自己。

此刻,该放弃的,其实不是书本的所学理论,真理并没有错,错的在掌握真理的人。此时该放弃的是对知识的盲目崇拜、恃才傲物的自高自大、不切实际地理想化、僵化思想和固化思维。

你要清楚今天微不足道的工作,将会为你日后的成功起到了多大推波助澜的功能,所以,认真对待每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从中获益。

社会是个大学校,学校学习固然重要,但是社会是更重要的学校。

成事在人,谋事在天。聪明人能把知识变成学识,把学识变成本事,把本事变成能力,把能力变成核心竞争力。不会从社会中汲取养分,失去生存和立足的基础,再多的知识在手也是空无一物。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要怯懦,不要退却,有所放弃,有所坚守,那么理想目标会在我们的执着之中一步步更近!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知识   茶楼   社会上   所学   本事   现实   理想   能力   学校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