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还在鼓吹超级城市化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一股邪风——凡是过去年代做的事,都是错的。比如,备战备荒时期挖防空洞,有人认为也是错的。而且,还举出了所谓的例子。说是因为挖防空洞,把济南的泉脉给挖断了,导致济南的泉眼都没水。

八十年代,济南的确有一段时间地下水位下降,趵突泉无水,黑虎泉接近干涸。这一切,被有的人归罪于挖防空洞。但是,1995年,济南下了场暴雨,济南西部包括火车站一带淹了不少。结果,暴雨过后,济南的所有泉眼都复活了。事实证明,济南泉水减少的原因,不是挖防空洞挖断了泉脉,而是超量使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与当年挖防空洞没有半毛钱关系。

实际上中国经济快速飞跃时期是1949至1978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期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建设,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有限的外援,中国人民建立了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实现了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初步转变,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向“站起来”的转变。

尽管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多,但在实现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感召下,在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情势下,幸福指数也不低。而且,这29年的经济建设,也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从1840到1949年的100多年间,日本、俄罗斯(苏联)等国家在这期间都发展了,唯有中国,战事连绵,经济不仅没有发展,甚至倒退。

新中国成立时,几乎没有任何工业体系和技术,只有一些残破的老掉牙工厂。这些工厂的产品质量差、产量也低。另外,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只有纺织业、采矿业和一些简单的产品加工业,很多重要的工业产品只能依赖于进口。当时中国的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只有10%左右,而农业和手工业却占了90%以上。那可真是“一穷二白”。中国必须要实现自己的工业化。

为了实现中国的快速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策略。重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而中国没有任何“积蓄”,只有勒紧裤腰带,“以农业来支持工业”。中国通过压低消费,出口一些大宗农产品,积累资金,然后把有限的资金都投入到工业化中,一大批工业项目的落地拉开了中国工业化的序幕,续写中国近代以来未完成的工业化梦想。


“一五”期间,中国通过“一边倒”的策略迅速地引进了苏联的资本和技术。通过积极推进“156项”的建设,中国史无前例地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当然,由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事件的干扰,中国的工业发展走走停停。


但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工业发展速度是不错的。根据有关统计,从1950年至1977年,中国工业的年均增长率大约为11.2%,这一数字仅次于日本的12.4%,比同期美国、苏联、德国、英国等世界强国的增长率都高。

张捷为什么一边执着地攻击温教授一边鼓吹超级城市群?结合他地产投资人的身份就一目了然了。大家都知道现在房地产是越来越低迷了,没人愿意买房子了,而农村则是国家下一个发力方向。他不想资本从城市抽离流向农村,这样他在城市的利益就被套牢了,于是不遗余力地攻击三农学者温铁军又鼓吹超级城市群,妄图改变市场规律和国家政策,这是他们这些人最后的挣扎。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的大环境下,鼓吹超级城市简直是非蠢即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苏联   工业体系   泉眼   防空洞   重工业   济南   中国   改革开放   工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