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在哈工大招聘“遇冷”,被批无诚意,网友:6千谁和你活泥玩

文/米糖

公职岗位成大学生的主流选择,中铁作为国企为何屡屡遇冷?

“研究生多如狗,大学生遍地走”,大学生不再吃香,毕业生人数突破900万,其中有一半人找不到好的工作。

疫情还未结束,即使找到了工作也随时会有失业的风险,大学生意识到有一份稳定工作的重要性。

公务员、事业编、国企拥有编制保护,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就不会有失业风险,是最铁的稳定工作。

因此在大学生中也刮起了一股考公热,但相对公务员和事业编来说,部分国企却屡屡遇冷,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中铁在哈工大招聘遇冷

中铁某局的酥工,讲述自己在哈尔大招聘的经历,他表示:

“正值假期,学生们都比较空闲,宣讲台下坐满了人,正当我享受当老师的快感时,说到6000元工资,下面的学生走了一半,慷慨激昂地把PPT讲完后,下面的学生都走完了,给领导气够呛。”

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后,网友给酥工出招:“6000元你去985名校哈工大招聘,那不就是自取其辱嘛,谁愿意跟你活泥巴玩啊,不妨去隔壁哈工程试试。”

这个HR还真去哈工程招聘了,结果同上,讲到工资的时候,下面人走一半,最终一个人也没招到。

在名校一无所获,也不好向领导交代,该HR也没有放弃,表示还要去黑工程和哈理工试一试。

国企难道真的不吃香吗?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我国老牌985大学,在航空、航天、航海方面拥有绝对的实力,为我国输入很多科研人才,是大国工匠名单上的常客。

为这样的名校生开出6000元的薪资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哈工大隔壁的哈尔滨工程大学,虽然不是985,但也是211、双一流高校,也算得上是名校,校内的土木工程、测绘等专业虽然与中铁专业对口,但6000元确实也不高。

中铁用6000元薪资去这两所高校招聘,被网友批毫无诚意也情有可原。

不过薪资待遇是一方面,大学生不愿意去中铁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基建类岗位工作地点不固定,中铁大部分工作都是高铁、大型工程建设,哪有项目就去哪,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现在的大学生都追求安稳,这种流浪型工作不受当代大学生欢迎。

二是要从基层工作开始,无论你是985毕业生,还是211毕业生,进入中铁都要从基层开始干起,毕竟理论和实际有很大的区别,你想上岗就坐办公室是不现实的。

所以网友说的“活泥巴”并非瞎说,确实是中铁大部分员工的工作。

这一代大学生从小没有经历过风吹日晒雨淋,自然不喜欢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

中铁作为高质量国企,本身招聘学历要求还很高,211、985名校生优秀,所以才会出现屡屡遇冷的情况。

此前中铁在网上发出校招待遇,承诺入职一年到手10-12万,3年15-18万,五年25万起,六险二金,还有证书、电脑、通讯、技能、餐补、高原等各种补贴。

如此丰厚的福利待遇,报名的人都寥寥无几,更何况是“6000元”薪资了。

当代大学生要肯吃苦!

“国企中铁招聘遇冷”“机械1.4万招不到人”这都是今年出现的招聘情况。

900万大学生中有400万找不到工作,但是两个高薪工作却无人问津,让人唏嘘不已。

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当代大学生吃不了苦”,大家都想坐办公室当白领,过着早八晚五、喝下午茶的生活。

但生活本就是苦的,在年轻的时候不吃生活的苦,今后的十几二十年就要吃人生的苦。

基建和机械类工作,确实刚上岗比较辛苦,需要下基层工作,说白了都是体力工作,但是在基层历练1-2年,因为有学历支撑,很容易进入办公室成为工程师。

所以这只是一个过程,熬过去就有不错的未来。

机械、土木、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千万不要好高骛远,要肯吃苦,毕业后先进入大企业基层历练,今后的工作不会太差。

因为招不到人,这两个领域出现大量的人才缺口,所以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的高考生,完全可以报考这两个方向,今后不愁找不到工作。

不吃读书苦就要吃生活苦,年轻不吃苦,今后人生都是苦的。

话题讨论:

你对于中铁6000元在哈工大招不到人怎么看?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哈工大   网友   基建   泥巴   薪资   国企   名校   基层   毕业生   当代大学生   确实   办公室   情况   大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