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让文物“活”起来

“南海Ⅰ号”VR/AR探秘体验项目备受群众的喜爱。

“南海Ⅰ号”文创产品吸引不少游客购买。

“南海Ⅰ号”文创产品吸引不少游客购买。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李孔青、郭亨文摄影报道)十一假期,位于阳江市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丰富的馆藏、高品质的展览、多彩的活动、鲜活的文创,以及不断创新的展览形式,吸引了各地游客。单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一连两天共有9000多名游客进馆参观,比平日增加了4倍多。

记者了解到,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今年联合推出“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阳江市海陵岛海丝文化休闲游线路入选。该线路串联起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270°海上书吧、谷寮艺术度假村、牛塘山文化览胜景区、渔家文化博览馆等,都是以海陵岛海洋文化为主题。这些景点在十一假期都成为旅游热点。

立体展示宝船风采

十一假期,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雕塑、模型、场景、多媒体等多种展陈手段,立体展示了“南海I号”宝船风采。该馆根据“南海I号”上各种文物制作各种文创产品,受到不少游客追捧。

另外,该馆举办《海防钩沉——广东海陵戙船澳炮台2020~2021年考古调查成果展》。展览共分为“明清广东海防”“戙船澳炮台历史”“戙船澳炮台遗迹和遗物”“考古调查”四个部分,展出考古调查采集的文物、标本等80多幅图片,介绍阳江地区悠久的海防历史和难得的海防文物和文物保护的风采。

数字化呈现馆藏珍宝

值得一提的是,“南海I号”VR/AR探秘体验项目备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该项目综合运用VR影片、互动投影、三维技术等虚实结合的手段,让观众切身体会VR/AR科技赋予文物和历史的魅力。

该馆还把“南海I号”沉船遗址发掘出土文物总数超18万件,包括瓷器、金银器、铜器、漆器等,通过三维重建技术,数字化呈现馆藏出水珍宝,观众在与展品互动的同时,展品蕴含着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故事映入眼中。

在馆内,游客们戴上虚拟现实头盔,仿佛瞬间回到了古代,随着“南海I号”出发、航行乃至沉没海底的历史长河中,穿越不同的时间、地理纬度,亲历古代航海可能发生的故事。诸如古代泉州港口的繁华,“南海I号”船员生活的精彩,巨浪吞没“南海I号”等场景都一一呈现。

新项目建设进入高潮

昨日,记者走访了位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西侧的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施工现场。该中心以“南海I号”为起点,把“海丝方舟·梦启阳江”作为设计理念,自去年12月底动工建设以来,各个施工面有序推进,目前进入第4层施工阶段。工程总进度达50%以上,预计今年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明年底完工并交付使用。

据了解,该中心为一幢集水下文物展览、业务研究、学术交流、文物库房及业务管理为一体的建筑。“南海I号”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大最完好的沉船考古发掘项目,该项目打造了“研”“展”“育”一体的水下遗产保护科研中心,项目建成后,将与广东海丝馆一起,打造“南海I号”世界级考古品牌、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

相关

阳江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交通支点

“现在从广州到阳江市海陵岛方便多了,无需通过‘先高速后绕行地方路’的方式上岛,可直接走高速公路抵达海陵岛。”来自广州的程先生说。据了解,2020年底,海陵岛大桥通车,珠三角城市可全程高速直达海陵岛,足足节省近30分钟车程!

记者了解到,海陵岛大桥对促进海陵岛旅游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海陵岛大桥设计时速为100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

近年来,随着沈海高速、汕湛高速、深茂铁路、广茂铁路、阳江港等的建成运营,阳江市基本形成了以公路、铁路为主,水运为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体表现为:高速铁路实现“零”的突破;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现代化港口雏形显现;枢纽场站体系不断完善。

记者了解到,为支撑阳江建设成为广东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阳江市结合实际编制了《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和《阳江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这两份规划于今年9月同步颁布实施。

上述两个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阳江基本建成“广东沿海经济带交通支点”,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阳江市区陆路1小时左右可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周边地市,陆路2小时左右可达北部湾和海南自贸港核心城市;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铁”;港航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港口货物年通过能力达到1.4亿吨,邮轮客船泊位年通过能力达到128万人次。港—产—城融合发展,港口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全面建成,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2亿吨。

抒写海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阳江有着深厚的“海洋底蕴”。近年来,阳江市积极打造国际滨海文旅目的地,以海陵岛为特色滨海旅游发展龙头,加强东平、沙扒两翼的协同发展,对标国际一流滨海文旅度假胜地,大力发展娱乐休闲旅游、海洋运动、滨海度假、海洋民俗风情文化旅游,积极开发海上体育运动、潜水、低空飞行等新兴旅游产品,推动海洋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当前,阳江正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旅游交通、旅游集散、智慧旅游服务、旅游标识解说、旅游厕所、旅游安全等六大服务体系,实施“以点带线、以线覆面”的旅游集散服务工程。加强滨海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环海陵岛碧道、南部滨海碧道,增加人们“亲海近海”的空间。

“滨海旅游+文化”是阳江发展海洋旅游的一大特色。阳江大力推动“南海I号”参与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向世界展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窗口;加快推进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设,创建了极具特色的“南海I号”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以“南海I号”为核心的海丝文化产业带;依托南海(阳江)开渔节、漠阳风筝文化节等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与滨海旅游融合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南海   阳江市   阳江   滨海   丝绸之路   广东   文物   海上   博物馆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