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抗日女兵,一家42口被灭41人,战场狂杀7名日军,靠低保生活

“金银花”是一种中药,对于清热解毒有良好功效。

“银金花”是个女人, 与“金银花”一样,也有极强的功效,可她的功效却专门针对日本鬼子。

抗日战争中,银金花在战场上曾一口气狂杀七个日本鬼子,吓得鬼子闻风丧胆。

她身上多处受伤,左胳膊上几乎没有一处完整的皮肤,还有两个子弹留下的弹孔。

正因为这个奇怪的左胳膊,一次看病时医生吓得报了警。

如今,银金花已经110岁,仍然身体硬朗,声音宏亮。

提到长寿的原因,她说:

“我年轻的时候打仗,杀了不少鬼子,可能是保家卫国积下的福报吧!”

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位默默无闻的女英雄,了解她杀敌报国背后的故事。

银金花祖籍山东,在爷爷年轻的时候,家乡常年闹饥荒,为了生存,爷爷带着一家人辗转来到了河南漯河。

后来,一家人在漯河扎了根,日子越过越红火,银金花的爷爷开了个武馆,生意做得不错。

1912年,银金花出生,家里人非常宠爱她,特别是爷爷,对孙女百依百顺。

或许是受爷爷影响,银金花性格开朗外向,没事的时候也喜欢舞刀弄棒,像极了男孩子。

一放学,她就跑去爷爷的武馆,看着武师们的一招一式,模仿起来。

爷爷看孙女学得有模有样,心里高兴,就给银金花指导起来。

有爷爷指导,银金花进步飞快,从小就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如果没有可恶的日本侵略者,银金花的一生,一定会无比幸福。

可世事难料,正在银金花享受无忧无虑的大小姐生活时,一场战争让一切化为乌有,更让银金花惨遭灭门。

1937年,日本正式发布了侵华战争,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处,横尸遍野,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银金花的爷爷马上召集全家开会,让年轻人参加战争,驱逐日寇,为国家尽一份力。

1938年8月12日,日军制造了著名的“漯河惨案”。

9架飞机在漯河上空不断盘旋,投放炸弹,漯河瞬间沦为了一片废墟。

百姓死伤无数,尸体纵横交错,大街小巷一片哀嚎,银金花的家人也没幸免,一家42口人,41口丧命。

银金花侥幸存活,眼睁睁看着与家人阴阳两隔,却无能为力,连帮他们收尸都做不到,她悲痛欲绝。

日军并没有给她留下悲伤的时间,他们拿着砍刀,残忍地砍向那些无辜的尸体,唯恐还有活着的人。

银金花强忍悲痛,巧妙地躲开了日本鬼子的屠杀,跑到城外一处偏僻的地方躲起来。

她知道,只有活下去,才能有机会给家人报仇。

日寇犯我国土,杀我同胞,灭我家门,银金花心中的仇恨像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可要想报仇,仅凭一已之力肯定不够,要找到大部队,加入他们,才有机会上战场与他们针锋相对。

想到这里,银金花擦干眼泪,去寻找八路军。

她一路奔波,饿了就近讨口饭吃,困发就找个破庙睡,途经长沙,重庆等地,终于遇到了一伙穿军装的人。

他们队列整整齐齐,步调一致,一看就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队伍。

银金花凑上前去一看,这支队伍正在征兵,她马上站在了征兵的队伍里。

轮到她时,登记的战士一看是个女的,而且面黄肌瘦,就问:

“上战场是要拼命的,你这小身板怎么行?”

银金花瞧了士兵一眼,现场拉开架式,要跟这位战士比试比试。

没用几招,银金花就把登记的战士打倒在地,动弹不得。

就这样,银金花顺利成为一名战士,被分在了战斗班。

为了能多杀鬼子,银金花进行了刻苦训练,如何瞄准?怎样射击?怎么躲过鬼子的子弹?

别人吃饭时,银金花在苦练,别人睡觉时,她还在苦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银金花的枪法很快就能百发百中,受到领导和同志的夸赞,直接编进了战斗班。

在战场上,银金花冲锋陷阵,永远冲在战士们前面,为他们杀出一条血路。

因银金花表现英勇,被战士们推选为战斗班班长。

此时的银金花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杀死这些灭绝人性的日本鬼子,为家人和同胞报仇!

当时敌我力量悬殊,敌方是飞机大炮,我方是小米加步枪。

这样的作战条件,受伤是难免的。

银金花又总是冲在最前面,身上经常旧伤没好又添新伤,可她从来没喊过一声累,叫过一声疼。

她参加过两次长沙保卫战,每次都是命悬一线。

第一次战斗中,敌军纠集重兵进犯长沙,准备在最短时间内攻破我军防线,一举拿下长沙。

银金花带领战斗班埋伏在山林里,准备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给敌人一次狠狠的伏击。

战斗打响后,银金花挥舞拳头大喊:“冲啊,同志们,给我狠狠地打!”

说完,她身先士卒,冲了上去,一枪一个敌人,在她的带动下,战士们也英勇无比,杀得鬼子仓惶逃窜。

这次战斗,我军取得了大胜利,可日军很快就收拾残局,卷土重来。

第二次战斗敌方来势汹汹,为我军战士设置了重重障碍。

银金花所在的部队在浏阳河与日军狭路相逢,战斗打响后,敌军很快冲破防线,冲上我军阵地,与我军展开了正面厮杀。

战士们手里的子弹用完了,银金花见状,安排战士们用刺刀拼杀。

说完,她第一个拿起刺刀就冲了出去。

鬼子一看冲上来的竟然是个女的,色迷迷地盯着银金花,扬言要把她抓回去当俘虏。

银金花看了对方一眼,巧妙一个侧身,躲开对方的刺刀,反身飞起一脚,就踹翻了对方,并顺手夺下他的枪。

紧接着,银金花眼疾手快,手起刀落,接连杀死了七个鬼子。

在拼杀过程中,她也多处受伤,胳膊脱臼,但她仍然在与鬼子顽强拼搏。

眼看日军马上就要被歼灭,突然几架敌机在空中投起了炸弹,已经多处受伤的银金花躲闪不及,被弹片击中头部,晕倒在地。

负伤的银金花被紧急送往医院,三天三夜后才醒过来。

她手臂上多处被刺刀刺伤,留下了难看的疤痕。

银金花没有在意这些,伤好之后,她马上回到部队参加战斗。

一次,为了执行任务,银金花和战士们赶了50多公里山路,已经疲惫不堪。经过一座山脚时,一块巨石突然滚落,径直砸向银金花。

银金花本能地伸出左手一挡,巨石砸在了她的左臂上,再滚落。

她侥幸保住了一条命,手臂却被砸出一道5厘米多长的伤口。

银金花只好留在怀化市辰溪县疗养,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同样养伤的战士周辉榜。

慢慢接触中,两人因共同的理想和志向产生了感情,成为知心爱人。

抗战胜利后,银金花不想接受国家照顾,1949年,她与爱人回到老家湖南永州宁远县天堂镇岭脚村,过起了男耕女织的日子。

在村里,银金花从来没提过自己和丈夫当年的事,乡亲们也以为他们就是一对普通人。

直到1998年5月的一天,银金花伤病发作,手臂疼得厉害,无法抬起来,决定去医院看看。

医生检查时发现,这位老妇人手臂上伤痕累累,竟然还有两个子弹印痕,心中生疑,就找了个借口溜出去报了警。

面对警察的讯问,银金花小心翼翼在贴身口袋里掏出一个红本子,递了过去。

警察看后,肃然起敬,马上立正,对着银金花敬了个军礼。

原来,银金花拿出的红本本正是“军人优抚证”,记载着她披挂上阵的辉煌经历。

从此,银金花勇杀七个鬼子的事迹才慢慢传开了,人们才知道了她的过去和现在。

其实,银金花这些年过得并不容易。

1959年,丈夫去世,银金花孤身一人拉扯几个孩子,受的艰难可想而知。

可她从来没向别人提起过,也没向政府提出过要救助。

岁月流逝,孩子们慢慢长大成人,银金花本可以安享晚年了,可43岁的儿子周光阴又离开了人世。

一个打击接着一个打击,这个坚强的还是挺了过来。

她不仅在院子里种了菜,还养了鸡,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除了照顾好自己,她还时刻把村民们记挂在心间。

村民们忙的时候,她经常帮他们照顾照顾孩子。

孩子们也非常喜欢她,围在她左右,让她讲讲抗日的故事。

当地政府和志愿者也经常去看望她,还为她申请了低保和百岁老人补助,生活上有孙子照顾,银金花老人过得充实而幸福。

如今,她已经110岁,提起往事,她时常说:“能够活下来,我蛮知足了!”

老人家出生入死几十年,为了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几次差点丢掉性命。

可当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宁之时,她却隐入乡间,选择褪去浮华,悄悄度日。

她不追求功名利禄,不要感激和照顾,只愿落入平凡,让往事化作尘烟。

这种伟大的忘我精神,正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

与那些争名争利的人相比,老人的名字“银金花”,和她的经历一样,将被我们永远铭记,永世不忘。


作者:米粒

参考资料:

人民网:百岁老兵的抗战记忆

中国妇女报:银金花:106岁抗战老兵再提当年勇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日军   金花   漯河   刺刀   长沙   女兵   我军   鬼子   战场   战士   爷爷   家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