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岭阻击战,吴瑞林以2个师抵挡9万人,16年后李奇微仍心有余悸

1950年10月8日,我国正式决定出兵援助朝鲜,将东北边防军改名为志愿军出征。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

我方首批入朝作战的共有6个军,它们分别是第38军、39军、40军、42军、50军、66军。那么这6个军都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什么战绩呢?

第38军:威名赫赫的“万岁军”

38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是我军的一支主力部队,军长梁兴初,人称“梁大牙”,是我军有名的猛将。但38军在第一次反击作战中出师不利,因为梁兴初考虑到美军装备好、火力强,决定谨慎作战,结果却贻误了战机。

梁兴初

战后彭德怀开会,他在会上大骂梁兴初:“梁兴初,人家都说你是一员虎将,我彭德怀没领教过,什么虎将,我看是鼠将!”

志愿军副司令邓华连忙解围:“38军还是主力嘛,来日方长,这一仗没打好,下一仗一定要打好,一定要重振军威!”

彭德怀说:“什么主力?主力个鸟!”

梁兴初顶了一句:“不要骂人嘛!”

彭德怀更火了,他拍案而起:“不要骂?你梁兴初没有打好,老子就是骂你!你延误战机,按律当斩!骂你算客气的,我彭德怀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

梁兴初心里很难受,但并没有泄气,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会后他对前来劝慰他的人说:“我梁兴初是打铁出身,38军也不是纸糊的!下一仗打不出38军的威风来,我就不是梁兴初!”

1950年11月,志愿军发起了第二次战役,副司令员韩先楚把攻打德川的任务交给了梁兴初,为了保险,他还想调42军的一个师助战,但梁兴初却说:“打德川我们包了,让42军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梁兴初

彭德怀听到以后说:“你的口气不小嘛,可不能赶得敌人放了羊,我要的是聚歼!”

梁兴初斩钉截铁地说:“军中无戏言,保证完成任务!”

11月25日傍晚,梁兴初命令38军主力兵分三路出击,次日上午9时,占领了德川城北、城东高地,将南朝鲜第7师包围在德川河谷的狭小地带。经过7个小时的激战,全歼第7师师部及所属第5、第8联队。

战后彭德怀连声夸赞:“38军打得好!打得好!”毛泽东也专门发来了“祝贺你们歼灭伪二军团主力的大胜利”的电报。

11月27日,梁兴初指挥38军向三所里穿插,三所里虽只是一个小村镇,但它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是敌人北进南逃的必经之路,而且敌人是在美国享有“开国元勋师”称号的美军骑兵第1师。

梁兴初率兵突袭,一举攻占了三里所,彭德怀知道以后十分高兴,他说:“告诉他们,要像钢钉一样钉在那里!”

敌人不甘心失败,企图夺回三所里,梁兴初带领部队进行了艰苦的阻击,尤其以松骨峰的战斗最为惨烈,美军出动了十几架飞机轮番轰炸,数十辆坦克掩护步兵6个多小时轮番进攻,都未能前进一步。

松骨峰战役

志愿军子弹打完了,就用枪托砸,用刺刀挑,用牙齿咬,用手雷擂,与敌人血肉相搏,有的战士被汽油弹点燃,就抱住敌人同归于尽……

最终38军和其他3个军一起,经过8个昼夜的围歼战,重创美军骑兵第1师,共歼敌1万多人,取得了重大胜利。

后来著名作家魏巍以38军113师335团1营3连的英雄事迹写成《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发表,“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战士的代名词。

战后彭德怀激动不已,大声说:“我要通令嘉奖他们!”他亲笔写下嘉奖令,又专门在最后加了一句:“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

“万岁”在当时是一个很敏感的词,几位副司令员提出了异议:“这样写不好吧?赞扬的词汇很多,能不能换一个?”

但是彭德怀坚持说:“打得好,就是万岁嘛!发了吧,发了。通报全军,上报军委。”

“38军万岁”的嘉奖令送到梁兴初手上时,这位铁打的汉子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38军万岁

后来彭德怀又决定去38军开一个现场会,一是总结经验,二是对他们进行表扬。大家到了以后,纷纷向梁兴初开玩笑:“‘万岁军’啊!祝贺你们‘万岁军’啊!”

第39军:打破美军王牌不败神话

第39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也是一个主力军。部队正式入朝前,针对少数新兵的“恐美”情绪,军长吴信泉笑道:“不就是美国佬吗?咱不光要摸摸它的老虎屁股,还要扒下它的老虎皮!”战士们顿时群情激昂。

吴信泉

10月25日,我志愿军重创美第8集团军指挥的南朝鲜部队,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尔顿·沃克中将很是紧张,研究了老半天地图,决定派精锐的骑兵第1师接替南朝鲜第1师驻防云山,以防不测。

骑兵第1师创建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那时枪械在战场上广泛运用的时间尚短,骑兵的高机动性恰好能够克制枪械射程不远、无法连发的弊端,所以这支部队自组建开始就是一支攻坚劲旅,而且建师170多年来从未打过败仗,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战功赫赫,装备现代化的水平也居美军之首,号称美军的“王牌”。

在沃克调兵遣将的同时,彭德怀也将目光瞄准了云山,此时他并不知道美骑兵第1师已经接替了南朝鲜第1师的防御,他给吴信泉下了命令,要他率部对云山守敌发起攻击,待敌人援军抵达后,再与38军和40军一道实行三面合围,一举断敌后路,来个瓮中捉鳖。

吴信泉接受任务后,马上率部向云山集结。到达以后,他决定以116师主攻,117师助攻,115师对敌援军实施阻击。这个方案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批准。

两支王牌部队即将上演一场大战,但直到战斗打响前,双方还不知道彼此的身份:我军以为对手是南朝鲜军,美军则以为对手是朝鲜人民军。

美军骑兵第1师臂章

吴信泉将进攻时间定为11月1日19时30分。正好这天美骑兵第1师第8团和南朝鲜军第1师12团在进行换防,此前南朝鲜军多支部队遭到志愿军伏击,损失惨重,他们早就没有了斗志,只想等美军接防后就溜之大吉。美军还没到位,南朝鲜军就开始撤,云山内外的大街小路挤满了人员和车辆,喊叫声、咒骂声、汽车喇叭声响成一片。

我军前线的侦察员很快侦察到了敌军的这一动向,他们误认为是云山守敌要逃跑,于是赶紧向军部进行了报告。“想跑!没那么容易!”吴信泉当机立断,决定将进攻时间提前至17时。

16时40分,我军首先对云山守敌进行火力压制,无数炮弹落在了美军的阵地上,美军指挥官连忙查证火箭炮弹道,发现是二战中曾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出现的、让德国军队胆战心惊的82毫米苏制“喀秋莎”火箭炮,他们这才猛然醒悟:中国军队来了!

我军火箭炮

17点整,我军正式发起总攻,我军如潮水般地涌向敌军阵地,天很快黑了下来,我军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很快把美军打得晕头转向。美军很不习惯我军的战术,我军进攻的速度、精度和勇敢程度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一名美军士兵甚至惊恐地喊道:“上帝,这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

激战至当晚11时,39军已经攻克云山外围的全部高地,此时指战员们才惊异地发现,原来对手不是李承晚军,而是黄头发、大鼻子、蓝眼睛的美国军队!

吴信泉不禁苦笑着对政委徐斌洲说:“本想捞块肥肉,不料却啃上了硬骨头!怪不得火力这么强,原来是美军的王牌军!”此时他既兴奋又紧张,又想起了自己入朝前的豪言壮语,心想今天总算可以兑现了。

尽管对方的火力很强,但39军在吴信泉的指挥下,彻底从气势上压倒了美国佬。美军很快没有了斗志,争先恐后地向南逃跑,吴信泉又命令116师、117师追歼南逃之残敌,一直将敌追至清川江南岸,直到接到志司命令后才停止追击。

11月4日,云山战斗胜利结束。这场中美军队在现代史上的首次交锋,以美军失败告终。第39军在云山共毙伤俘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击毁、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缴获飞机4架,击落3架。由于美军骑兵第1师8团3营被我军全歼,美军被迫撤销了3营的番号。

此战打破了美国王牌军骑1师不可战胜的神话。战斗结束后,白宫议员们纷纷质问麦克阿瑟为什么在云山战役中使美军骑1师遭到惨败,他们甚至还要杜鲁门总统撤麦克阿瑟的职,最后在杜鲁门的力保下,麦克阿瑟才免遭撤职的命运。

吴信泉也凭借此战一战成名,此后他继续带领39军猛冲猛打,率先收复平壤、攻入汉城,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40军: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

1950年10月19日,第40军在军长温玉成的带领下渡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成为最早一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部队。彭德怀对温玉成明确要求:第40军是先头部队,出国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打出威风,打掉敌人的气焰。

温玉成

10月25日天刚亮,40军120师的先头部队360团在云山与南朝鲜军交上了火,由此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

韩军第1师先头部队,在1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的配合下,沿云山至温井公路北进。360团团长徐锐命令放过敌人尖兵排,待敌主力进入阻击地域后,下令先敌开火,就这样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还抓了30多个俘虏。

敌人的坦克很快向我军发起了反击,战斗打得异常惨烈。3连3班的班长石宝山在迎击敌人第8次冲击时,因弹药耗尽,便抱着仅剩的两根爆破筒,高呼“同志们守住阵地,为祖国争光”而扑进敌群,最终壮烈牺牲。

排长刘汉升见石宝山牺牲后,悲痛不已,他带着18名战士一起跳出工事,硬是用刺刀和石块将敌人赶出了阵地。

第360团打响战斗不到2小时,第118师354团也打响了战斗,而且打出了志愿军入朝以后的第一个歼灭战。

354团首先将敌人的一个先头营放进了伏击区域,等敌军全部进入以后,他们突然发动了攻击,我军的机枪和手榴弹把韩军打得人仰马翻。第8连60炮班的班长何易清连放两炮,第一炮放倒了一堆韩军士兵,第二炮炸翻了一辆汽车。这门炮后来作为“抗美援朝第一功臣炮”,永久地陈列在了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随后354团团长诸传禹命令官兵们端着刺刀冲了上去,仅用了不到20分钟就把进入包围圈的敌军消灭干净了。此战共歼灭敌军1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中队,毙伤俘敌485人(含俘美军顾问1人),缴获各种枪163支、火炮12门、汽车38辆。

温玉成见我军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又马上命令118师和120师对温井地区的南朝鲜军发起攻击攻击,以求扩大战果。经过激战,我军又在两水洞地区歼灭南朝鲜军第1师和第6师各一部共1000余人,取得志愿军入朝作战的首战大捷。

温玉成

40军在此战中涌现出了诸多个“第一”: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枪;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炮;出现了第一位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石宝山……远在北京的毛泽东听到40军取胜的捷报后,高兴地说:“10月25日,应当成为志愿军出国纪念日。”

此后40军在温玉成的带领下,继续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立下了无数战功,于1953年从朝鲜回国。

第42军:黄草岭阻击战,令李奇微16年后仍心有余悸

第42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成立于1948年3月,是一支年轻的部队,和38军、39军这样的主力军相比,在实力上有一定的差距。

但军长吴瑞林是一位著名的战将,因为他在战争年代曾多次负伤,腿部留下了终身残疾,因此得到一个“吴瘸子”的雅号,每当敌人听到“吴瘸子”来了,都吓得闻风丧胆,而吴瑞林手下的战士们都自豪地说:“我们是吴瘸子的兵!”

吴瑞林

1950年10月16日,42军作为志愿军的先头部队,开始秘密入朝,比其他兄弟部队早了3天。不久以后,第一次战役就打响了。志愿军总部首长制定了“西攻东守”的战略战术,即以38、39、40军担负西线作战任务,42军的124师、126师在东线的黄草岭、赴战岭一带钳制东线敌军,125师配属38军歼灭西线敌人。

当时在东线的敌军是美第10军,由精锐的美陆战1师、美7师、韩军首都师、韩3师等部队组成,共有9万余人,在人数和火力配备上都远远超过42军。以2个师抵挡9万人,吴瑞林的压力非常大。

黄草岭位于咸兴与长津湖之间,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制瞰咸兴、五老里至泗水里的铁路及咸兴至江界的公路,是南朝鲜军沿东海岸北上的必经之地。吴瑞林收到命令后,马上派124师迅速抢占黄草岭阵地,124师370团2营经过连续5天强行军,行程400多公里,终于在10月25日拂晓时抢在南朝鲜军前占领了黄草岭。

黄草岭地形图

10月25日上午10点多,韩军首都师大摇大摆地向黄草岭攻来,他们以为当面之敌是朝鲜人民军,压根没把我军放在眼里。突然,一阵重机枪和60迫击炮的火力呼啸而来,百余名敌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打得血肉横飞,没死的则吓得四处逃窜。敌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被他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朝鲜人民军怎么可能如此强悍?

韩军连续向我方阵地进攻了6天,但都伤亡惨重,无功而返,这时他们才知道,对面的“硬骨头”是中国军人——中国已经出兵参战!

11月1日,“联合国军”总指挥麦克阿瑟五星上将亲自发来指示:美军陆战1师进攻黄草岭。这天上午,号称“美利坚之剑”的美军陆战1师开始进攻42军的防线,敌军出动了400余架次的飞机,向我军阵地狂轰乱炸。随后敌军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向我军阵地扑来,我方守军始终坚守阵地,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恼羞成怒的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少将在11月2日下午增派兵力,向通往黄草岭的咽喉——烟台峰发动了进攻。驻守在这里的是124师371团2营4连,全连官兵与攻上来的敌人展开了6次冲杀,连队的干部全部牺牲,全连只剩下战士、卫生员、通讯员、司号员等19个人。

在这个关键时刻,司号员张群生挺身而出,向战友们高喊:“我代理连长,大家跟我来!人在阵地在!”战士们又在他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打到最后,全连只剩下8个人,但仍然坚守住了阵地。

仗打到这时,美军也有些支撑不住了,此时吴瑞林当机立断:“事不宜迟,必须反击,改善我军阵地,并告部队做到稳、猛、狠3个字。”

随后124师根据吴瑞林的部署,采取了“尖刀战术”和“虎口掏心战术”,分两部与敌人展开激战,以两个营从左翼进攻烟台峰之敌,两个营进攻烟台峰东南面的龙水洞之敌,1个团则迂回至五老里攻击美军后方,经过一番激战,彻底扭转了战场上的形势。

黄草岭阻击战共持续了13个昼夜,吴瑞林带领部队共歼敌近3000人,把美军陆战1师阻挡在黄草岭下,保障了西线志愿军主力歼敌,为第一次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彭德怀对42军的表现十分满意,他专门发电嘉奖了吴瑞林。

16年以后,曾担任过“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在回忆录中写道:

这支中国精锐(指42军)……他们不知何时到达,在(朝鲜)东部高原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中埋伏下来,使联合国军在十分艰难中作战,遭到了损失。

李奇微

第50军:汉江阻击战打出我军血性

第50军的前身是国民党军第60军,于1948年10月在东北战场上集体起义。1949年1月,60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原60军军长曾泽生仍担任军长。

1951年1月3日,50军在入朝后的第三次战役中,先是打垮了美第25步兵师1个营,然后以穿插战术截断了英军29旅的退路。英军29旅曾在英国名将蒙哥马利的统帅之下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谓是一支劲旅,其所辖的“皇家重坦克营”,装备有最先进的“百人队长”式坦克、105榴弹炮,以先进的武器装备成为英国陆军的骄傲。

但英军没想到的是,50军就擅长打坦克,原来在抗战的台儿庄战役时,50军的前身60军就曾以血肉之躯打掉过日军的不少坦克。这天入夜以后,50军149师的官兵们利用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爆破筒等击毁和缴获未突围的英军“百夫长式”重型坦克31辆,全歼英29旅“皇家坦克营”,毙敌200余人,俘虏敌少校营长以下227人。此战创造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步兵击毁重型坦克的光辉范例。

在第四次战役的汉江阻击战中,50军迎头阻击美军第3师、第25师、英军第29旅和土耳其第1旅。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和火力,50军誓死不退,最惨烈的时候,一天有三四个连队全部牺牲在阵地上,打到1951年2月4日时,全军勉强能成建制投入战斗的仅剩下了半个师,但曾泽生仍向部队下达了死命令:“不许后退一步,哪怕全军阵亡!”

曾泽生

在50天的阻击战中,50军共有7个整连、31个整排、138个整班打光了,减员2万多人,但也毙伤俘敌1.1万余人,击毁坦克装甲车70余辆,击落击伤敌机15架,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

此战结束以后,彭德怀以志愿军总部领导的名义通令表彰50军,他还对曾泽生说:“50军打得好,你指挥得好啊!我要给你补兵,优先给你们50军换装!”

曾泽生激动地说:“我们尽力了,我们能在兄弟部队面前抬头了!”

彭德怀说:“这是什么话?不就是起义改编的部队吗?我彭德怀不也和你一样出身旧军队湘军?我彭德怀从来没把你曾泽生当后娘养的看待,50军有很多共产党员嘛!”

若干年后,曾有人问曾泽生对自己打过的哪一仗印象最深刻,他回答:“汉江南岸防御作战。”作为一名起义将领,在一生中打过这样的仗,曾泽生可以骄傲了。

曾泽生

第66军:连续参加第一至四次战役

第66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1纵队,战斗力和前5个军相比略差一些,但这支部队在军长肖新槐的带领下,同样打出了不俗的战绩,该军连续参加了第一至四次战役,共毙伤敌军16273人、俘敌3727人;击毁敌坦克21辆,击伤56辆;击落敌各种飞机65架,击伤165架;缴获各种火炮163门、各种枪支3781支、汽车260辆。

肖新槐

最为奇妙的是一次恶战前夕,肖新槐亲自在前沿阵地的高地视察时,山腰驶来一辆美军指挥车,骤然一梭子弹擦着他的头皮飞过,打掉了军帽。肖新槐顾不上捡起帽子,顺手掏出手枪向美军车发射一梭子弹,顿时枪响车停,几名军官的尸体躺在车上,从而缴获了3支美式手枪。

在1955年的全军第一次授衔中,以上6个军的军长全部被授予中将军衔,这可以说是对他们战功最好的肯定吧!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南朝鲜   阻击战   朝鲜   志愿军   敌军   心有余悸   我军   阵地   坦克   美军   部队   敌人   年后   吴瑞林   李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