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化越来越明显!车市火爆,旅游冰冷,土木老哥的春天来了?

大家好,我是蓝白。

时间来到了10月,这一年终于快熬过去了。

和上半年所有人都有一种泥沙俱下的感受不同,最近几个月,有的行业看到了复苏的希望,有的行业不知何时能走出漫漫长夜。

像小马过河故事里的松鼠和老牛一样,冷暖自知,悲欢却不相通。

文旅部的数据,国庆7天长假,跟2019年对比,人次恢复到了60%,收入只恢复到了44%。

为啥收入的恢复,小于人次的恢复呢?

只有一个原因:费用低,将就着去玩的本地游增加了。

比如我们看游客的出行半径,已经缩短到了118公里,比去年又降了16%。

我们再看汽车销量,从6月开始,已经连续3个月增长。

汽车出口、新能源汽车产销全都创出了历史新高,完全摆脱了上半年的萎靡。

购置税减半,加上自主品牌和新能源异常火爆,让车市刚出ICU,就去蹦迪。

说车的,卖车的,买车的,造车的,他们似乎都看到了自己光明的未来。

在我们庞大的经济体系中,文旅是服务业的中流砥柱,汽车是制造业的明珠。

是的,行业的兴衰,如今已经达到了极致的分化。

抛开时代、宿命、周期、大棋这些宏大叙事的词汇,这一期,我们还是从PMI聊起,从数据里找答案,看看不同行业现在所处的境况,谁在大口吃肉,谁在吃糠咽菜。

谈不上什么趋利避害,只希望能看一看高速社会变迁下的微末变化。

最近统计局发了9月份的PMI,这个指标一般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发布。

为什么说它比较重要呢?

因为PMI涵盖的范围太广了,下面还有5个扩散指数:新订单,生产,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主要原材料库存。

从采购量,原材料库存,再到生产量、产成品库存,最终形成订单量。

除了制造业PMI,还有非制造业PMI,也叫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其中又分了建筑业PMI和服务业PMI。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如同一台精密扫描全身的体检机器,经济表现得怎么样,看过之后,心里大概会有个数。

下面看数据。

先做个大概扫描,9月的制造业PMI恢复到了50.1%,重新回到荣枯线上方,比预期好的多,但非制造业指数比起上个月还在下降。

大眼一看,跟汽车和文旅的表现,正好能对得上。

那有人说了,还有个指标叫财新PMI,9月降到了49.3%,为啥跟官方PMI走势截然相反?

其实这也正常,官方的PMI抽样调查企业有几千家,大多是体量规模巨大的央国企,范围也广,覆盖全国。

财新PMI抽样范围只有几百家,规模小,大多是东南沿海的制造业民企,数据起伏肯定更大。

所以,咱们从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这三个方面展开。

这次最亮眼的指标是制造业里的生产指数,环比上升到了51.5%。

原因很简单:天气。

七八月份的高温有多恐怖?

大江南北,遍地的红色高温预警和限电保供,制造业呢,往往是每个地方的高耗能大户,电解铝、氧化铝、钢铁、水泥更是限产重点行业。

尤其是川渝地区,上市公司里,像京东方的LCD生产线,泸天化、四川美丰的尿素生产线,都发公告停产限产,整个四川的11家电炉钢厂几乎都停产了。

9月天气转凉,开工率自然上去了,像华东、山东的沥青开工率都明显上升,还有汽车起重机、挖掘机、泵车、摊铺机,这些设备的开工率都出现了明显增长。

还有上面说的汽车,十一长假,有的厂商展车都卖完了,提车最早也要到春节,你说消费不好吧,有的人宁可忍受漫长等待,排队去提几十万的车眼都不眨。

总之,因为天气凉爽、中秋+国庆双节的影响,还有金九的传统工厂开工旺季,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现在赶紧趁着九月十月干活,制造业PMI自然也不差。

下面说建筑业。

在基建为王的2022年,纵然有茫茫多的学子对土木工程避之唯恐不及,但这个行业还在延续着它神奇的生命力。

9月的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到了60.2%,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PMI61.0,已经是连续第4个月扩张了。

建筑业分两块,一块是房建,一块是基建,现在都在赶工。

房建很好理解,有的地方为了整治烂尾楼,都开始抓人查税了。

前几天一家非标违约的示范房企,内部信里也说,在这个最艰难的时刻,将会倾斜所有的资源去“保交楼”。

为了责任也好,害怕问责也罢,保交楼这阵势,哪个开发商都害怕。

基建超预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前段时间跟大家聊过,铁公基的额度又充值了不少,增加3000亿的政策性贷款,5000多亿的专项债,还要求10月底之前必须发行完毕。

基建通的数据,8月份全国开工公路、地铁、水利、城市开发、产业园重大项目有28个,总投资3800多亿。

央企的订单几乎拿到手软,上半年五大建筑央企: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新签基建类合同金额达到了3.9万亿,同比增长26.4%,三年平均增速达到了23.2%,远远高于基建的投资增速。

可有一点,虽然建筑业不缺活也不缺钱,但有个指标挺有意思:

从用工上看,建筑从业人员指数是48.3,连续6个月处于临界线以下,招工难的形势还是很严峻。

土木老哥的春天,并没有随着遍地塔吊、挖掘机的轰隆声而到来。

最后说说服务业,还是一如既往,毫无期待,令人扼腕的低迷。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降到了48.9%,零售、航空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全部低于45%。

居民的生活半径,还在下降。

其实衡量服务业是不是景气,看交通数据就够了。

广发宏观的数据,9月前18天,全国十大城市地铁客运量日均是3537万人,比7-8月数据4000万人次明显降低了。

截至9月29日,全国执行航班数量日均值是5981架次,环比8月降幅高达41.9%。

我实在太怀念,曾经各大景区拥挤不堪,高速公路连绵堵车,高铁挤上来一堆人补票的黄金周了。

还有一个没说。

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2022年中制造业基本盘,保住千万人饭碗的出口外贸,有点顶不住了。

9月新出口订单指数是47%,开始明显下降了。

这不单单是我们的问题,美联储暴力加息不知何时才是尽头,欧洲的能源已经不是问题而是危机了,全世界似乎都坠入了需求衰退的旋涡。

李奇霖的报告里说,同样是出口导向的经济,韩国9月前20天出口金额增速,从3.8%暴跌到了-8.7%。

国内港口的数据,9月上旬,八大枢纽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速自8月底-2.2%,降到了-14.6%。

我们再来看一遍这份经济体检指标。

经济在复苏吗?

当然在复苏,否则我们不会看到那么多的工地工厂开足马力生产。

只是在茫茫多地365行,我们看到有的行业如日中天,有的行业江河日下。

可我们的生活中,本来就应该被各行各业,各色人等,三教九流来填充。

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一个企业的投资就是另一个企业的收入。

我最近在看百年孤独,小镇马孔多兴盛的起点,是从乌尔苏拉失踪5个月后,带领大沼泽另一边的人群回家开始的。

小说里讲道:

这群人,说的是同样的语言,抱怨的是同样的痛苦。

他们的骡子驮着食品,牛车满载着家具、家居用品,都纯粹是些普通的人间物事,毫无噱头地出售;他们贩卖的乃是日常现实。

每月都能收到邮件,见惯了各样改善生活的机器。

马孔多昔日僻静的小村落,很快变成繁华的城镇,有了手工作坊和店铺,还开通了一条永久商道。

第一批穿尖头靴戴耳环的阿拉伯人就沿商道而来,用玻璃珠链交换金刚鹦鹉。

分配土地,铺设地基,修造围栏,规划街道。

人流交织,物资通达,五行八作是繁荣的起点。

马孔多是虚构的城镇,而我们的经济系统,却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房地产、教培、互联网的路子,前几年走歪了,可它们确实提供了庞大的就业,亿万人的生计。

从小树苗到参天大树,勤加修剪和靠天收成的结果,当然也不同。

资本扩张与算法侵蚀,教育内卷、高房价、高负债带来的反噬,这个课上得太沉重了。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矫正,而不是直接把树连根拔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开工率   经济   基建   建筑业   土木   车市   服务业   制造业   火爆   冰冷   春天   指标   指数   数据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