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左右为难

作者:韩秀云 韩秀云讲经济 美国激进加息抗通胀,开始变得有些进退两难了。


最近“欧佩克+”石油组织决定从今年11月起,将石油产量日均减少200万桶,这是自2020年疫情以来,减产力度最大的一次。首先说一下“欧佩克+”,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目前由沙特等13个成员国组成,而欧佩克+中的“+”,则是由俄罗斯等1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所以欧佩克+目前实际上是由沙特和俄罗斯主导。


受此影响,截止10月8日,布伦特原油和美国原油价格从每桶80美元以下,上涨至每桶90美元上方。其实减产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包括沙特和俄罗斯在内的能源国,想阻止近期油价的跌势,想想今年3月每桶石油涨至130美元左右,创下14年来最高水平,但此后开始震荡下跌到每桶80美元左右。而目前由于市场担心全球经济衰退将抑制需求,所以这些产油大国减产,为的是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针对这件事,首先美国总统公开表达失望,并批评主要产油国目光短浅。要知道,今年7月美国总统为了让沙特增产石油,还特意去了趟沙特,沙特也给了美国一点面子,在8月份推动“欧佩克+”进行小幅增产,每日增产10万桶石油,但现在沙特又无视美国的压力,又开始大规模减产了。美国总统前脚还在炫耀政绩,说在自己的努力下,油价下降了,后脚紧接着又要大量减产,这让总统的面子何存?其次在美国总统的指示下,能源部将在下个月从战略石油储备中再向市场提供1000万桶石油。靠外人降低油价感觉没戏了,美国只能自己出手了。

可能有人会问:美国也是产油大国,按道理油价高了可以多赚钱,为何还要压制油价呢?


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国内通胀。美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2019年,每天生产1229万桶原油,比沙特1100万桶原油日产量还要高。但与此同时,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还是一个石油消耗大国,目前自己生产的石油大部分用于本国消费外,还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尤其是今年初的那场战争后,美国国内通胀创40年来新高,与能源价格不断走高有很大关系,但石油减产意味着油价跌不下去,通胀数据很可能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这就让美国左右为难了:如果不激进加息,等于对高通胀妥协了。如果继续激进加息,还没有抑制高通胀,不仅会引发国内的民怨,输掉11月的中期选举。更重要的是,在俄罗斯和沙特的示范效应下,可能会有更多盟友开始去美国化,这对美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还是为了制裁俄罗斯。年初那场战争一直拖到现在,俄罗斯的财政之所以能维持,关键在于石油和天然气可以一直出口,甚至高价出口,这样自然会让俄罗斯赚到更多钱,可以继续打仗。所以美国想联合欧佩克组织增加石油产量,从而压低石油价格,让俄罗斯收入减少,最终拖垮其政权。这招美国曾经用过,前苏联的解体,很大程度就是美国联合沙特大量增产石油,将全球石油价格压到极致,从而导致其经济的崩溃。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过去沙特那么听美国的话,现在为何就不听话了?


的确上世纪70年代,美国需要大量石油,很注重中东地区的安全,最终与沙特达成协议,让石油和美元挂钩。现在美国石油逐渐可以自给自足了,同时也开始将部队撤离中东,这就意味着之前与沙特的利益互补关系转变为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中东国家也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作为美国的盟友的欧盟,现在面对的是:能源危机,民众都开始烧柴了,资本也开始大量外流。正所谓,做美国的敌人可能是危险的,但做美国的朋友可能是致命的。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中东国家也在和美国保持距离,此次日均减产200万桶,虽然只占全球石油需求的2%,量不算很大,但起码表明一种态度,欧佩克+不会受限于美国的压力,要联合起来保油价。


但美国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为了自身利益和政治的考量,不排除会逼迫相关国家石油制定最高限价,同时对沙特等国发起反垄断调查等等。其实高油价对中国这个石油进口大国也是不利的,我们希望油价能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美国   沙特   欧佩克   中东   通胀   俄罗斯   左右为难   油价   大国   石油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