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克斯科技酱油”事件后,我们该思考什么?

海克斯科技酱油”事件后,我们该思考什么?

近日,抖音up主“辛吉飞”一系列“科技与狠活”短视频,把“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这一话题再次推向热门话题榜。与此同时,海外短视频up主“起底”海天酱油国内外“双标”,导致“科技酱油”事件发酵。

对此,国内调味品巨头,有着“酱油茅”之称的海天味业,于一周时间内两度发文进行回应:

9月30日,海天味业发布声明称,公司产品所含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以及法规要求。强调“部分短视频账号利用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制造焦虑和恐慌,在网络上制造并且散播谣言,严重损害了公司品牌形象,其言行己构成对公司名誉权的严重侵害。

10月5日,海天味业再次发文称,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食品制造中,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均有明确的法规标准,这些标准本身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世界各国的正规食品企业都会依据法规标准和产品特性,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且按规定标识清楚。”

中国调味品协会亦于5日发布声明,表示支持因舆情受到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

同时,不少评论开始“倒戈”,认为从食品的储存、风味、性价比等多种因素来说,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本质上,食品添加剂还是一个成本与收益的权衡问题。至此,“海克斯科技酱油事件”告一段落了?

“海克斯科技酱油事件”的背后,是个体生命对未知事物的隐忧。

从古至今,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当前技术在不断地快速发展。人们正在享受着技术带来的红利。但与此换来的是,技术开始衍生出一种技术权力。正成为操控认知的一种重要手段。技术在建立一种权威。但在今天信息高度互通的互联网社会,在资本驱利的加持下,技术建立起的一种相对权威开始不断受到质疑。以至于海天味业参与起草制定和修订《料酒质量通则》、《酿造酱油工艺技术规范》、《酱油质量通则》等国家标准被一度推上微博热搜。被指责“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置于风口浪尖。

技术需要与民众对话。

在当前各种“专家”、“教授”、“红V”、“蓝V”等让人大跌眼镜的事件、言论层出不穷后,知识分子以及技术树立的权威形象,开始在大众的内心深处削弱。食品添加剂符不符合国家安全?答案是肯定的。但食品添加剂是否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问题?普通大众是否清楚其中原理?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第一时间的对话,不应该是“起诉”,更需要解释,需要树立技术权威形象,这才是百年企业需要做到的。(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酱油   事件   通则   大众   发文   调味品   食品添加剂   法规   权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