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费米子”和“玻色子”

按照某种分类,世界上所有的基本粒子只有两种,即费米子和玻色子。

费米是一个人,玻色是另一个人。那么,费米子和玻色子是什么意思呢?

费米(左)和玻色(右)

还记得泡利不相容原理吗?我们在第20课里讲到过,两个电子不能处于同一个状态中。电子就是费米子,是的,费米子就有这样一种特征,两个同样的粒子不能处于同一个状态中。那么,玻色子又是什么呢?简单来说,两个一模一样的玻色子可以处于同一个状态中,甚至,更多的玻色子可以处于同一个状态中。

电子是费米子的典型,光子是玻色子的典型。

回顾一下泡利不相容原理。如果将电子态比喻成云彩,泡利发现的这个原理可以表述为:两个电子不可能处于同一朵“云彩”中,当然,这朵“云彩”还含有电子的自旋状态。泡利不相容原理十分重要,它解释了原子的刚性:由于电子的“云彩”具有排他性,因此电子的“云彩”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云彩不同,不可能融合在一起。

现在,大家可能会问:既然是泡利发现电子之间不相容的,为什么这些粒子不叫泡利子,却叫费米子?

泡利发现不相容原理的时候,量子力学还没有建立,人们还没有工具做出费米的发现。1926年,费米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的电子都是一模一样的,两个电子看上去没有任何不同,我们不能将一个电子称为张三,另一个电子称为李四,因为根本无法区别两个电子。但两个电子与双胞胎不同,尽管双胞胎看上去一样,但我们还是可以区别他们,因为他们不是同一人;可是电子就奇怪了,尽管两个电子好端端地在那里,我们却无法说出谁是谁。

费米的发现还可以表述为:尽管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两个电子不能处于同一个状态中,但是,它们之间根本无法区分。也就是说,每时每刻,一个电子既在这个状态中,又在另一个状态中。泡利并没有发现这个奇怪的现象。

同样在1926年,比费米稍晚,英国的天才物理学家狄拉克也发现了所有电子都长得一模一样。费米和狄拉克的发现,在量子力学中有一个名字,即费米—狄拉克统计。有一堆电子在那里,它们处于不同的状态中,但它们又长得一模一样。电子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特点,与它们的自旋有关,电子的自旋角动量等于半个普朗克常数。

其实,任何粒子,只要它的自旋是普朗克常数乘以半整数,就是费米子。什么叫半整数?1/2,3/2,5/2,…都是半整数。

质子和中子是费米子,中微子和夸克也是费米子。泡利结合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证明了自旋是普朗克常数半整数倍的粒子,必须满足费米—狄拉克统计。

因为电子是费米子,所以这个世界中的物质才是稳定的,才不会变得越来越小。

光子就不同了,光子叫玻色子。所有玻色子长得一模一样,但多个玻色子可以存在于同一个状态中。满足这种特征的粒子,比如激光。

发现玻色子的是印度物理学家玻色。1924年,玻色写了一篇关于推导普朗克量子辐射定律的论文,文中并没有提到任何古典物理。这篇论文在开始时未能发表,受此挫折,玻色直接把论文寄给了身在德国的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意识到这篇论文的重要性,不但亲自把它翻译成德语,还以玻色的名义将论文发表在名望颇高的《德国物理学刊》上。正因为此次赏识,玻色能够第一次离开印度,前往欧洲并在那里逗留两年,在此期间他还与德布罗意、居里夫人及爱因斯坦一起工作过。

费米子和玻色子

爱因斯坦不仅推荐了玻色的论文,还将玻色的发现推广到了很多情况中,就这样,满足玻色子特征的粒子,也就满足了另一种统计,即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光子也有自旋,它们的自旋角动量等于一个普朗克常数。任何粒子,只要它的自旋是普朗克常数的整数倍,就是玻色子。

幸好,光子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否则这个世界就不稳定了,也不会有固体、液体了。但光子可以形成激光。我们接下来就谈谈激光。

激光和其他光一样,都是由光子组成的。我们知道,每个光子都有一定的能量。一般生活里常见的光,比如太阳光,就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光子,而且这些光子的能量有大有小。但激光非常特别,它里面每个光子的能量都一样大。这就是激光与普通光最大的区别。换句话说,激光里面的光子处于同一个量子态中。

产生激光的过程,其实很像一场雪崩。雪崩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知道,雪山上总是堆着一层层厚厚的积雪。当外部诱因使某一层的一小块雪滑下来的时候,就会引起下一层雪的共鸣,下一层的雪也跟着滑下来,又引起更下一层雪的共鸣,使更下一层的雪也滑下来。雪这样一层层地往下滑,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就演变成了一场壮观的雪崩。

1917年,爱因斯坦发现这个辐射过程是可以诱导的,把一个光子打入原子,它可以诱导原子中的电子从高轨道跑到低轨道,同时发出一个跟第一个光子能量完全相同的新光子。这个过程叫受激辐射。一个光子打入原子,就跑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光子;这两个光子再打入两个新原子,就跑出四个完全一样的光子,这样不断进行下去,就会形成一个原子的“雪崩效应”,从而产生大量的光子。而且所有光子都携带相同的能量,这样产生出来的光就是激光。

受激辐射

爱因斯坦在1917年就建立了激光理论,但一直等到30多年后,也就是20世纪50年代初,才有一个叫汤斯的人把激光发明出来。汤斯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年轻时喜欢研究理论,所以就考到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读研究生。但他视力不好,在去医院看医生时,医生说他视力不好,看数学公式会比较困难,干脆不要做理论研究了,不如去做实验。汤斯听从了医生的劝告,不做理论,改行做实验了。因为做实验,他发明了激光,最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回过头来说一说费米。费米不仅发现了费米—狄拉克统计,也是第一个建立核反应堆的人。同时,他还发现中微子的秘密,中微子的名字就是他命名的。可以说,意大利在出现伽利略这样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之后,好多年没有再出现很伟大的物理学家了,直到费米的出现。

因为建立了第一个核反应堆,费米被誉为原子能之父。费米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有一流的建树,这在现代物理学家中是屈指可数的。100号化学元素镄、美国伊利诺伊州著名的费米实验室、芝加哥大学的费米研究所都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费米人生的最后几年,主要从事高能物理的研究。费米还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老师。可以说,截至今天,费米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物理学家。

电子是费米子,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质子、中子和夸克也是费米子。光子是玻色子。因为光子是玻色子,所以才会有激光。在这个世界上,所有基本粒子,不是费米子就是玻色子,不存在第三种基本粒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玻色子   费米   普朗克   爱因斯坦   基本粒子   光子   粒子   激光   两个   发现   世界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