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记忆|中国革命成功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文家市转兵”

今年9月9日,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95周年纪念日。

秋收起义是革命领袖毛泽东在湘东和赣西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继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也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失败了。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不能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1927年8月12日,34岁的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自武昌秘密回到长沙策划、领导秋收起义。9月初,他赶到江西安源张家湾,作为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将参加起义的各路武装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共5000多人,任命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共产党员卢德铭为起义军总指挥。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举行。在修水、安源、铜鼓3路起义军西进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毛泽东依据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果断改变计划,决定起义军3个团余部1500多人会师浏阳文家市。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师、团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前委会议,讨论工农革命军今后行动方向问题,师长余洒度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认为不打长沙就没有出路。毛泽东坚决反对再打长沙,主张根据实际情况将部队转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山区和农村。毛泽东讲道:“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长沙好是好,可长沙我们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大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懒得管的地方,到乡下去。”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审时度势,力排众议,作出了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重大决定,这个决定意义非凡,不仅在危急关头有效保存了武装斗争的火种,更重要的是初步形成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战略构想,起义军从文家市走向井冈山,迈出了中国革命成功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这在中共党史上被称为“文家市转兵”。

9月20日,为顺利实现“文家市转兵”,率领工农革命军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开辟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上,向1500多名起义官兵发表了动员讲话,他说:“现代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有枪杆子才能打倒反动派。这次武装起义受了挫折,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当前力量还小,还不能去攻打敌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应当先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保存力量,发动农民革命。我们现在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一定要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毛泽东充满革命激情和诙谐幽默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将士的士气,坚定了他们向农村进军的信念。他的这次讲话,还直接影响了趴在操场院子墙头上聆听的两个小孩:14岁的杨勇与12岁的胡耀邦,促成这对表兄弟日后走上革命道路。1955年,表哥杨勇作为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表弟胡耀邦后来担任了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

9月29日,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进驻江西永新三湾镇,并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支部建在连上,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油画《秋收起义》 创作者:孙向阳

摄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与南昌起义不同的是,南昌起义打出的是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而秋收起义,在毛泽东倡议下,首次鲜明地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镰刀铁锤红旗,中国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秋收起义“文家市转兵”后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组织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并在文家市作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抉择,使得湘东浏阳的这座小镇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早在1917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前半年,他曾经和同学陈昌(新民学会会员,中共党员,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30年被敌人杀害)等三人,自湖南省城长沙步行100多里来到文家市,到他的同学陈赞周(新民学会会员,参加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病逝于巴黎)家里小住,商议成立新民学会的事,同时进行农村社会调查。毛泽东在文家市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调研,熟悉了文家市的山山水水与风土民情。在离开文家市的时候,24岁的毛泽东对陈赞周的亲友和乡贤深情地说,我的娘老子姓文(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到文家市就等于到了外婆家,文家市的乡亲就是我的亲戚了。他还爬到文家市的高升岭主峰俯瞰地形地貌,有人问他为何喜欢爬山察水?毛泽东风趣地说:我也是个风水先生嘛,不爬山察水行吗?10年后的1927年,毛泽东选择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并在文家市做出向农村发展的重大决定!13年后的1930年,毛泽东与朱德率领红一军团在文家市高升岭一带巧妙设伏,全歼国民党军戴斗垣旅,创造了“文家市大捷”!胜利和成功是提供给有准备的人的。1917年,胸怀大志的青年毛泽东到文家市体察民情、登高升岭主峰勘察地貌,将文家市的山川形胜尽收胸臆。毛泽东在文家市带有战略远见的人文地理考察活动,为日后他选择工农革命军在文家市会师、朱毛红军在高升岭痛歼敌军,埋下了历史必然性的伏笔。

附:

秋收起义编建序列一

(1927.9.9-29)

1927年9月9日,起义爆发于湘赣边修水、铜鼓、安源等地,起义部队编建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辖3个团,约5000余人。初战失利,9月19日退至浏阳文家市。

中共中央特派员兼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

起义军总指挥:卢德铭(1927.9.24牺牲)

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后叛变)

副师长:余贲民(后牺牲)

参谋长:钟文璋 徐恕(后)

副官:杨立三

第一团(由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湖北崇阳、通城的农民自卫军及平江农民武装一部编建)

团长:钟文璋

参谋长:韩浚

指导员:辛汉文

第二团(由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与醴陵、萍乡、莲花、永新、安福等县农民自卫军编建)

团长:王新亚(后脱队)

党代表:张明山(后脱队)

第三团(以浏阳农民自卫军为基础编建)

团长:苏先骏(后叛变)

副团长:彭兰珍(彭光)

党代表:潘心源(彭清泉) 徐麒(后)

参谋长:何坚(何杰)

此外,在起义前,还收编了夏斗寅残部邱国轩的一个团(后叛变)。

起义军编建序列二

1927年9月2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改编于江西永新三湾镇,全师缩编为一个团,不足千人。10月3日,转战到宁冈古城,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增编第二团。1928年5月4日,与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部队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中共前敌委员会

书记:毛泽东

师长:余洒度(后叛变)

毛泽东(1928.3任)

师党委书记:何挺颖(1928.3任)

参谋长:韩庄剑(韩昌剑)

第一团

团长:陈浩

张子清(1927.12任)

副团长:韩庄剑

党代表:何挺颖(兼)

副党代表:宛希先

参谋长:韩庄剑

朱云卿(1927.12任)

第二团(1928年2月14日,以原井冈山袁文才、王佐部队编建)

团长:袁文才

党代表:何长工

副团长:王佐

参谋长:徐彦刚

参考资料:

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中国共产党简史》

王立华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郭卿友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中华民国时期军政职官誌》(下)

来源:《工会信息》编辑部 作者:柳蒲

扫一扫下载《中国工运》《工会信息》电子订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南昌起义   安源   浏阳   秋收起义   起义军   革命根据地   革命军   党史   长沙   工农   至关重要   记忆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