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问孩子怎么了,而是我们怎么了丨《少年抑郁症》

好友娟是个豪横的女汉子。

那日在酒桌上,谈到读书这个话题,她说自己最近读过一本书,触动很深,向我们介绍一通之后,仍不尽兴,干脆大手一挥——在座的每人送一本,你明天替我下单!

第二天,她还记得这事儿,千叮万嘱一定要买,并严词拒绝由我来送的提议。

我白得了一本书不说,还赚了十一块二毛的佣金。

当然必须得把这本书给好好读了。

它便是由“真实故事计划”推出的《少年抑郁症》。

这并不是一本从理论角度对“抑郁症”进行介绍的书。

全书由“来自17个家庭的真实案例”组成(虽然我数来数去没凑够17个),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抑郁症亲历者将心底最隐秘的角落,一一掰开,和着血泪,呈现在你面前。

这里有他们的绝望和无助,“感觉就像掉到一个深洞里,深不见底,四周充满黑暗;对一切事物丧失欲望,那种感觉很特别,总有想死的冲动,想获得解脱。”

这里有他们的不安和恐惧,“每天都活在怕被打死的恐惧中。我害怕犯错误,害怕考不好,害怕我不是完美小孩。”

这里甚至有他们的不堪和羞耻,“随着身体渐渐发育,继父开始对我动手动脚。”

从正常读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叙述里似乎有些夸张的成分,比如,我们明显感觉到,这些患者身边的亲友、老师、同伴,无一例外地冷漠到极致。

这个社会真的如此冷漠吗?可能并不尽然,也可能他们确实遇到一些极端情况。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他们之所以会对人群产生这样的感觉,恰恰是因为他们病了。

每个故事的后面,都设置了“医生说”,由原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于宏华对每个个例进行了专业分析,并给出具体的心理治疗指导。

我一直在想: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哪里呢?

是让我们看到抑郁症在孩子身上爆发的种种可能?那一定不止这十多种。

是给我们提供一些如何对抗抑郁症的措施?专业的书籍可能会更系统更全面。

某个瞬间,我恍然大悟——故事里的这些患者,不管有过怎样的遭遇,也不管他们或他们的家人在与恶魔斗争的时候如何遍体鳞伤,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他们都挺过来了,或者至少已经看见曙光了。

这才是这本书最具力量的所在!无论你是在何种情况下打开这本书,请一定记得——你所经历的一切,都和故事里一样,终究都会过去的,尽管这是一场异常艰难的对抗。

书中援引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一个数据:国内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也就是说几乎每5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抑郁。 在这个不断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里,即便是成年人,都很可能会有彻底崩溃的时刻,何况是孩子们?

娟给我们介绍这本书的时候,我曾开玩笑:我这种人怕是不会抑郁,不需要吧?

直到当真读完它的时候,我沉默了。

谁也保不准,漫漫人生里,我们到底会经历些什么。

这本书会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抑郁症,既不用谈虎色变,也不至于盲目乐观。

从故事里这些孩子的不幸遭遇中,很容易看到家庭对他们的影响。

一种极端情况是家庭的破碎,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孩子。如吴佳母亲早逝后父亲再婚,小柳、小金和小高都遭遇了父母离异的经历,尤其是小金还被继父性侵。

即便婚姻正常,不和谐的关系同样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小闫闫认为自己患上抑郁症很大程度都源自家庭,“父母经常在我面前不分场合、时间地争吵,口无遮拦,什么难听话都敢说。”

同样面对父母频繁争吵的周鑫,长时间寄养在大姨家,“在不知不觉中,我开始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当中,怕被责罚,怕他们失望的眼神和语气,这种感觉日积月累,直到深入骨髓。”

还有一种父母,看起来忙于“奋斗”,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小芬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外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成为了孩子的梦想,小芬面对的是“永远不在家的父母,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没有可口的饭菜,甚至连吃饱饭都是奢望,还有永无止境的压抑氛围……”

小妤则直言“我的整个童年可以算作爸爸妈妈的奋斗发家史……紧随财富而来的,是我童年生活中父母缺位和情感缺失。”

另一些孩子(尤其是那些被称为学霸的孩子),则面临相反的情形——父母的“过度关注”。

小柳从五岁起就被严格要求,“玩具要收拾整洁,字迹要写得端正,作业要做得又快又对,吃饭要遵守礼仪,不可以洒出一粒饭菜,考试成绩要名列前茅,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

“夏”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但妈妈看到的是“人家一天能刷3套听力,你呢?”

“孟秀的成绩是全班第一名,一直以来,他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孩子,也是最听话的孩子”,可最后,他厌学了,他抑郁了。

我们是不是或多或少都在自己孩子身上寄予这样的“厚望”呢?

于宏华医生的分析戳中了很多悲剧的关键:

当父母只看重成绩时,孩子会误以为:“只有成绩好,才值得爱。”他们会将人生的意义全部寄托在分数上,一旦在这方面受挫,整个人就会陷入自我否定中,这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我价值判断具有毁灭性的影响。

成为父母很轻易,成为好父母不容易。

请记住于医生的忠告:

别再问孩子怎么了,而是我们怎么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孩子   都会   继父   抑郁   恐惧   害怕   父母   成绩   少年   家庭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