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列宁: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理论家


列宁的格言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其蕴含的“社会真谛”是无论遇到什么状况,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那么人生的道路是否会像历史之路一样按照人们的计划去发展呢?显然,这是无法肯定的,只能是一种可能,我们可能按照计划走过人生的道路,我们也可能偏离既定的路线,这取决于我们是否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行动,当然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前进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想达到目标就必须适时调整路线和策略。

列宁在工作

列宁并没有为自己设置什么人生的规划,他的人生始终是忘我工作、追求真理、顽强斗争、投身革命的一生,他的人生道路和斗争策略随着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而不断发生变化,从不因为自己的私人利益而动摇和退缩。由于他的为俄国和全世界无产阶级谋解放、谋幸福的崇高志向,也就决定了他必然把自身的利益放在次要的位置,把革命事业和人生理想放在首要位置。

十月革命的演讲

列宁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在青年的时候就积极参加社会运动,为追求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而学习和奋斗,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投身革命工作,先后多次被欧洲的反动政府监禁、流放和驱逐,甚至遭遇多次暗杀活动,任何困难和危险都无法挫伤他的斗志和勇气,最终在不懈地努力下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为理想付出的太多太多,为自己做的又太少太少,他的人生是光辉的,他的志向是远大的,他的奋斗是卓越的,他的成就是不朽的,他的品质是高尚的,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伟大的瞬间

列宁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在他54年的生命历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始终不改其志,始终斗志昂扬,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高举人类解放的大旗,始终迎难而上、奋发进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成为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成为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理论家和政治家,成为了苏维埃俄国的缔造者和奠基人。由于多年的废寝忘食、漂泊忙碌的工作和在革命斗争中留下的累累伤病,他的身体早已透支殆尽,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积劳成疾,疲惫入骨,不幸英年早逝。

著名的会议

列宁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人生的特点十分鲜明。第一,列宁参加社会运动很早,少年时期就形成了斗争的志向并且投入到斗争的活动中;第二,列宁很善于学习,阅读广泛,学业成绩也可圈可点,知识水平很高;第三,列宁的斗争经验十分丰富,他年少立志,年少有为,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人生阅历;第四,列宁参加工作很早,22岁便组建马克思主义小组,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五,列宁进行革命创作很早,著作颇丰,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最终形成了列宁主义。

坐落在红场上的列宁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车尔尼雪夫斯基   列宁   俄国   理论家   革命家   无产阶级   志向   马克思主义   道路   事业   人生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