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向绝壁 要天路

带领乡亲们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通向外界道路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

贫困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21年2月25日

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四周千米绝壁合围,下庄村被人称作“天坑村”。近400名下庄村民中,近半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

1997年,毛相林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提出要修一条出山路。

“咱不能一直当穷汉!”在村民大会上他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会上,毛相林带头签下了一份“生死状”,誓言“路不通,不罢休”。

修路远比想象的难。四周岩壁陡峭,很难找到落脚之地,胆子大的腰系长绳站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边钻炮眼,先炸出一小块立足之地,再用锄头、钢钎和大锤,一块一块把石头凿下来。

下面是万丈悬崖,上面还在落石渣。毛相林第一个上前,把险排掉,腰上系着一根绳子,村民们就跟着他下去了。

这一修,就是7年,其间有6位村民先后为修路献出生命。

在村民黄会元的葬礼上,毛相林声音颤抖着问大家:“如果再修下去,可能还要死人。今天大家表个态,这路到底修还是不修?”

“修!”大声回应的人,正是黄会元的父亲黄益坤。在场所有人举起了手。

2004年,一条8公里长、2米宽的机耕道,终于在绝壁上修通了!路通车的那天,毛相林找来一辆车,把路从头到尾地走了一遍。全村人都跟着车子后面走了一遍。走到终点的时候,毛相林哭了,全村人都哭了。

后来,当地政府先后对下庄村的道路进行加宽、硬化加固,并加装护栏。从下庄村到县城的时间,由过去的两天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左右。

毛相林明白,要想脱贫致富,光靠路还不够,得搞出像样的产业来。他请来农业专家,最后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脱贫产业。2015年,下庄村整村脱贫;2020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3万元。

2021年2月25日,北京,毛相林走进人民大会堂。他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绝壁   巫山县   人民大会堂   炮眼   党中央   秦巴山区   钢钎   穷汉   机耕   下辈   长绳   重庆市   乡下   村民   道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