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太湖七都

记忆中的江南,是水墨画上勾勒出的黑白,是宛转悠扬的评弹小曲,是一壶温热缠绵的黄酒,是一朵向阳而生的小花,是依水而建的村舍小楼,是穿梭河道的古朴渔船……受乡村好主播田家四姐妹邀约,来到位于太湖南岸的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赴一场金秋之约。

对七都的喜欢,是一见钟情;再见就会有很多故事和情感,彷佛我成了这边的主人,忍不住担任向导,给朋友介绍七都镇江村的求知弄、富民弄和自觉弄,还有独具特色的江村美食街;介绍“从乡土中来,到乡土中去”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和他的缘分,以及“阅尽诗书、读史论道”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在七都的往昔。

第一次去七都,下高铁就直奔开弦弓村费孝通纪念馆。这里全方位地诠释了费老光辉一生的学术成果、人格魅力、世界影响和卓越贡献。早知《江村经济》这本书,费老先后26次探访开弦弓村,将所见所闻编纂成这本社会学巨作,见证了“江村”由普普通通的江南水乡成长为“华夏社科实验室”,一个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宜居之地。

参观纪念馆也如读费老的书,你能读到中国乡村风貌的改变、风俗的变迁、产业的升级换代,还能看到开弦弓村因开办桑丝厂后女性的解放与地位的提高,感受到女性力量不可抵挡的崛起之势,体会到新时代的那种开放包容。

费老在书中所写的“江村”只是长江流域村子的一个缩影,而开弦弓村已然成长为江村的代表。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江村”是开弦弓村的“艺名”。这个坐落在太湖南岸的小村落,依偎在一条东西走向、形似弯弓的小河旁,张开弓弦,击中费老的心,也击中了我的心。让我期待可以像费老一样无数次来到这边。

村村播“923丰收秀”,我们选择了在七都“两山之路”。带着各种情怀,近百名嘉宾应邀而来,尤其是众多为乡村振兴做出特别贡献的乡村好主播代表、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优秀女企业家共同相聚。在高的蓝天下,闻着浓浓的稻田花香,沐浴着阳光的温暖,在音乐与喝彩声中,在布满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丰收大道上,走出我们新时代的丰收范!感觉泥土和空气都在和你对话私语,感谢每一位前来赴约的嘉宾!

“这是我目前见到最美的乡村。”邀约的嘉宾朋友李昆忍不住发自内心赞美,这位90后的企业家新秀代表所言极是。沉醉于江南水乡的风景中。伴着微风,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驻足留影、拍照分享。

漫步在村里的小道上,用心感受原生态的乡村生活独有的魅力,也渐渐体会费老以及众多历史名家对这方土地的热爱。唐朝诗人陆龟蒙在《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崦里》中用“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两句诗描写了开弦弓村一带的村民劳作的鲜活场景——每家每户种桑养蚕,湖中塘里开网捕鱼,好一幅闲适淡雅的悠然景象。

走进“足迹民宿”,满院子鲜花,诗意昂然,主人周小芳兴致勃勃介绍贴在墙上的老照片。她拿出费老喜欢的熏豆茶邀请我们坐下来闲聊,聆听江村和费老之间的渊源。“1957年,费老第二次调研江村,在这里曾经的老房子,住过20多天。第11访,也就是在1986年的时候,来到我们现在所在的院子,我们和当时的老房东一起陪同费老共进午餐。以前住的小破楼是个古建筑,屋舍拆掉了,新盖了三层砖瓦楼房,费老就说想来家里看一看。”

开先弓村“农民教授“姚富坤,2022年有了新称号:“乡村好主播”。已经70岁的姚富坤,接待了费老24次。“早在费老初访和重访开弦弓村之时,他对乡亲们生活的状况忧心忡忡。但第三次探访就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的大潮,费老预见了开弦弓村发展的端倪。他很关心开弦弓村的经济及农民生活情况,每次来,他都很欣慰地看到农民的餐桌上有鱼有肉,吃得好穿得暖,就算他调研探访再忙,每天都是笑呵呵的。”姚富坤说起费老“志在富民”的理念正在践行中,他时刻能感受到开弦弓村一点一滴的变化,道路干干净净,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外面绿树成荫,处处是风景。

在这里品尝定胜糕和麦芽塌饼,喝一杯江村特供的胡萝卜汁,很叫人难忘。江村文化礼堂旧址建于1969年,是独具江村气质的网红打卡点。这里曾经是一座仓库,走进礼堂是另一番天地。木架结构的大厅,地面上铺着青砖,阶梯状的座位又增添了几分现代潮流感,还是一座休闲图书馆。节假日偶尔还能看到昆曲木偶戏。用大家的话说“江村文化礼堂有‘颜’有‘味’有‘内涵’,像整个开弦弓村一样,原生态的生活和新业态的发展恰到好处地平衡!”

在七都,大家还喜欢去南公堤,沿太湖大堤漫步,看清清的湖水,高低不齐的洲渚,如同幻境。波光粼粼的湖面,一望无际,落日斜晖中的太湖,随光影交织辉映。人随景动,景随人移。堤上满栽杉木,绿荫参天,太湖是长三角流域重要的水利中枢和水源地,更是苏州的“母亲湖”。2013年,为缅怀南怀瑾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所作的贡献,七都镇将6807米的太湖防护堤命名为“南公堤”。

太阳打破了天空的色盘,绝美的夕阳下,偶尔,一只水鸟,迈着优雅的步子,搜寻着水中的食物。遠山、近水、草地、夕阳,构成了这个秋天最美妙的一幅静物图。

费老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要懂得欣赏自己的美,也要学会包容周边的美,糅合不同的美而达到一种平衡和循环。正如美美的时代振兴了美美七都,哺育了美美的江村,给村民带来了美美的生活,成为美美的时代里和谐安居、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

七都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七都地域为吴越界首,吴越五次水上大战均与七都有关,至今在丰民村还有一个名为“吴越战”的自然村。站在波光潋滟的湖畔,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这边的缘分和风景,很有跨越时空的交汇感。

在七都每一寸时光,都值得用心去珍藏。太湖七都之美,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守护,去用心深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太湖   蚕箔   缩影   礼堂   嘉宾   乡村   用心   贡献   农民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