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成都世乒赛团体赛看点:中式直拍欧洲开花了

在乒坛相当长的时间里,以中国队为代表的直拍打法,曾经是主流打法。

直拍球员可谓星光灿烂,从庄则栋李富荣到郗恩庭,从邱钟惠到张立,到曹燕华,都曾经引领了一代风流。除了中国队之外,亚洲乒乓球曾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以直拍辉耀世界,从河野满到小野诚治,从刘南奎到柳承敏,薪火相传,延续着一个又一个的乒坛神话。

到了近十年,直拍打法日渐式微。曾经王皓的横空出世,全方位的直拍横打技术对直拍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曾经马琳的精湛技术,天赋手感,让乒坛直拍威力不减;曾经高军复出比赛,让乒坛看到当年直拍正胶的弘扬与创新,如沐春风;曾经许昕的昕式直拍,让直拍也可以退台对拉,让乒坛看到一条巨蟒,千转百缠,在直拍球员日渐稀少的情况下,让直拍大笔续写辉煌。

但是,随着许昕的淡出,中国乒乓球队一线队员已经没有一位直拍选手了。

这一次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在笔者的记忆里,是中国乒乓球队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世乒赛团体比赛当中没有了直拍选手。

出战成都世乒赛团体赛的中国男乒都是横拍选手

过去中国乒乓球队似乎有一个规矩,就是运动员的培养当中,要有各种打法的比例,其中直拍一定是要重点扶持的。

这些年来,中国队也下了很大的力气培养王皓、马琳、许昕的接班人,出现了郑培锋、赵子豪、薛飞、严升等优秀直拍选手。他们的技术都各有特点,水准也都非常高,在许多比赛当中,也曾经脱颖而出,取得骄人的战绩。但是这几位重点培养的直拍选手还是都没有能够走到一线队伍的行列。

从另一个方面讲,两面反胶横拍,两面拉的打法,在最近十年当中,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器材因素,随着拧拉技术的成熟,随着大球时代旋转力量速度的高度统一,两面反胶横拍打法完全占领了世界乒坛的主流位置。

昨日,笔者和美国队主教练高军的交流当中,高军还谈到了一个笔者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因素,就是场地的因素。现在乒乓球的场地因为各种因素做了很多的“舞台化”呈现,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场地的面积比过去大了许多,空间也比过去高了很多。这样的场地更加适合需要更多空间的打法,而最有代表性的肯定是横拍两面反胶两面拉的打法。传统意义上的直拍正胶基本上不退台,即使直拍横打技术发展以后,直拍选手也可以打中远台,但毕竟不是整体技术体系当中最主要的环节。

在越来越大的“舞台上”,横板两面拉的打法似乎更加的天时地利,最近十年尤其是近几年,这种打法的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走到乒坛的主流位置。

笔者发现,不仅仅是中国队,现在在一线主力队员当中已经罕见直拍选手,亚洲的日本队、韩国队、印度队、中国香港队、中国台北队,只剩下黄镇廷一把直拍苦撑危局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最近一些年,直拍技术在欧洲,反而找到了自己的亮光。

除了像卢森堡队倪夏莲、德国队单晓娜这些老运动员,守着直拍这块阵地,凭着自己的童子功,在欧洲这个乒乓球热土上占据自己的位置,发光发热之外,欧洲还涌现出了一批年轻队员,用中式直拍的打法闯出了一片天地。

最具代表性的是代表德国队打球的邱党和法国队新近涌现出来的15岁小将费利克斯·勒布伦。

前不久,在代表欧洲最高水平的欧洲乒乓球锦标赛当中,直拍选手邱党战胜了斯洛文尼亚队的横拍选手达科,夺得了欧锦赛男单冠军。

德国队选手邱党

据说这是有史以来,直拍选手第一次夺得了欧洲乒乓球锦标赛的冠军。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家一想到欧洲的乒乓球,自然联想到的一定是横拍选手,直拍选手似乎和欧洲无缘。一说直拍选手的时候,自然是想到亚洲选手尤其是中国队选手。

大概十多年前,笔者在成都的双流体育中心体育馆观看了一场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直横大战,直拍清一色都是中国队选手,横拍大多数都是欧洲选手。

现在直拍选手在中国队选手乃至亚洲选手中日渐式微,反而乾坤大挪移,欧洲的直拍亮出了一道曙光。这是世界乒乓球历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继续说邱党的球,他的父亲邱建华是著名的教练员,邱党的直拍深得中国乒乓球直拍的精髓。尤其是直拍最擅长的摆短技术,堪称世界最佳之一。邱党整体上不是以力量旋转作为主要得分手段,他直拍横打过去的球力量并不大,但是弧线很低,打到对方很难受的位置,通过摆短、反手低弧线,这样看似柔性,实则精细的战术体系,或直接得分,或为正手的杀板创造机会。

邱党的打法,形成了自己一套体系,而这套打法比较多的是针对欧洲选手。邱党需要提高的是,针对亚洲选手特别是中国队选手,更多地提高抗衡的能力和突破的能力。

最近两年,法国队15岁选手费利克斯·勒布伦和他18岁的哥哥艾利克斯·勒布伦为世界乒坛带来了一股青春的风暴。

弟弟费利克斯·勒布伦是直拍选手,15岁的他不仅给世界乒坛带来了一股中学生气息的青春风采,他的直拍打法更让人眼睛一亮。

法国队选手费利克斯·勒布伦

先说器材,小勒布伦使用的是蝴蝶23670底板,又叫“女王权杖”,也叫“小黄人”。这个底板过去比较多的是女运动员使用,比如说张怡宁就长期使用的是这个底板。但是小勒布伦在使用这个女王权杖的时候,突破了过去的一些打法,加强了中远台的对攻,让女王权杖有了一种崭新的发挥空间和优势。

再看小勒布伦的球,正手力量稍微弱了一点,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原因。但是他的反手相当有特色,他和王皓、许昕、马琳的反手都不同,他的反手并不注重摩擦,更多的是弹击,像一门迫击炮一样,把反手过来的各类球通通拍击过去,电光闪耀,火花四溅。

小勒布伦虽然现在还没有取得太多骄人的战绩,但是当他在WTT布达佩斯站和马龙对垒的时候,一上来就赢了马龙一局,后来马龙扳回两局,第四局双方还打到了12平。足见这名欧洲直拍小将的作战能力和潜在能量。

在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小组赛法国队对阵英国队的比赛当中,前四盘双方打成2比2平,在决胜盘小勒布伦战胜对手,让法国队挺进淘汰赛。

可以说,欧洲的邱党、小勒布伦等直拍选手,现在和将来都会是中国队的主要对手。

这种直拍与横拍的欧亚洲际大挪移,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更应该是世界乒乓球演变发展的有趣视角和看点。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若峰(曾经电影人,做过电视人,做过出版人,长期媒体人,资深业余乒乓球迷)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欧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直拍   欧洲   中国队   乒坛   世乒赛   团体赛   亚洲   成都   打法   乒乓球   两面   中国   选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