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活中国经济再发展?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


十一假期,全国疫情似乎又起来,不少城市出现确诊病例,像我所处的县级市已出现1列病例,而且是全国著名的蔬菜水果批发地。这段时间的封闭导致了不少企业歇业,不少企业主纷纷感叹:今年钱难赚了,撑不下去了!当然企业生意不好,那就业形势就不乐观!国内就有是防疫重要还是发展经济重要两种争辨,专家怎么说,那是他们考虑的范围,作为我们普通人该如何看待?

首先,疫情这几年是下不去了,只要世界疫情不断,中国就无法避免独善其身,所以抗疫是一项世界任务,中国可以凭借动态清零和全员核检等政策消灭国内病毒,但中国又不能闭关锁国,每天都有不少人出国回国,因此单靠本国力量是无法杜绝病毒的,抗病也是一项长期任务。

其二,中国经济急需复苏。这两年随着房地产为引擎的配套经济发展模式到了瓶颈期,再遇疫情,再度重创“假日经济”,中国饮食业、旅游业、娱乐业遭到沉重打击,个体经济也在疫情的重击下直线下滑,人们更不敢消费了。

其三,现在推出的降息、开放房地产的政策作用有限。本来以为降息后,大家会纷纷取出沉睡在银行的钱进行消费和投资,带动消费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可没想人们反而提前还房贷,更多的钱反而流向银行。

那么到底怎样激发人们消费信心,让钱流动起来,带动实体经济呢?以下只是小民之愚见,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教!


其一,进行医疗和社会分配制度的改革,让人们放下余生的担心和后怕。医疗房产教育是压在人身上的大山,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势在必行,我们不能让医院产业化了,医院应是民生工程。降低各项检查费。

其二,现在社保交费太贵了,职工医保基本在千元之上,如果你收入是三四千元,占了三分之一,想一想,有多少人可以承受。

其三,社会财富分配制度向个体经济和服务业转移,当年中国存款巨大,财富总量也大,但大部分人却没钱,为啥?因为少数人掌握了大量财富,一些国内风云人物在国内赚钱,在国外购买豪华别墅,中国的经济模式也便于这些领军人物,而大部分相当于螺丝钉,每日辛苦地工作,维持生计。

其四,中国需要引入外力,让人民币国际化。只要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储存货币,那就好办了,相信大家都知道美元是咋回事!

其五,实现精确防疫。比如建立个人防疫档案,避免大量封堵现象,力争将经济影响降到最少。

其六,向社会发行消费券,数量越大越好,金额愈大愈好。消费券不要限定消费对象和地点。当然发现金更好,也可以每消费一笔,有百分之十的补贴现金返还到个人手中。

重塑消费信心,进行社会财富再分配改革,全民免费医疗,精确防疫长期化,人民币国际化,这些才是解决当前问题的良方。治表不如治根,痛定思痛,彻底改革,重焕经济生机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个体经济   分配制度   中国经济   疫情   防疫   中国   钱包   人民币   财富   医疗   社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