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居然是大唐叛军一员,并险些因此丧命,你知道吗?

李白一生中有两次为皇家服务的经历,其一是在天宝初年被玄宗征召,供奉翰林,其二是在安史之乱时,被永王李璘请下庐山,延为幕府。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第二年攻陷潼关。京师震恐,唐玄宗仓皇出逃西蜀,途中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经营长江流域。十二月下旬,永王引水师顺江东下,途径九江时,三请李白出庐山,李白应召,参加了李璘幕府。随军途中,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两首,其二和其十一。

永王东巡歌其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其十一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着贵妃仓皇西遁,途中唐玄宗突然觉得还是用自己的儿子来平叛最为可靠。于是,唐玄宗分封诸子为节度使,其中李璘被任命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外加江陵郡大都督。李璘到了江陵后,本应该为朝廷修筑江淮防线,防止安史之乱的战火向江南蔓延。

然而,江南无尽的繁华动摇了李璘的心志,李璘突然觉得,现在天下大乱,我又手握重兵,若能割据江南,也不失为另一个东晋呀。当李璘产生这个想法时,李白是毫不知情的。

此时的诗仙还想象着自己辅助贤王,弹笑间便平定了这场叛乱,越想越兴奋的李白甚至开心地写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的诗作写好后不久,李璘就擅自出兵大举东进,兵锋直指广陵,正式扯起了反叛的大旗。

但天真的李白却以为李璘是要去和叛军交战,于是李白本着他幕僚的职责写下了《永王东巡歌》组诗,准备以笔为戈为李璘打好舆论战。

可惜,才华过人的大诗人李白,这次失手了。因为,这些赞扬李璘的诗中,有一首是这样的:

"祖龙巡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这首诗的本意是吹捧李璘大军勇武非凡,必然旗开得胜,然而,诗中却把李璘比作汉武帝和唐太宗。

如果结合李璘本来就是造反的行为看,这首诗就成了一首反诗。

凭借这组著名的《永王东巡歌》诗,李白被认定为附逆,险些处死,后来经朋友求情改判为发配夜郎。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李白的话,可以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总以名臣猛将自况,实际无一建树,且险些搭入身家性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李白   江陵   天宝   永嘉   庐山   东山   大唐   安史之乱   节度使   叛军   幕府   江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