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任法》:经典名言10句,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

《任法》,出自《管子》,集中体现了管子的法治思想。“任法”就是依靠法律、法度的意思。

在《任法》一文里,作者认为,圣君之所以治理有功,是因为“任法而不任智”,即所谓的善明法治,不依赖智谋。同时,他还指出,仁义礼乐皆出于“法”。圣人将法律作为天下最高标准,最重要目的是为了统一老百姓的行动。

本文选取《任法》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 ,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

圣君治理国事,

依靠法度而不是依靠智谋,

依靠政策而不是依靠议论,

依靠公正而不是依靠私心,

依靠大道而不是依靠小事。

【点评】“任”本义是抱持,引申为依靠。圣明的君王治理国事,依靠的是法度、政策、公正,以及大道,所以才会身心安心而天下太平。

人主有能用其道者,不事心,不劳意,不动力而土地自辟,囷仓自实 ,蓄积自多,甲兵自强。

君主如果能够运用好这个原则,

就不操心,不劳神,也不费力,

土地自会开辟,仓廪自能充实,

积蓄丰富了,兵力自然会强大。

【点评】“道”是原则的意思,代指前文提到的“法”、“数”、“公”、“道”。

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

那些所谓的仁义礼乐,

都是从“法”里产生的。

【点评】作者认为,“法”是用来“一民”的。也就是说,圣人制定法度,是为了统一老百姓行动的。而仁义礼乐,是“法”的一部分。

民不道法,则不祥;国更立法以典民,则祥。

老百姓如果不守法,就不吉祥;

国家变更法度治民,就会吉祥。

【点评】作者认为,老百姓不遵守法度,就不吉祥,诸侯国将会陷入动荡之中。而法度要能根据时代特征,适当变更。

法者不可恒也,存亡治乱之所从出。

法律虽难以长久保持不变,

但它却是存亡治乱的根源。

【点评】圣明的君主将法度作为天下的最高标准,所以,若法度执行出现问题,则会引起混乱。

法古之法也,世无请谒任举之人,无间识博学辩说之士。

如果诸侯国能师法、效仿古代的法治,

那么,社会上没有私自请托保举的人,

也不会有那种多识、博学和善辩的人。

【点评】作者认为,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如果都能遵守法度,那么,社会上将没有争执、也没有私自请托保举的人。

一曰明法而固守之,二曰禁民私而收使之。

第一个是明确法度,而且还坚定地执行它,

第二个是禁止行私,而且还管束役使他们。

【点评】圣明的君主坚守两条原则以推行法制:一是明确法度,并坚决执行。二是禁止百姓行私,而且还依靠法度管束役使他们。

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

法是天下的至高准则,

也是圣明君主的法宝。

【点评】在作者看来,若遵守法度,众事都在法度之内,那么天下大治。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

有创制法度的人,

有执行法度的人,

有遵守法度的人。

【点评】作者认为,创制法度的人是君主,执行法度的人是大臣、官吏,遵守法度的人是百姓。而君臣、上下都遵从法度,才能天下太平。

为人主者,不重爱人,不重恶人。

做君主的人,

他不能注重私爱于人,

也不能注重私恶于人。

【点评】在作者看来,喜爱某人却不进行私赏,厌恶某人却不私罚,就是上等的君主。而私爱于人,就是错用恩德;私恶于人,就是错用刑罚,将会给君主带来危险。

【完整版无删减】管子书籍正版原版原著管仲中国古代传统文学名著 ¥39.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礼乐   仁义   法度   天下太平   智谋   存亡   国事   君主   法治   名言   老百姓   吉祥   大道   点评   作者   经典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