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期地位高、名气大,为什么后来变得默默无闻?和草地分兵有关

中国革命战争历时了28年多才获得了成功,这放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所以这在衬托革命战争的艰难的同时,也反应出了革命历史中的曲折。在革命历史中的曲折也让很多原本在革命早期表现优异的干部后来却因为这些错误,而变得默默无闻,在其中的一个代表就是在红军革命时期的一位高干。

他在红军革命时期曾经担任了红九军团政委,并在部队政治工作层面表现优异,于是在那时就得到了党组织的看重,让他来到了反围剿作战的一线。就是这么一个在革命早期表现优秀的人却在后来犯了不少错误,以至于渐渐淡出了革命事业的核心领导层,只不过后来他还是通过工作证明了他的能力,这也让他的一生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革命人才,那么他是谁呢?究竟是什么错误让他淡出了核心领导层呢?

一、曾经的红军中的高级干部

经过东北决战后,解放军面临着入关进入平津地区,这对解放军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毕竟当时的解放军在武器装备上还是与敌人还是有很大差距,可是就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解放军竟然做到了全副武装,在重火力方面不输于敌人。

能在武器装备上迎面赶上敌人,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何长工。何长工原本是东北军事政治大学的副校长,主管培养部队干部,不过相比于校长林彪来说,何长工的履历并不差,甚至还要超过林彪,为何后来会落后于林彪呢?

曾经的何长工可是红军部队中的高级干部,在1930年便开始步入青云,并且后来担任了红九军团的政委,可见其早期地位之高。相比之下,林彪在这一时期还是一名基层干部,可见他与何长工的差距之大,为什么后来何长工会沦为落后于林彪的干部了呢?这就不得不说何长工在革命战争时期所犯的错误了。

因为担任红九军团的政委,所以在红军做出军事转移的大战略时,何长工也是全程参与的,不过到了转移的关键时期,因为红四方面军的问题,所以让组织被迫做出了军事调整。当时的红四方面军归属于张国焘来管理,但是张国焘仰仗着红四方面军的武器装备较为优良,打算强行南下,为其他部队转移创造条件。这很显然带有个人英雄主义的指挥方式被组织高度重视,并屡屡劝说张国焘,但终究因为劝说无果而最终让努力付诸东流,于是这便出现了草地分兵的一幕,不得不说这是革命战争历史中的一个遗憾。

二、成为草地分兵错误的主要执行者

草地分兵的局面对红军当时的转移来说,无疑是不利的,虽然当时红四兵团相对势力较强,但实际上对比敌人实力差距还是很大的,何况分兵不仅不会让敌人放慢追击的脚步,还能更有利的对红军分割包围,所以草地分兵在当时就是一个典型的军事错误。对于这样一个军事错误,为了得到领导权的张国焘可谓是毫不在意,还在军事会议上强调了执行分兵计划的重要性,这让当时的这场军事会议陷入了一片沉静之中。

面对张国焘的错误军事方案,军事会议上显得十分沉重,很多干部都是一言不发,这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朱老总和刘伯承等干部。不过对比这些一言不发的干部,何长工却错误地支持了张国焘的意见,主张草地分兵,并且在会后还主动执行了草地分兵的军事部署,这让当时的红军部队更加陷入了被动之中,于是这让何长工因此背负了沉重的军事错误。

执行草地分兵后,后果是非常明显的,敌人很快针对部分红军部队进行重点进攻,造成了红军部队伤亡严重,于是到了1936年红军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会师后,曾经犯下草地分兵错误的何长工就有沉重的思想包袱了。

看到何长工心里的思想包袱后,毛爷爷、周总理以及朱老总都分别找到何长工谈过话,叫他不要有思想包袱,继续在革命工作中努力向上。不过为了表达自己对错误的认识,何长工便留在了军事教育方面工作,以至于日后进入到了抗大工作,所以这才让林彪等干部后来居上了,这对于何长工来说无疑是一个遗憾。

三、结语:

作为革命早期的一位重要干部,何长工因为自己在军事上的错误,最终付出了代价,不仅让红军损失惨重,还让自己落得退出了核心决策层,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生的遗憾。因此这也警示了不少后来的青年干部,要谨慎做出决策,可谓是意义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革命战争   草地   政委   长工   默默无闻   红军   名气   部队   敌人   地位   错误   干部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