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私人红色民俗文化博物馆,紧挨当铺地村委会,现免费对外开放

办私人博物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桂军开了赤峰人的先河,而且创办的是红色民俗博物馆。你是不是特别期待去参观?

马未都,穷其半生,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王桂军穷其一生,努力打造赤峰第一家红色乡土民俗博物馆。

就在赤峰遭受疫情的前几天,王桂终于完成了他的夙愿,他精心打造的《东方红文化苑》,终于布展完成,免费对外开放,成为赤峰文化界的一件盛事,也填补了赤峰博物馆的空白。

《东方红文化苑》,是赤峰第一家以传播红色文化和乡土民俗文化为主的私人博物馆,博物馆的主人王桂军,也颇具传奇色彩。

《东方红文化苑》就在松山区政府北面,距离松山区政府只有几公里的当铺地村,紧挨着当铺地村村委会。

《东方红文化苑》面积有四五百平方米,共分四个展室,每个展室都宽敞明亮,有不同的主题,展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些尘封多年的收藏品,都是孤品极品,因为展览馆面积有限,好多收藏品都没能上架展出。

就是这近万件的展品,也一样让你眼目一新,带你穿越时空,去缅怀,去体味,去感受不一样的氛围,去体验尘封已久的历史,去呼吸旧书报,旧杂志散发的气息和墨香,仔细看每一件展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你走进《东方红文化苑》,身临其境的时候,你一定会被这些展品烘托出的氛围感染,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红色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熏染,你会更加珍惜过去的美好时光,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特别是大人带着孩子来到这里的时候,老一辈人结合实物给年轻人,讲述他们的奋斗经历,就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历史的传承,精神的传承,这时你才真正领会王桂军所做的一切,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博物馆的主人王桂军年龄不是太大,他跟马未有着相似的经历,虽然他们俩都没有在学校里念太多的书,也没有显赫的学历,但他们都有着曲折的人生经历,很早就进入了社会这个大课堂,他们都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典范,他们都对历史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

熟悉王桂军人都知道,他乐善好施,经营有道,因此他生意越做越大,而且他一边做着生意,一边发展着自己的爱好,他是在用毕生精力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是让后来人知道,我们的先人都经历了什么是怎样奋斗的,都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宝贵遗产。

这些对于王桂军来说,可能是无意的,但也是必然的,从他生活的土地和轨迹,就能寻找到答案。

王桂军从小就喜欢收藏连环画和过去的杂志报刊,对于别人看不上眼的老物件,他总是情有独钟,特别是有关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相关的文字,图片,照片等文献,他更是不惜血本。

因为他身上从小就根植了红色基因,他所生活的当铺地村,当年是全国的典型。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现在的当铺地村,原来就是东方红公社,太阳升大队,当年的老书记陈洪恩,是全国劳动模范,曾经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在那火红的年代,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一位进步的青少年,内心都植入了红色的基因。

王桂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他是一位知恩图报,有着浓厚乡愁的企业家。

他经商跑运输的那些年,也给他收藏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他只要见到喜欢的老物件,革命战争年代的报纸杂志,无论花多少钱他都要买过来,在他的文化苑里,有清朝王公贵族公主们的衣服,鞋子,有少数民族已经失传了的乐器,还有八路军战士的土布军装,抗美援朝志愿军用的搪瓷缸子,还有发黄的《解放日报》,……。

随着收藏品数量的增加,王桂军觉得这里面蕴含的文化历史信息越来越丰富,他于是打算把这些东西与大家分享,让更多人从这些文物里去感受历史,去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几年前,他把自己家的老房子,装修了一下,摆放了部分收藏品,来这里参观的人都是赞不绝口,纷纷伸自己大拇指,他们觉得王桂军做的事情意义重大。

特别是那些在农村插队生活过的老知青们,有的不远千里也要来体验王桂军给他们创造的知青大院的氛围,来到知青大院,这些七十多岁老人个个都像热血青年,他们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把酒言欢彻夜难眠,相拥相庆,老泪纵横。

看到这情景,王桂军深受感动,他决定哪怕是投入自己全部身家,也要把博物馆办起来,因为他看到的是文化的力量,当人们打开尘封的记忆后,激情永远燃烧。

在经历了疫情和村子拆迁后,王桂军历经波折,终于把他的博物馆建起来了,这是他多少年的夙愿,赤峰电视台和相关的一些媒体都做了报道。

欢迎赤峰市民农民,欢迎全国人民来《东方红文化苑》,品尝这别样的文化大餐。

《东方红文化苑》,多好听的名字,当你怀着憧憬的心情来到第一展室时,一幅丝织的毛主席像挂毯,悬挂在展室的正中央,当我们看到和蔼可亲面带微笑的毛主席像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崇敬!

这些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眼里只剩下钱了,但王桂军商海里弄潮,却不忘本真不忘初心,一心要做传承历史传承文化的奠基人。

王桂军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是乡土文化历史的传承人,他让我们的孩子,懂得了我们的先人是怎样生活的,是怎样奋斗的,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带我们穿越了时空,打开了尘封的历史,他让我们重新唱起了《东方红》,让我们在当铺地村,重新看到了初升的太阳!

对于现在的孩子和青年学生,《东方红文化苑》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赤峰   松山   博物馆   铺地   展室   红色   展品   村委会   乡土   对外开放   民俗文化   私人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