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大草滩镇王家店社的“美丽嬗变”之路-漳县不断唱响乡村建设凯歌、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王家店社位于漳县以西,大草滩镇最东部,是各地游客进入遮阳山景区的“门户”,距离县城35公里,国道212线穿境而过,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乡村振兴工程实施以来,全县上下紧盯改善提升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这条主线,围绕提升空间布局、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立足实际采取示范带动、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改造提升的办法,集中力量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实现村庄“美丽嬗变”,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旅游带动、多元增收的新路子。


坚持强化组织引领,牵牢示范工程“牛鼻子”。强化组织推动。乡村振兴工程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先后多次深入村社调研指导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联村示范工程建设工作,为全村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路径。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抓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职责,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临一线,蹲点督导示范工程建设。健全制度体系。新联村严格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研究制定《新联村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驻村干部、村社干部及驻村帮扶工作队通力协作,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示范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先后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8次、村民动员大会5次进行专门研究部署,在充分听取社情民意的基础上,逐一摸清现状、找准短板、提出措施、压茬推进。


聚力推动工程建设,奠定乡村旅游“新路子”。坚持“党建+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拓展“支部+”,探索形成了“支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扶持壮大部分“大户”,对周边群众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以“大户”为中心,吸纳部分周边农家乐积极创办农民合作社,达到信息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效果。王家店社紧紧围绕“三变”模式不断拓宽发展路径,通过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方式,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将9户群众的闲置房屋通过入股的方式每年每户获得保底分红1100元。积极参与挖掘“旅游+”潜力,依托丰富旅游资源优势和游客需求,打造“羊十道”等品牌农家乐9家,设置农特产品销售柜台3个,引领全村农家乐朝着“精品化”“地道化”方向发展,全社80多人先后参与到农家乐和“五小”产业的发展中,实现就近就业13人,助力户均增收2万元。


围绕干群同步提升,开出群众满意“好方子”。为彻底改变村庄治理松散、生产生活方式相对滞后等现状,王家店社把工作重点放在立规矩上。研究制定《村庄管理办法》,引导群众树立卫生整洁、文明经营等方面的规矩意识。先后组织党员志愿者和群众进行80多次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清脏”、集中“治乱”、实施“美化”,彻底清理生活垃圾,整治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行为,动员群众在庭院内外养花种菜、四旁绿化。先后拆除沿街破旧活动板房11座、简易厕所8座、圈舍14处,动员群众拆除危旧房5座、残垣断壁21处,清理河道4公里,完成户厕改造19座,提升美丽庭院15户。让视线所及垃圾见底清零、整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以及村容村貌提升工程,重点对村庄部分破损路面进行修补,对河道进行集中整治,对村庄公共区域通过绿化、美化、打造节点景观等方式进行了提升改造。


突出文化铸魂,跑出乡风文明“加速度”。王家店社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文明乡风的思想引领,广泛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使之进农村、入人心。利用“一刻钟”宣讲圈载体,开展各类理论政策宣讲20余场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宣讲活动12场次,大力弘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崇德向善、乐善好施、诚信友善的中华传统美德。网上注册志愿者178人,开展“我的节日”主体志愿活动3次,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活动26次,春季植树志愿活动1次,重点人群关心关爱志愿服务6次,让志愿服务成为乡村新风尚。



来源:漳县乡村振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漳县   凯歌   乡村   草滩   全村   场次   村庄   农家乐   志愿   群众   组织   美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