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商卖假药给志愿军,被陈毅揪出,毛主席:立刻死刑,不许求情

1952年3月21日,聂荣臻打电话给陈毅:“陈老总,后方出问题了,这一批运来的药物有问题。”

听到这话,陈毅怒发冲冠,眼睛里仿佛能喷出火焰一般:“查,必须把这个人查出来!”

聂荣臻点了点头:“主席也发话了,查出来立刻死刑!”

有问题的药物究竟造成了什么影响?而陈毅又要如何找出罪魁祸首?

抗美援朝

新中国成立之后不到两年,就迎来了第一个巨大的挑战。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妄图将自己的魔爪伸向整个亚洲。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毛主席毅然决然地下令出兵,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再一次背起长枪,与强大的敌人作战。

而在战士们于朝鲜战场上一点点打出局面的同时,后方的后勤工作也同样没有落下。

全国各地的工人、学生积极参加到抗美援朝的队伍当中,各大医院也派出医护人员前往前线,还有无数人组织募捐,将食物、弹药以及医疗物资送到战士们的手上。

尤其是在上海一带,更是有超过6000人奔赴战场,救治的伤员将近四万。

而在募捐的人当中,有一位名叫王康年的能人志士。作为大康药行老板的他,一听说前线需要医疗物资,立马想尽办法开始为志愿军筹集药物。

虽说是让王康年筹集妖物,但志愿军也不可能一分钱都不给他。为了让王康年尽快将药物送到前线,志愿军采办人员足足将3亿元人民币交给他

一个月之后,王康年将大量的急救包、药物以及医疗器材送到前线。但遗憾的是,哪怕是王康年倾尽全力,也依然只筹集到了一半的药物。

药物虽然不足,但是也足够应急。所以采办人员又给了王康年两个月的时间,让王康年将全部的药物送到前线。

由于王康年的出色表现,志愿军采办人员还大肆夸奖这位药行老板,说他展现了爱国主义情怀。

可就在这个时候,前线的医疗人员突然发现,新运到的一批药物压根就不是药物。

消炎药的药品中装着面粉、玉米粉,甚至是石灰粉。

急救包里的纱布,也不是经过消毒的正经纱布,而是用黑心棉制成的。就连那些医疗器材,都是老旧、生锈而根本无法使用的。

因为这一批医疗物资出现问题,前线有近一千名战士牺牲在了战场之外。

当战士们开始追溯这批医疗物资的来源时,这才发现这些医疗物资便是著名爱国者王康年送来的物资。

奸商

其实王康年压根就不是什么爱国者,从他年轻的时候开始,就一直是个黑心商人。

192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的王康年,家境比很多同时代的人都要好上许多。

他的父亲在老家开了一家杂货店,虽说不至于赚得盆满钵满,但也是当地的小康家庭。

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出生,王康年没有想着好好跟父亲学做生意,反而是想靠各种小聪明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只不过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王康年每天都想着自己的大事业,对眼前的学习根本没有任何兴趣,不仅成绩差还没有任何傍身的本领。

一直到17岁那一年,他父亲意识到不能这样下去,于是花了大价钱把他送进上海大亚电台学习。在学习结束之后,王康年便留在电台里工作。

这份工作虽然是个铁饭碗,但对于想要干大事的王康年来说,肯定是限制了他的发挥。

不过王康年没有急着离开电台一飞冲天,因为他发现在电台工作,可以增加自己的人脉,以此来帮助自己今后干大事。

在电台积累了一段时间人脉之后,王康年在好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位富家千金,并与这位千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靠着有钱的岳父,王康年终于有了干大事的本金。于是他立马辞掉了电台里的工作,和父亲一样开始在上海做生意。

起初王康年卖的是日用百货,赚到了不少的钱。但是卖日用百货虽然能赚到钱,但利润就那么一点点,完全不符王康年的能力和理想。

于是王康年便开始调查,那个时代究竟做什么生意最能赚钱。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王康年在朋友的口中得知,当时还在战争年代,各种药物的需求极高。

更为关键的是,药物需求量大的同时,还有着非常高的利润,于是王康年便开始转行卖药,开了一家“大康药行”。

只不过战争年代药物需求量虽然大,但是药品价格的波动也很大,根本不是刚入行的王康年能够掌控的。

在干了几个月之后,王康年非但没挣到钱,反而把自己的杂货店都赔了进去。

已经入了药瓶行业的坑,王康年也不准备轻易放弃,反而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王康年做生意的本领没多大,这投机取巧的脑子倒是好得很。没过多久他就想出了意,那就是让客户付定金,然后自己再去厂家拿货。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把这些定金留在自己手里,活脱脱把药行生意变成了一场庞大骗局。

靠着这样的注意,王康年赚到了大把的现金,每天都活得十分潇洒。

但是这么一直不给客户货物也不是办法,王康年又舍不得花自己的钱去厂家买药。

于是他便买来了大量的药瓶,将玉米粉、面粉等装进药瓶里,交给客户了事。

客户也不是傻子,没过多久就发现了王康年的骗局,开始与王康年打官司。

但那个动荡的时代,就算告了王康年也没多大的用处,顶多能让他声名狼藉,不能继续做生意。

这骗局进行不下去了,王康年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却养成了,只有出的没有进的,不过一年的时间,他的万贯家财就变成了巨额的债务,每天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一直到上海解放之后,王康年才迎来了转机。

陈老总在解放之后担任了上海市长,他的首要目标便是搞好上海的经济。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王康年的大康药行终于恢复了营业。

而王康年自己,也是千恩万谢的感谢国家,还保证自己会好好做人,好好做生意。

恶贯满盈

在大康药行刚刚恢复营业之后,王康年也安安稳稳地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这段时间王康年赚到了一些钱,还把这些钱拿出来做慈善,得到了政府的表扬。

可是安稳了还没多久,王康年感觉正经做生意赚到的钱还是不够,于是又开始了暗箱操作。

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意,王康年给当地老板、政府人员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钱,让他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生意。

光有了生意还不够,王康年还会特意将药品价格定高,以此来获取高额的利润。

这之后还是觉得不够过瘾的王康年,干脆再一次干起了老本行,用破旧的医疗器材和不合格的药品来充当货物。

一般来说,王康年这样疯狂的行为应当会遭到制止,但是王康年早就已经买通了各级官员。有这些官员做保护伞,王康年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意会受到影响。

靠着这样的经营方式,王康年手中的资金越来越雄厚,害的人越来越多,他的道德底线也越来越低。

甚至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之后,王康年干脆把这一次战争当成了自己发国难财的机会。

王康年知道前线需要大量的医疗物资,于是花了大价钱买通政府关系,让自己拿到了整整3亿元医疗物资的订单。

在拿到定金后的第一个月,王康年先买了一些正常的医疗物资送到采购人员的手中。这批医疗物资还不到订单总额的三分之一,所以采购人员便天天催促王康年筹集物资。

王康年想的是,自己反正也拿不到那么多的物资,干脆就把这事拖着,能拖一天是一天。

可前线药品急缺,不可能让王康年一直拖下去。

第二个月王康年向采购人员解释,自己买的物资已经到了广州,马上就能送到前线。

第三个月王康年又说物资购买困难,还得再拖一个月。

可王康年无论找多少借口,也不能改变前线的需求。

最终在采购人员的催促之下,王康年再一次用新瓶装旧酒,将玉米粉当消炎药,将黑心棉当做急救包,将残损的医疗器械当做全新的器械全部送到了前线。

原本来说,王康年其实也不敢将这些假货卖给国家。

但是在他买通了各级官员,甚至连运输物资的司机都买通了之后,他便没有了任何底线。

王康年心想,从上海到朝鲜距离这么远,就算药品被发现有问题,也很难会查到他的头上。

这时的王康年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良知,丝毫没有想过战士们将那些玉米粉当成消炎药用,会让战士们受到怎样的伤害。

必须死刑

大康药行的医疗物资送到前线之后,没过多久战士们便发现,这批药物没有任何的作用。

消炎药撒到伤口上后,不仅不会减轻炎症,反而导致发炎更加厉害,不少的战士都因此而牺牲。

根据官方统计,有将近1000名战士死于王康年的假药。

医疗人员立马将这件事情上报,由于问题过于严重,事情直接传到了彭德怀的耳中。

听到这个消息,彭德怀狠狠地咬了咬牙,他恨不得立马回到国内干掉这个黑心商人。

但是因为前线战急彭德怀脱不开身,于是他便联系了聂荣臻联系,让聂荣臻帮忙转达这件事情给毛主席。

1952年3月21日,毛主席从聂荣臻口中听到了这个消息,震怒之下立马打电话给陈毅道:“立马把这个人查出来,直接死刑!”

陈毅听说这批假药是上海去的,气得眼睛里能喷出火,立马成立专案组调查。

但是这一次假药涉及到的人实在太多,那些被王康年买通的官员发现事情大条了,说什么也不可能将这件事情暴露出去。

几天的时间过去,专案组没能查到一点消息,各个药行都在隐瞒。

看一时没法调查出结果,陈毅干脆亲自下场,带着一众调查人员去各大药行查账目、流水,抽丝剥茧一般最终摸到了大康药行。

在正式开始调查大康药行之后,陈毅惊讶地发现大康药行的药品没有一个是来自大工厂,全是来自他名下的小作坊。

这样的运营情况,几乎让陈毅断定王康年便是罪魁祸首。

陈毅立马下令,让调查人员把王康年逮捕归案。

而王康年在其他官员的帮助之下,早就在上海玩起了人间蒸发,让公安机关迟迟没能抓到他的踪迹。

为了尽快将王康年抓捕归案,调查人员想到,王康年一个普通的商人能够将假药送到前线,中间肯定还有不少人在帮忙。王康年能跑,但这些政府人员可跑不了。

在抓了几个大头之后,调查人员便获得了王康年藏身地的情报,这才终于将这个恶贯满盈的家伙送进了监狱。

在审讯结束之后,陈毅当即下令判王康年死刑而王康年像是猜到了自己的结局,在行刑前一天于监狱中自杀。

王康年自杀了,但这件事却还没有结束,那些和王康年狼狈为奸的官员、商人也一个不留,全部被调查人员挖了出来。

根据当时的报道,这一次一共有85名身份不同的官员加入其中。这些官员大多都被判处死刑,有的在公安机关上门之前便选择了自杀。

因为王康年的黑心经商,上千名在前线勇猛作战的战士失去了生命。

在那个红色旗帜插满了全国的时代,这样的行为令人愤慨。而他最终选择自杀的结局,也实在令人可惜,可惜没能让他受到更重的惩罚。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黑心商人在被捕的时候还在高喊:“我那些药又吃不死人,有什么关系啊!”

王康年能够把自己的良性泯灭到这种程度,也算得上是一个“奇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志愿军   黑心   奸商   死刑   上海   前线   药物   官员   物资   生意   人员   医疗   陈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