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果之王”变成人人嫌弃的“恶果”,猕猴桃到底经历了什么?

猕猴桃曾经被誉为“水果之王”,因为其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口味独特,一度受到市场和消费者们的追捧。市面上不仅品种非常多,价格也参差不齐,有高价的、也有低价的,基本上能满足消费者们的需求,所以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水果。

但是近几年来,猕猴桃在市场上的口碑一路下滑,甚至从曾经公认的“水果之王”到现在被人们戏称为“猕猴逃”,如此巨大的转变,到底经历了什么?

“水果之王”跌落神坛

猕猴桃产地起源于中国,最近50多年才被人们熟知。虽然我们现在可能听到新西兰奇异果这个说法比较多,但新西兰的奇异果也是从中国引进再培育改良的品种。

放在以前,猕猴桃被商人大力推广,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相比较其他水果来说,居于高位水果行列。但最近几年,猕猴桃被大力推广种植,市场竞争变得尤为激烈,猕猴桃的价格也一降再降,甚至很多电商平台上销售的猕猴桃价格比其它中低端水果还要便宜

许多消费者购买后却都发现收到的猕猴桃是硬邦邦的,催熟了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变软,而是直接就烂了。

“我的情况是买了硬邦邦的,过了半个月后,都发酵了,就没再买了”。

“本人猕猴桃忠实爱好者,现在购买的猕猴桃收到时都是硬邦邦的,问客服说再放几天就可以吃了,结果放了两个月还是硬邦邦的最后全部扔掉了,从那以后再也没买了”。

这些都是来自最近购买猕猴桃的消费者们的真实反馈。

经过调查发现,造成猕猴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早采”。

猕猴桃本身就属于“后熟水果”,也叫跃变型水果,采摘时是尚未成熟的。正常情况下,这种跃变型水果会有一段时间的呼吸高峰期,在呼吸高峰期内,水果中含有使水果成熟的乙烯会突然聚集,促使水果自动成熟。

通常,中国的猕猴桃一般是在9-10月份成熟,最适合的采摘日期是在九月的前一周左右。这样消费者们买到猕猴桃后刚好达到猕猴桃的呼吸高峰期,猕猴桃会自动成熟,而不是需要人工催熟。

而一些果农为了能提早上市,抢占先机,通常在7月份就开始提前采摘猕猴桃,这样的猕猴桃错过了7-8月份营养物质产生的关键时期。不仅营养价值不高,猕猴桃中的乙烯也还未聚集,没有达到呼吸高峰期,消费者买回家后收到的就是硬邦邦的,即使用人工催熟的方法也难以催熟,以至于放了一段时间之后不仅没熟,还会胀气、发酵。

“早采”的猕猴桃,几乎是遍布于水果市场, 连央视都曾经明令禁止早采,但是一些商人们为了抢占先机,谋求更多的利益,仍是会早采,以至于猕猴桃的口碑一路下滑,现在几乎没有人敢买了,甚至已经成为了众人嫌弃的“恶果”!

其它“早采”受害者

除了猕猴桃之外,冰糖心苹果,黑布林和榴莲等水果同样是“早采”的受害者!

泰国榴莲可以说是非常出名的一种水果了,出口到世界各地。平时我们见到的市面上的榴莲也有部分是从泰国进口的,在没有管控之前,泰国榴莲也是早采成风,榴莲果肉都没长齐就被采摘。随后,泰国政府对早采把控得非常严格,如果早采,按照泰国的法律是要判刑的,这才保住了榴莲被早采的命运!

苹果的种植技术在我国已经非常成熟了,特别是在陕西、山东等地种植的苹果是较为出名的。但仍有网友反映买到的冰糖心苹果有早采的青果、异形果等不良水果。

除了这些,像砂糖橘、蜜柚、芒果等一些常见的水果同样因为早采,从高端水果的行列沦落为低端水果。

如何控制猕猴桃早采

面对早采成风的猕猴桃市场,想要猕猴桃挽回猕猴桃的口碑,必须改善这种现象。

首先,应该加强猕猴桃的产业化管理,通过品种改良、土壤改良、配方施肥等培育出更高品质的猕猴桃。

其次,相应的市场门市部应该加大对猕猴桃的管理,严禁销售早采猕猴桃,禁止对猕猴桃打膨化机和大果灵,加大猕猴桃的农残抽检,品质检测,引导果农适时采摘,在果实成熟前进行果品采收指标检测。

果农和经销商们也应当自发杜绝 “早采”,以保证猕猴桃的口感,增加市场口碑和回购率。

猕猴桃挑选看三点

对于消费者来说,怎样才能买到好的猕猴桃呢

第一,看外形,大小适中、形状圆润的最佳。许多人在购买猕猴桃时往往都会进入一个误

区,大部分的人都会觉得越大越好吃。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些外形特别大的猕猴桃很有可能是打了大果灵或者膨化剂,这样的猕猴桃个头很大,但是口感很淡,营养价值也不高。

第二,看颜色,猕猴桃表面颜色为褐色的最佳。有些猕猴桃表面颜色发青则是早采的,还没有成熟的猕猴桃。另一种颜色偏黑,表面毛发比较稀疏的猕猴桃则是成熟过头了的,口感也不是最佳。

第三,看果脐。果脐平缓或者凹陷的最佳。果脐突出的猕猴桃口感较为酸涩,不建议购买。

以上三点就是挑选猕猴桃的方法,不会挑选的快看看吧!

猕猴桃作为一种热销的水果,从“水果之王”到众人嫌弃,销售市场发展到今天的局面,都是因为果农们的早采,不仅打乱了市场秩序,还损害了消费者们的利益。

市场上水果种类繁多,早采本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但是过分早采,就会严重拉低水果品质,再好的东西要大众能消费得起,才是好东西,才能得到良性循环长久,而不是一味追求新,追求利益,使其只能成为少数人的消费品,甚至从“人人追捧”到“无人问津”,成为猕猴桃的结局!

作者:咕嘟 校稿:川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猕猴桃   新西兰   水果   都会   果农   泰国   榴莲   恶果   口感   高峰期   口碑   呼吸   成熟   消费者   苹果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