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德三兄弟这次彻底闹崩了,一个不寻常的变化正在发生

欧盟对华布下的这盘棋局,难道后院现已起火?

克里米亚大桥的一声巨响,俄乌冲突再次成为了世界舆论焦点。

世界各国危机四伏。世界首脑百态应对。愤怒不已的寿星普京,默默穿起高领毛衣的马克龙,无奈被动承受一切的默克尔,暗自偷笑地拜登。。。。。。

随着全球降温来袭,国际局势变化,世界各国正在面临一个信任与背叛,进攻与试探交织的复杂国际关系网络。欧盟这一举动说明后院已然起火。

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复苏,全球各国举步维艰,对外投资更是谨慎至极。然前八个月,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 (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根据投资线索可知欧盟在华投资在汽车制造行业中,首发发起的是德国大众、奔驰和宝马,法国雪铁龙,瑞典沃尔沃。如德国博世公司和西门子,法国施耐德在电气行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瑞典 SKF等说明在机械制造方面已进行了全面投资。欧盟与中国在经贸、投资、产能、人文、安全以及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双方均有了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意向。

在如此紧张的国际局势下,欧盟对华投资持续增长说明了什么?欧盟经济已然复苏?其中又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熙熙攘攘,利来利往,资本趋利的本性始终未变。让我们来换个思维来分析欧盟内部投资环境,假设欧盟不进行或减少对华投资,欧盟国家内部环境能否完成欧盟投资增长布局预期呢?通过美、法、德三兄弟内部矛盾激化和内部投资环境剖析欧盟对华投资背后,揭开重重迷雾,助力巩固站立国际视野制高点。

中美经济脱钩加剧背景下各国媒体峰峰猜测,欧洲对华投资未来发展似乎应该呈现出下降趋势,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随着俄乌冲突一声枪响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战争蝴蝶效应殃其众国。能源危机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大动脉。本次冲突对于全球气候和能源转型方面的合作是一次重大打击。随着欧盟与美国的矛盾催化,结果反噬,欧盟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俄乌冲突使原来「脱碳」最为激进的欧盟更是踩了个急刹车,欧盟国家很多煤电厂被迫重启或者延迟关闭。

众所周知,欧盟原来主要用来自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现在转向液化天然气,这就会把液化天然气市场的价格进一步抬高。这样一来,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问题上南北分歧,加大了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和能源危机爆发。迫使欧盟国家企业不得不从国内投资向国外投资进行转移。一体化使区域内成员国之间形成新的区位优势结构,则会产生区域内的投资向国外转移。欧盟开始眉头紧锁,当前欧盟所面临的局势已不容其在对外投资择向出现半点差池,必须要谨小甚微。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目前的国际经济局势发展,欧盟显然已经无法独自面对了, 美国这个响彻全球的欧盟盟友,是否可以解其燃煤之急呢?大哥美国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第一,美国

美国作为车轮上的国家,能源危机爆发,抢占与维稳能源危机对于拜登来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7月,拜登放下姿态亲自到访沙特,相视一笑泯恩仇,诱劝沙特带头增产。这波热情来得太过于猛烈,怎料沙特居然没接茬,在最近的欧佩克+会议上,不仅没增,反而每天大幅减产200万桶,国际油价应声上涨。关于油价又跌了几美分拜登自信宣扬,但现在一切政绩付笑谈中。沙特将友好合作的目光投向了中国投资贸易市场。中国后疫情时代经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在疫情的催化下中国线上运营网络体系向世界展示了庞大的中国经济市场,而它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吸引着世界投资预的眼球。

朱拜尔在采访中强调道:“中国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他们都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市场,是沙特一个巨大的投资来源国,因此尽管美国是我国在安全和政治协调方面以及两国间的投资、贸易方面的头号合作伙伴,但我们仍认为应该和每个人接触,和每个人打交道。”这一举动用实践行动向世界介绍了对华投资的必要性与可持续发展化。而美国在国际政坛上的每一个莽撞举动,都让其他国家对其投资环境安全与否打上了一个意味生长的问号。

第二,德国

作为俄乌冲突幕后操纵嫌疑的拜登政府恼羞成怒。拜登政府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他的俩大兄弟国:正在饱受电价疯涨的德国与即将为迎来寒冷冬天法国。

近年来,德国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电费稳居高位。在俄乌冲突的加持下,国内外网友纷纷晒出德国疯涨高价电费账单。

有网友反映今年德国电费上70%,就我国为例,中国的工业用电电价约为 0.8 元 /度。以生产一顿电解铝的成本来计算,中国的电力成本为 1.12 万元,而德国电力将为10.92 万元。中国的能源供给保障和水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的电量逐渐提升。美国的这一操作对于德国更是雪上加霜。就在沙特等国宣布减产的当天,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公再也坐不住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向以“友好”国家,趁着德国天然气告急以“天价”来暗地压力追击。当天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同时兼任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的哈贝克,是这样说的:“一些国家,甚至是友好国家,有时也会开出‘天价’,这很成问题……”这个友好国家,首屈一指就是美国。德国企业国内投资环境不容乐观,尤其表现为以下两点。战时多纷争,祸不单行。

其一,9月26日,埋在深海里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剧烈爆炸声,德国政府郁闷至极。能干出这种反人类罪行的必定是恐怖组织,必然是国际纷争产物。也绝非像对方所提出的如此毫无关系。“北溪一号”结束年度维修,却发现天然气供应链无法恢复如初。必然德国政府需要挠头了。

其二,德国跨国企业已决然进行对外投资战略布局并实施,以大众集团为例德国企业跨国投资在朔尔茨没有实力,却硬是要学拜登的“双线开战”政策干预与舆论打压下,陆续增加或坚持对华投资。其中全球最大化工企业德国巨头巴斯夫在中国市场力排众议,最终决定全面推进其位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的一体化基地项目。到2030年,巴斯夫将投资高达100亿欧元建设湛江一体化基地,这是全球化工巨头在海外市场最大单笔投资。(详见表格1)

表格数据说明了在它的全球出口中的份额远低于其全球市场份额。这表明中国的化学工业已经建立了从化学制品生产到最终产品使用的相对完整的化学价值链,这与其他(尤其是欧洲)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制品出口有所不同。中国在这方面已然达到自给自足中国化工行业产值占全球36%,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化工生产国和消费国,市场潜力巨大

打铁还得自身硬,中国的先天优势发展条件有哪些?

第一,中国作为一个正在不断上升中的经济体,对欧盟投资者会具有较大吸引力。中国较强的区位优势,对外资有增强的吸引力,从而能够获得较多的外资流入,对于处于持续低迷中的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一大驱动力。

第二,21 世纪城市化进程较快,人力资源密集充沛,使得劳动成本教低,吸引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

图表:2019年我国各省市城镇化率

省份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各地方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发布《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 进城市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显示,2020 年,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 611713 亿元,而 2012 年仅有327382 亿元。报告还显示,十八大以来,GDP 万亿俱乐部不断扩容,2021年中国万亿 GDP 城市增至 24 个,有 6 个城市 GDP 突破 2 万亿。在制造业领域,跨国公司在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不具有明显的垄断优势, 因此倾向于以并购为主,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可以通过新建投资的方式,发挥其在生产和营销方面的垄断优势。而在服务业领域,目前世界跨国公司更多的会聚焦在以跨国并购的形式来进行资产重组,迅速占领东道国的市场,确立其竞争地位。因此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欧盟对华投资必然上涨,有利于促进欧盟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与再投资。

第三,我国入世协议和经济促进合作协议中规定了许多国际投资自由进行的相关条款。将逐步推进商业、外贸、金融、保险、证券、电信、旅游等投资领域的开放。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GDP 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也呈现增长趋势。此外,中国也带动了一批新兴经济体的增长。

中国如此优异的自身条件,德国企业还能无视应对?

据巴斯夫集团估计,到2030年基地建成时,全球的化学品增量甚至有三分之二来自中国。我坚信中国化工行业产值占比必将达到全球50%。如何在技术创新层面逐步呈现环保和CO2减排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发展,打造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等。我坚定的认为未来发展德国会有更多的企业将资本投资战略向中国转移。

第三,法国

德国有意见,法国更是有苦难言。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马克龙日前就说:“本着伟大友谊的精神,我们将对我们的美国和挪威朋友说:‘你们太棒了,你们为我们提供能源和天然气。但让我们支付4倍价格这个事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你们这么做),可不是友谊的真谛。”

曾经的法国也许相信并执着地认为: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作为朋友本应出手相救,两肋插刀。我们还接受了乌克兰的众多难民,损失惨重,独自承受。虽日常矛盾不断,美国撬单法国潜艇,既往不咎。本次却袖手旁观不说,还一再提高四倍“天价”嘲讽着这摇摇欲坠的兄弟情谊。然这次美国及一众的操作无疑是彻底地激怒了德法俩国,凉了欧洲的心。国际经济投资与发展关乎着国家发展的命脉,国际关系暗潮涌勇,国际局势变幻万千。但只要能够公开表达不满情绪的基本也都是到了一种无法调和的境地。这一次法德联合公开抱怨美国,大西洋两岸的裂痕,正在加深。

俄乌冲突后的种种事件也让欧盟国家更加清楚,美国信誉形象崩塌,德法所遭遇的这一切何尝不是欧盟国家的镜鉴!欧盟国家也必将寻求最为安全的国家进行转移投资。

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加剧,离间中欧关系,推动中欧经济脱钩。欧盟内部投资环境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资本对外投资无疑是欧盟在后疫情时代下首要之选,

明知之举。美、日、韩等国作为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也通过“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二个方面影响着欧盟经济发展步伐。国际投资市场风险重重。反观中国后疫情时代,疫情得到优先有效控制。中国经济陆续复苏,从英国伦敦或者加拿大到中国的机票已经涨了 5 倍以上这个动态。欧盟国家内部投资环境已然不能作为资本最佳投资。

中国单一市场的建立使欧盟境内的跨国公司得到诸多好处,使其在欧盟区域内部市场的运作减少很大交易成本,从而产生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从而也会相应地影响到对中国的投资。欧盟对华投资也是欧洲资本的自主性

和市场化选择的必然结果。

(图 1-3)

同时,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危机进一步促进了欧盟的投资创造效应与投资转移效应。欧洲各国政府财政支出激增,失控的能源成本仍在推高通胀,令欧洲经济前景蒙上阴霾。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8 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 9.1%,远超欧洲央行 2%的中期通胀目标。(图 1-3)但是对于中国或许是一次机会。

无论是经济区域层面或者企业层面,欧盟要在世界经济中与美国和日本抗衡,都不可能忽视中国,对中国战略的转变在过去促进了在将来也仍会继续促进欧盟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综上所述,尽管欧盟企业对华投资意向会受到我国疫情防控影响,中国和欧盟外交相互实施制裁,欧盟对华投资会增长暂时性放慢脚步,但从目前欧盟国际投资环境与中国自生的成长来看,欧洲对华投资未来发展将呈现上升趋势。并不会影响其对华投资规模。无疑增加对华投资是为欧盟扑灭后院火势的有效之举之一。而中国面对其他国家的对话投资增长,长期发展来看,中国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在全球经济领域的话语权,不断内秀完善。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中国必须在大量外资涌入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接下来留给全球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是:未来国际局势发展欧盟内部是否能够冰释前嫌,对华投资是否会减少?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资本又将如何进行战略布局?未来全球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又该如何发展?新的世界格局又将如何呈现?自己在世界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中如何紧随并前瞻时代发展拥抱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沙特   法国   欧洲   德国   美国   中国   欧盟   寻常   能源   兄弟   发生   经济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