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名校父母”旗号贩卖焦虑?教育部:露头就打

记者丨李宇欣

这些育儿话术,有没有打动过你?

“清X妈妈独家揭秘——小学语文阅读题满分的秘密”

“清X妈妈分享帮孩子成为真学霸的底层逻辑”

“七天激发孩子的自驱力,清X妈妈亲测有效”

……

从“海淀妈妈”到美国藤校爸爸,“名校父母”传输育儿经,其实还算是较早一批跑通商业模式的“育儿项目”。事实也证明了这套模式的经久不衰,从早期的出书,到现在转战公号和直播平台,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注意到,“名校父母育儿经”的市场,依然广泛存在。

甚至,还衍生出了各种“清北父母”语录、家训等,以各种形式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流传。

但问题是,当育儿的焦虑被点燃,这些所谓的育儿经、语录、家训,又是否真的可以复制到每个孩子身上呢?

日前,有政协委员注意到这一现象并提案——“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

对此,教育部日前也给出了明确回复:开展常态化巡查监管,指导各地清理打着“名校父母”旗号制造教育焦虑的行为,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

现状:

出书卖课卖书籍

“名校父母”育儿市场经久不衰

优秀学子谈经验,学霸父母聊家教,杰出校友和学弟学妹分享求学故事……长期以来,这样的活动在很多学校都有开展,甚至成为不少学校的优良传统。

的确,优秀学生的现身说法,不只是能给更年轻的孩子们带来学习经验,甚至也能为他们树立学习的好榜样。

但是,这样的好传统,却在一些人手上被“念歪了经”。

近年来,各路“清X爸爸”“北X妈妈”等轮番登场,以文字、视频、语录、实体书等各种形式分享所谓的育儿方法。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只是公益性的分享,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从目前市面上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 第一,部分所谓“名校父母”的身份存疑;

◆ 第二,分享经验是假,渲染焦虑、推销产品才是真。

10月10日,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检索发现,网络平台上的“名校父母”依然火热,有卖书卖课程的,甚至还出了书。

例如,在小某书平台,不少账号直接以名校为前缀,注册为“XX父母”,或者在文案醒目位置出现“XX父母”。而这些名校父母里,又以“清X妈妈”较为高频。

某网络平台截图

记者随后以“清X妈妈”为关键词在小某书检索,搜索结果有上百条,主题包括“清X妈妈独家揭秘——小学语文阅读题满分的秘密”“清X妈妈分享帮孩子成为真学霸的底层逻辑”“七天激发孩子的自驱力,清X妈妈亲测有效”……很多话题的点赞均已上万。

某网络平台截图

再点开一个直接以“清X妈妈”为昵称的账号,显示粉丝超过4万,获赞与收藏超过11万。而在笔记主页,不少话题关于孩子学好小学奥数、语文阅读。笔记里还直接告诉家长假期查漏补缺、弯道超车,甚至直接说“其实你的孩子是隐形学霸”,内文详情却是卖智能教辅。此外,笔记中还夹杂某品牌学习机的使用体验、学期必备教辅书等内容。

某网络平台截图

在某宝、某东等购物平台,不少热销书籍也与名校父母相关。

光听这些书名,家长或许都会心痒痒——《培养女儿上北大 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没上补习班的孩子,是怎么考上名校的》《哈佛并不遥远-子女上名校父母谈经验》等,这些书籍售价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某网络平台截图

记者还注意到,甚至连“清X妈妈”等相关语录、家规、家训,也在某宝售卖,一张背胶自贴的海报,售价9元左右。语录内容包括“妈妈你为什么逼我学习”,回复则是未来点餐时能不看价格、能随意打车回家、能住自己喜欢的酒店以及能毫不犹豫给父母花钱。

某网络平台截图

同时,记者发现,在微信公众号,虽然仍有“名校父母”们的身影,部分账号甚至认证了教育自媒体,但目前账号都较少出现学科类学习等经验分享,不少账号甚至已陆续停止更新。

教育部:

开展清理整治违规行为专项行动

清理以“名校父母”制造教育焦虑的行为

记者也跟多位教育圈内人士聊了聊,有一线教师告诉记者,自己很早就注意到了这样的现象,也曾提醒过班里的家长注意识别。

在这位教师看来,这些所谓的“名校父母”育儿经,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部分身份来历存疑,“是不是真的名校出身,不知道”;第二,渲染制造焦虑,然后借机做商业推广。

这样的乱象,也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并提案,建议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

日前,教育部对提案回复称,将开展常态化巡查监管,指导各地清理打着“名校父母”旗号制造教育焦虑的行为,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

教育部官网截图

但要注意,并非所有“名校父母”的行为都被整治。从教育部公布的审查监管内容看,只要不违反两方面的内容,问题就不大。

一方面,从教育部开展“清朗”行动的要求看,线上培训和网站平台同步纳入了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一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双减”政策,就可能受到重处。可以这么理解,“名校父母”即便不是机构,但也不能走上机构的老路——贩卖学科类教育焦虑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开展教育培训类广告清理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等名义或形象作推荐、证明,假扮“名师”误导青少年以及含有“软色情”内容的教育培训类广告。这里提醒打着“名校父母”带货的自媒体们,不能虚构自己的“名校父母”身份,更不能传播不良信息。

学霸育儿模式是否可复制?

生搬硬套养不出真学霸

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孟母三迁、画荻教子等故事,古往今来不知道影响了多少家长。

当下,家长们吸取“名校父母”的育儿经验与之类似。但要注意,在真假难辨的互联网内容江湖,就算真是“名校父母”,也不一定就是育儿专家、教育权威。更何况,很多“人设”渲染教育焦虑、编造虚假信息,只是看中家长的钱包,终极目的是卖货卖课卖流量

再扯回教育这个话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是一句空谈,子女教育从来没有捷径可走。但一些家长对所谓“名校父母”的网红博主寄望过多,妄想买几本书、买几节课就能悟道开窍,让孩子考上名校,未免太异想天开。

对于网上形形色色的育儿知识,家长们不妨先辨别再适当参考,大可不必太较真。要知道,教育和创业一样,并非“谁成功谁就有理”,如果不顾及孩子的个性爱好盲目照搬照抄,可能只会落得邯郸学步的结果。而创业或许可以东山再起,孩子的成长却不能从头再来。

所以,“名校父母”身上最值得家长们学习的,或许恰恰是大家忽略的陪伴与耐心,无论是制定学习安排还是阅读计划等,不少“名校父母”都做到了把精力放到陪伴孩子上,并找到适宜孩子的学习方法,最终帮助孩子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教育部   名校   焦虑   父母   家训   露头   旗号   截图   语录   账号   家长   记者   妈妈   经验   孩子   平台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