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小发廊”、农民选美大赛,颠覆你想象的老照片

1990-1999年是20世纪的最后十年。20世纪是全球极具动荡、发展、变革的100年,而90年代是它100年里的最后10年。

90年代的中国更是一个极具变化的飞跃年代,旧有的传统在飞速退去,新的气息在不断着落,时代发展的步伐留下太多属于这个时代的痕迹。

看看这些照片,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1990年,海南三亚,卖太阳镜的小贩。谢军/摄。

1990年,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


1990年,深圳,发廊。朱宪民/摄。

1990年5月,河北滦县,老城北门外开了第一家卡拉OK冷饮厅。

1990年9月22日,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许海峰(中)、高敏(左)护送火炬进场。

1990年,北京故宫,鸟笼。王文澜/摄。

1990年,西安,那时候,它还不叫喵星人。赵利文/摄。

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三合乡张湾小学,大眼睛苏美娟。解海龙/摄。


1991年9月,大连天津街,短裙美女。

1991年,深圳老街,公用电话摊。朱宪民/摄。


1991年,温州一家人。这是法国摄影师Patrick Zachmann的摄影作品。



1991年4月,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周七家小学,一场春雨,教室便一片泥泞,孩子们在这泥水里继续上课。解海龙/摄。

1991,广州多宝路,红卫装换时装。西关这家服装店从香港引入各款时装,为顾客私人定制。


1992年,沈阳,去公园途中。谢军/摄。

1992年2月17日,陕西陇县,一位农民和他的三个孩子,怀中抱着的是刚出生的第三个男孩。贺延光/摄。



1992年7月1日,济南,开始拆除德式建筑济南老火车站的行李房。

1992年12月13日,广州珠海,一名模特在海边展示姿容,她身旁的一位农村妇女大惑不解。贺延光/摄。

1992年3月,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南岩头村,"磨盘小学"的全校师生。解海龙/摄。

1992年,温州周岙农村,骑摩托的女青年。萧云集/摄。



1992年,温州街头,一位穿西装的"绅士"。

1992年,陕西米脂县,新娘新郎。郭建设/摄。

1992年,深圳车公庙食街,逛街女孩。朱宪民/摄。


1993年6月,广州,打公用电话。马克•吕布/摄。

1993年,河南辉县,老人。姜健/摄。



1993年,上海,母子。马克•吕布/摄。



1993年,陕西潼关县,梦。葛新德/摄。

1993年,广州,墙上宣传标语。王文澜/摄。


1993年,成都太升路,自发形成的通讯一条街。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通讯方式发展迅猛,BB机、大哥大成了当时有钱人的象征。



1993年,昆明官渡,小板桥街子天的牙医。吴家林/摄。




1993年夏,成都春熙路,女子一身单薄纱衣,留下一个袅袅的背影。

1993年,青岛,首届农民选美大赛在崂山举行。

1993年,河南,抱孙子,抱儿子。朱宪民/摄。


1994年,河南鹿邑县枣集乡双庙村,小喇叭手。姜健/摄。


1994年,台湾,槟榔西施。朱宪民/摄。



1994年10月,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以“国营”名义承揽拍照生意。谢军/摄。

1994年,河南平顶山曹镇,驮孩子。张惠宾/摄。

1994年,温州,打手机的乡妹子。萧云集/摄。

1994年元旦,深圳蛇口,四海公园里的免费卡拉OK。



1994年,从北京开往沈阳的列车上,打麻将的旅客。王福春/摄。


1994年,从沈阳-大连的列车上,正在用“大哥大”打电话的乘客。王福春/摄。

1987年“大哥大”进入中国,成为加速人们信息沟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


在那个年代,它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步入了移动通讯时代。





1994年10月5日,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举行建镇10周年庆祝活动,"胆大包天第一人"王均瑶(已故)包飞机在空中抛洒彩带助兴。萧云集/摄。

1995年,陕西商洛,山民秦岭山里开店。葛新德/摄。

1995年,贵州凯里,自由市场围栏里斤斤计较的买鸭人。


1995年5月,沈阳,卖像章的小贩。谢军/摄。


1995年,广州火车站排队买车票的人们。为了防止有人插队,大家都紧紧地贴抱在一起。


1995年6月,沈阳市强制戒毒所,戒毒的女人。谢军/摄。



1996年10月,沈阳中山广场,由可口可乐公司赞助的儿童绘画比赛在毛泽东塑像下举行。谢军/摄。

1996年,温州人韩传旺在杭州建设"温州村"。萧云集/摄。

一个温州村的建设,就意味着新兴一个市场。不仅吸引温州商人去创业,也吸引外籍客商来经商。

1996年,赶集回来的爷孙俩。朱宪民/摄。


1996年,陕西,村政府墙外的农民。朱宪民/摄。



1996年,河南孟津县朝阳乡南石山村,妈妈和她的两个女儿。姜健/摄。


1997年,陕西耀县,流浪艺人的人体表演。赵利文/摄。

1997年,北京,煤炭文工团演员。郭建设/摄。

1997年,成都,拿手机打电话的美女。

1997年,江苏省无锡市,麦德龙锡山商场开业。


1997年,西安,贾平凹和余秋雨。

1997年11月7日,即将要截流合龙的三峡工地披上了豪华盛装。贺延光/摄。


1998年6月18日,北京,市民在美国使馆排队,出国热开始。



1998年,上海,《泰坦尼克号》海报。马克•吕布/摄。



1998年6月26日,西安,美国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和他们的女儿参观兵马俑博物馆。

1998年,北京,天安门前。郭建设/摄。

1998年,昆明,时装广告。吴家林/摄。


1998年,西安,进城。

1998年,从哈尔滨-吉林的列车上,时尚的女乘客。王福春/摄。





1990年代末,南京火车站。

1999年,成都,人力车。吴家林/摄。


1999年,广西,身背孙子放猪的老人。朱宪民/摄。


1999年,北京大红门地区的"浙江村"。萧云集/摄。

"浙江村"其实大部分商户都是温州人,所以也称"北京温州村",里面的温州妇女除了照顾生意还要带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海龙   年代   温州   陕西   西安   河南   成都   发廊   广州   深圳   北京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