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炊事员的人生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心想事成、一帆风顺,有些人是饱经风桑,一路坎坷,有人轰轰烈烈、有人默默无闻,但是不管是怎样的人生之路,只要自己坚守善良与本分,努力地去拼搏,不断地进取,那么虽然成绩不大,但一样地不枉人生,也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刘礼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十三岁成了孤儿,他只读了二年书,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人很聪明,吃苦耐劳,他跟着叔叔一家人过日子,叔叔家也很穷,婶婶待他不好,常常闲言冷语,他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每天他都要去看牛,打猪草,干农活,没有添置过新衣服,一直穿着父亲留下的旧衣服,吃的是家里的剩饭剩菜!

他十七岁那年,当地的中学成立了,他就去做了炊事员,校长是从战场上下来的退伍军人,他同情刘礼,待他很好,刘礼也是十分珍惜这份工作,虽然是临时工,但每月有十二元的工资,可以吃饱饭了,他很知足,工作也干劲十足。


他工作十分认真负责。全校有二百多个学生,只有一个炊事员,他要负责老师食堂的饭菜,还要负责学生的蒸饭工作,那个时候、学生是带米自己下米,端到食堂里去,他就要给几百分米下水,放在层子里蒸熟,要挑柴劈柴,点火煮饭,工作量很大,但他做得认真,晚饭后还要烧好全校师生的洗澡水,他从未影响师生的膳食,校长见他工作量太大,就组织学生帮厨,十年后才增加了一名人员。

他爱学习。他十分羡慕学生们有书读,只要有一点时间就在教室外的窗户边听课,尽管大部分听不懂,时间也有限,但一直坚持着,他买来了小学课本,晚上就自学,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经过八年的努力,他的语文数学达到了小学水平,这样就可以看书看报了,也开始了初中文化的自学。

他有一颗爱心。刘礼心地善良,待人真诚,他关注着每个学生的下米情况,有些学生因为家里穷,下米很少,根本吃不饱,他就抓一把自己的米放进去,每餐都会多蒸几分饭,给忘记下米的同学吃,因此他常吃剩饭,每个学期他都要贴进去不少大米,但他从不声张,受到他帮助的学生事隔多年才道出了真相。



好人有好报!刘礼巳经做了近二十年的临时工,恰好有一个转正指标,他完全符合条件,但是有关系户要占有该指标,他曾帮助过的一个孩子已经当了教育局副局长,他力排干扰,使刘礼转为了正式工。

学校考虑他年纪大了,就要他负责采购工作,但他坚持要做炊事员,他说:习惯了、自己热爱这份工作,三十八岁那年他光荣加入了党组织。

刘礼四十岁时,局里成立工会,他曾经帮助过的一个学生当了副县长,在他的推荐下,刘礼当上了局工会副主席,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到退休!

他终生未婚,八十一岁时走了,临终前将四万多元全部积蓄捐给了他工作过的学校。

这就是刘礼的人生之路,虽然平凡,但他的精神光彩照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炊事员   人生   剩饭   临时工   工作量   全校   师生   食堂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