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致龙凤胎儿女的信:男孩一样可以哭,女孩不必做公主

今天我们如何养育孩子?是希望他/她和自己一样成功,还是不要再走自己过去的老路?口头说着只愿他/她健康、快乐、幸福,事实上已经是近乎完美的期许,还常常因现实的落差而焦虑不已?

几乎每一对父母都终将面临这些难题。即便翻过了数百本育儿指南,身临其境时也可能依然手足无措。北京大学教授、传播学者胡泳在龙凤胎儿女未未、末末成长的12年中,写下24封信,直面家庭教育所遇到的问题,致以他自己的儿子和女儿。

近日,其新作《像树一样自由:给孩子们的信》发布,完整收录了胡泳写给儿女的信件。书里没有“鸡娃”指南,没有必选清单,有的只是一对00后龙凤胎男孩、女孩的第一个生肖年轮的成长点滴记录,一位父亲关于爱与生活的哲学沉思录,一个中年人苦乐兼备、五味杂陈的心得体会:

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喜欢你的人,自然喜欢你;而如果非得展现什么才能留住对方,那等于是把交朋友当成应聘考试了。

如果你决定要过得愉快,那你总能过得很愉快。

父母和子女的互动质量高低,是一件双向的事情——小孩影响父母的程度,可能同父母影响小孩的程度一样深……

“男孩一样可以哭,女孩大可不必做公主”“电子游戏既不是天使,也并非恶魔”“父母从孩子身上学到的,可能比父母教给孩子们的远多得多”“正如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小孩”“这趟艰难而又幸福的旅程,哪里需要那么多‘非此不可’‘都是为了你好’?真正重要的,或许只是不断更新的、爱的库藏。 ”

胡泳说,养育,终究是一条漫长的、双向的精神成长之路,“教育孩子从来不会立竿见影。好与不好,都在行走之中。”

以下节选自本书章节《屏幕之外,天高地阔》:

亲爱的未未、末末:

从开始能够跟大人交流时起,你们就意识到了电脑和手机的存在。一岁多一点,只要爸爸妈妈一打开电脑,你们就双双凑上来看,一会动鼠标,一会敲键盘,一会用手去摸电脑上的画。一旦把你们从电脑前抱开,就会大喊大叫,那时唯有拿小画书转移注意力。

在你们出生两年半之前,2007年1月9日,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iPhone,将手持计算机与手机融合为一体。人们对它的易用和时尚趋之若鹜,它也给其他领域带来巨变,包括信息、社交、软件、娱乐、广告等。iPhone非常出色,然而,它所带来的问题是,这种设备无论白天、黑夜都和人在一起,以至于变成了人体的一个“新器官”。

你们和然然姐姐,还有爸爸妈妈都已化作“屏幕化”生存的一员。

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平行世界的入口无处不在:在电脑上、手机上以及电视上都潜伏着。屏幕一下子成为我们生活中如此熟悉的物件。为了应付众多的屏幕,我们学会了在不同媒体间,以及在媒体和真实生活之间反复切换。

保持你们的眼睛远离屏幕,从来是爸爸妈妈的一项艰巨任务——毕竟爸爸妈妈自己也未必是好榜样。

之所以这样防范,是因为爸爸担心,过度盯着屏幕有可能对大脑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频繁的刺激和即时的满足,可能会让人难以关注更费力气的任务。一旦习惯于屏幕上那种高潮迭起的刺激,假若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不那么令人着迷,我们就很难集中注意力。我们正面临普遍的注意力危机,尤其是孩子们,几乎没有抵抗力,因此深受其害。注意力持续时间在缩短,记忆广度也随之出现问题。走神,或者叫分心,变成了我们必须日常与之搏斗的顽敌。

尤其令爸爸担忧的是,大脑还没有进化到能够处理大量的视觉线索和即时信息的程度。研究数据告诉我们,每天花在屏幕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的人,明显更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与睡眠息息相关,电子设备似乎格外扰乱睡眠。以往人们获取信息的活动对睡眠的影响不大。比如读书和看杂志,要么催人入睡,要么可以在睡觉时轻松放下。每天看几个小时的电视,与睡眠减少也只有微弱的联系。可是,智能手机的诱惑往往让人无法抵挡。无论是刷短视频、玩游戏还是在社交媒体上聊天,都让人欲罢不能,直至深夜。

睡眠不足会导致无数问题,包括思维和推理能力受损,体质变弱,体重增加等。它还会影响情绪,直至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那些在黑暗中发出蓝光的智能手机,正在扮演一个“邪恶”的角色,一点点蚕食人们的身心健康。

其中,我们的很大一部分屏幕时间,花在了社交媒体上。

“00后”的你们,不能体会过去联络起来多么麻烦,比如:没有电话,远距离的交往基本靠写信;出门拍照,照片需要等一周才能在照相馆冲洗出来,等等。在社交媒体发明之前,人与人互动的手段非常有限,主要限于亲自认识的人。手机和社交媒体彻底改变了全世界人们的互动和交流方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爸爸注意到,社交媒体正在入侵我们的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检查社交媒体是爸爸早上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晚上做的最后一件事。爸爸的写作和研究常常需要长时间的集中思考,现在却被社交媒体严重分心了。

不仅如此,虽然爸爸现在能获取的信息比想象的要多得多,但在社交媒体上,有那么多的丑陋,那么多的恶意,那么多的错误信息。爸爸开始认同那些社交媒体的直言不讳的批评者,比如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杰伦·拉尼尔,他甚至写了一本书:《马上删除社交媒体账号的十大理由》。这些理由包括:自由意志的丧失,对真相的侵蚀,同理心的破坏,不快乐的滋生,以及公共生活的破坏。

为什么在今年,爸爸想要很严肃地和你们谈一下社交媒体?这是因为,在疫情影响下,你们的网上聊天次数明显增加。爸爸当然知道,社交媒体现在已成为青少年人际交往的主要平台,而这一时期,又是你们的社会接触面迅速扩大、对个人幸福越来越有切身感受的重要成长阶段。

你们这一代青少年,在社交媒体这类新空间中花费大量时间,而这会使你们更快乐吗?

爸爸妈妈希望你们:保持足够的睡眠;不要与朋友失去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坚持体育和艺术活动,这对心理健康和幸福非常重要。如果你们能在这些方面照看好自己,爸爸妈妈将不再担心手机和社交媒体的不良影响。

当然,必须说,爸爸妈妈作为大人,也需要仔细反省自己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以及我们所树立的榜样。我们必须身体力行,塑造良好的屏幕习惯,比如,尽量不要用屏幕开始和结束自己的一天,也不要试图在卫生间马桶上了解天下大事。

是的,亲爱的未未、末末,屏幕之外,有远为辽阔的世界。走进那世界里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校对 徐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智能手机   社交   儿女   北大   睡眠   屏幕   爸爸   教授   父母   男孩   公主   妈妈   女孩   幸福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