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本家荣毅仁:89岁在京逝世,留下4个子女,今独子身价百亿

“中国能称得上财团的,就只有荣家一家”,这是毛主席对荣毅仁一家的评价,这不仅是一种赞誉,同时也是对荣家实力和地位的证明。

从事经商,不仅要有头脑,人品也要在线,在面对国家危亡,许多人为保全生命不断转移之时,荣毅仁却始终坚守,与国家共存亡,同进退,赢得国家的尊重和人民的爱戴。

所以在许多企业分崩离析之时,荣家企业依然屹立,而荣毅仁也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

从祖父开始经商,22岁接手公司产业

1916年,荣毅仁出生在江苏无锡,在他出生之时,荣家已是商业大家,而荣家的发家史还要从荣毅仁爷爷那一辈说起。

荣毅仁爷爷荣熙泰出生在江苏家庭,小时候无意跑上了从苏州前往上海的货船,之后荣熙泰便有了想留在上海发展的想法。

因担心他年纪小,荣泰熙父亲为他谋了一个简单的差事,在码头看守货物,也就是这一决定,救了荣熙泰的命。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时,荣家一家不幸遇难,只剩下在上海的荣熙泰逃过一劫,后来,荣熙泰被人提拔,负责对来往的船只进行收税。

在此当中,荣熙泰看到经济对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在1896年,荣熙泰与朋友一起合资开办了一家钱庄。

但还没等荣熙泰大展身手,他就患上了重病,后来治疗无效,离开人世,年仅48岁。

荣熙泰留下两个儿子,荣宗敬,荣德生,大学毕业后,他们拿着荣熙泰为他们留下的资金开设了面粉厂。

不久之后又开设了一家纺织厂,当时正值上海棉纱价格暴涨,三年时间,利润增长十多倍,荣家生意极速扩张,积累了不少的财富。

荣宗敬曾感叹道:“当今中国人,有一半是吃我的,穿我的”。由此兄弟俩才有“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称号,足以说明荣家在当时中国的影响。

荣毅仁出生时家大业大,正值荣家产业鼎盛时期,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公子,享受着最优渥的生活,最好的教育。

尽管家境优越,但荣毅仁却从未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在荣毅仁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把他丢进工厂进行学习,让他从基层做起,与工人同吃同住,不搞区别对待。

但他从不喊哭喊累,反而更加懂得工人的辛苦,也就是这样的教育环境,塑造了荣毅仁的一生。

1937年,荣毅仁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当时正值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百姓民不聊生,许多企业相继倒闭,分崩离析。

企业家们纷纷逃往国外,荣家的生意也受到影响,一落千丈。

日本入侵中国以后,便抢占学校,纺织厂,面厂等厂房,从中国人的衣食再到教育,一步步加大对中国的渗透,而拥有诸多产业的荣家,也成为了日本人的目标。

为了避免惹祸上身,荣宗敬选择携全家逃往香港避难,而荣德生却选择留在上海,看守家业,和日本人抗争,但不幸的是,哥哥荣宗敬刚到香港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

荣宗敬的离世对荣家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荣家没了主心骨,整个家族企业摇摇欲坠,危机四伏。

于是年仅22岁的荣毅仁撑起了这个重担,开始正式接手家族产业,辅助父亲一起经营。

成“红色资本家”,将家族事业无偿献给国家

日本商人企图霸占荣家的纺织厂,派人去和荣德生进行谈判,荣德生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我们的主意不会改变,绝不会出卖工厂和人格”。

褚民谊见荣德生不为所动,便恶狠狠威胁道:“日本人看上你们的工厂是你们的荣幸,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荣德生却坚决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面对恶势力绝不屈服。

后来荣家好不容易挺过了侵略战争,得以喘息一段时日,中国又开始了内战,百姓再次陷入到战火当中,而荣家产业也再次成为别人想要霸占的目标。

国民党想壮大实力,大力发展工业和军事工业,但当时的国民党没有资金支撑,于是他们就把手伸向民间企业,不断搜刮民脂民膏,而荣家这块大肥肉他们早已垂涎三尺。

为了得到荣家的财富,国民政府想尽了办法,最后不惜给荣家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他们指控荣家卖劣质面粉给国民政府军队,导致军队上吐下泻,直至东北失守。

国民政府以这个罪名将他们拘留,并且说要将他们带上法庭,进行公诉,好在解放军及时解放了上海,荣家和国民政府的官司才就此作罢,荣家逃过一劫。

虽然解放战争胜利,但许多商人都害怕再遇到会搜刮百姓的政府,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所剩无几,政府公信力大大下降,于是都带着财产去了国外。

国民党靠不住,那解放军能不能靠得住也没有定论,正当荣毅仁不知该作何打算时,他见到了让他十分震撼的一幕。

解放军入驻上海以后,士兵们都没有睡觉的地方,可是他们宁愿睡在大街上,就地而息,也不愿去打扰百姓,不抢占百姓的一间房屋,也不抢夺百姓的一针一线。

经历了侵略战争和内战,荣毅仁从未见过一个如此为百姓为先,为群众着想的军队,有组织,有纪律,和以往他们所见过的部队大为不同。

中国有这样的政府带领,有这样的军队守护,以后百姓定会安居乐业,过上和平的日子。

从那个时候起,荣毅仁就打算追随共产党,他与父亲商讨后,荣德生同意了他的做法,“生平未尝为非作恶,焉用逃往国外。”

不迁厂,不转移资金,不离开中国,还把留在香港的家人都接到了上海,荣毅仁坚定地留在祖国这片土地上,跟随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共进退。

在这样的目标之下,荣家的工厂也开始复工复产。

之后荣毅仁便用实际行动展现他对共产党的忠诚,在抗美援朝爆发之时,荣毅仁毫不犹豫捐献了七架飞机和大量物资运往前线。

在日常生活中,荣毅仁也会积极主动地宣传毛主席思想,用实际行动去拥护党和国家。

他的所作所为,毛主席也有所听闻,在中南海接见部分政协委员时,荣毅仁也受邀其中,在这场会议上,荣毅仁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总理,他们的座位挨在一起。

由于有事耽搁,总理来得稍晚一些,他走到座位边看到年仅34岁的荣毅仁时,还特意和他握了握手,并说了一句:“喔,少壮派。”后来,“少壮派”成了荣毅仁红极一时的名号。

之后荣毅仁坚持拥护社会主义,推动国家建设,在国家发行胜利折实公债时,他主动认购650万份。

1954年,上海进行工商业改造,荣毅仁首当其冲,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将荣氏企业的经营账目交到政府手中,并且率先提出将自己的产业实施公私合营,为社会主义改造起了带头作用。

1957年,毛泽东主席前来实地考察荣家纺织厂,荣毅仁全程陪同,考察结束后,主席核定他为“完全守法户”,语气中满满的都是赞赏。

1957年,荣毅仁做出了一个让人为之一振的决定,把自己家族事业无偿贡献给国家,支持国家建设,为新中国的发展献上一份力。

荣毅仁是真真切切地将家族企业的命运与国家绑到了一起,而荣毅仁此举也被称为“红色资本家”。

荣毅仁的这一做法感化了当地很多企业家,副总理陈毅力荐他为上海副市长,让他继续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助力国家建设,最终荣毅仁不负众望,成功当选。

1959年,荣毅仁收到了前往北京工作的邀请函,担任纺织部的副部长,到了北京之后,饮食各方面都不太习惯。

后来周恩来总理提出:“你可以在北京工作半年,在上海工作半年。”

但是荣毅仁还是说:“没什么不习惯的,来了北京就在北京工作,慢慢适应北京的生活。”不愿给别人带来更多的麻烦。

此后荣毅仁在北京建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涉及银行、贸易、法律、会计等各个领域,深入国际经济合作,很快跻身于世界500强,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同时也为改革开放积累了很多国际经验。

1985年七月,荣毅仁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荣毅仁被选举为中国国家副主席,从红色资本家变成了红色人民代表,更切实的表达群众心声。

育有五个子女,今独子身价上百亿

2005年十月二十六日,荣毅仁因为生重病在北京离世,享年89岁,全国人民为之哀痛。

荣毅仁离世之后,妻子杨鉴清不愿触景伤情,于是她便离开了北京,前往香港定居,九年之后,杨鉴清在香港离世,生前她留下遗嘱,希望能和荣毅仁合葬。

荣毅仁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积极投身于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他从商界跨入政界,“任”字他从未忘记,为国为民的荣毅仁同时也是这样教育自己子女的。

荣毅仁和妻子杨鉴清对孩子一视同仁,从来不会有重男轻女的区别对待,同时在教育上他们也从不含糊。

他们的大女儿荣智和经历过战乱年代,再加上父亲从小教育不要想着靠着家族无所作为,所以荣智和自幼懂事,刻苦学习,曾担任上海沪港幼稚园董事长,如今定居在上海生活。

荣毅仁的二女儿荣智平从小就以大姐荣智和为榜样,努力前行,脚踏实地,不管是各方面都非常低调,从不拿自己的身世家族做文章。

无论是读书时还是工作后,都很少在大众跟前露面,按照自己的方式过着自己的生活,如今也定居在上海,时不时还会去姐姐家做客。

三女儿就没有像前面两位姐姐命好了,她是一个很乖巧,很聪明的好孩子。但在她十几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得了脑炎。

因当时没有及时治疗,最终患上了痴呆症,身边需要有人一直照顾,生活不能自理,没过几年,她又被确诊肺癌,不幸离开了人世。

女儿的离去,全家人都感到很痛苦,这也让荣毅仁更加疼爱他的子女。随着四女儿荣智婉地出生,荣毅仁对她更是疼爱有加,不想再对子女有所亏欠。

荣智婉长大后与国内企业家马有恒结婚成家,之后便定居澳门,家庭美满幸福。

最后是荣毅仁唯一的的儿子荣智健,作为家里唯一一个男孩,荣毅仁对他的期望很高,也希望他将来有所作为。

虽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荣智健却并非是纨绔不堪的公子哥,从小他成绩就十分优异,大学考上了天津大学,学习电力工程专业。

同时他还非常喜爱体育、赛马和跑车,还曾参加过全国比赛,拿到不少奖项。

荣智健大学毕业之后,先是前往长白山水电站进行实习,后来又到四川凉山一家工厂进入基层工作,而荣智健在基层得到了很好的教化。

1978年,荣智健回到香港生活,之后找到了真爱,生下三个孩子。

成为父亲之后,荣智健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也逐渐沉淀下来,让自己不仅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个合格的荣家接班人。

在工作上,荣毅仁并未给他提供什么便利,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单打独斗,离开基层后,荣智健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他很聪明,也有经商头脑,他进入到中信香港之后,便开始了一连串的收购,1987年,荣智健创立了中信泰富,之后一跃成为内地首富。

公司越做越大,成为香港有名的大型集团,此后荣智健不断扩大公司业务,继续投资电力、电讯以及贸易等领域。

但不是每次都是那么幸运的,有投资就有风险,2009年,因为他投资占比较大,以至于投资失败。

压力过大的他,主动提出了离开中信泰富,之后中信泰富又由他的孩子管理,2020年,荣智健的身价达到了110亿人民币。

荣家传奇由荣熙泰开启,由荣毅仁推向顶峰,正是他的正确选择,才让荣家企业一直屹立不倒,随着国家发展大步向前。

荣家薪火相传,延续至今,靠的是荣家几代不变的精神和传承,历经坎坷,初心不变,这是荣毅仁最难能可贵的财富,一生灿烂,一生光辉,荣毅仁当之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资本家   中信   国民政府   独子   香港   北京   上海   中国   身价   子女   父亲   红色   百姓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