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默克尔号召,特朗普自告奋勇:愿亲自带头组队,促成俄乌和谈

近日,欧洲发生的大事越来越多,乌东公投入俄,普京发起部分动员,波罗的海“北溪”两条管道多处发生泄漏事件,这些都在说明,欧洲已经乱了,事态有朝着更加严重方向发展的趋势。

似乎是为了印证这一点,截止到目前,“北溪”管道发生泄漏的地点还在增加,目前已有四处出现泄漏情况。但遗憾的是,现在依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谁才是制造事故的幕后主使,而且管道再度发生爆炸,也传达出一个信号:“北溪”仍然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站了出来,并且表态称试图让危机止步于此。据《环球时报》报道,特朗普在社交网站上发文回应“北溪事件”称,现在全世界都很危险,美国应该保持沉着冷静干脆的领导力,而不是将该事件搞大,让事态变得更加严重。

紧接着,特朗普就此事嘲讽拜登,称“有人想借机打响第三次世界大战”。除此之外,特朗普还不忘自夸一番,声称如果美国仍由自己来领导,根本就不会出现俄乌冲突,但现在自己愿意带头组队去促成俄乌双方的和平谈判

客观地说,尽管特朗普此次发声还带有其他目的性,但至少他能在这个时候呼吁美国不让事态升级,和不断混淆视听的拜登政府比起来,这确实是很难得的,毕竟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控制事态发展。

至于特朗普的目的,显而易见有两个:一是博得欧盟的好感,二是给拜登找不痛快。不过,总体上而言,这两个目的都指向了一个终点:特朗普想要重返白宫

随着美国2024总统大选越来越近,2022中期选举也近在眼前,特朗普想要重返白宫的念头无疑是十分强烈的。然而,即便是有这样的想法,也必须面对共和党在政坛的势力正遭到民主党打压的事实,并且,共和党也不是很希望特朗普重新担任总统。

正因如此,特朗普才会更加卖力蹭热点,借“北溪事件”拉取盟友的好感和支持,顺便拉踩一下拜登。

要知道,此前拜登曾有过“终结北溪”的争议性言论,现在“北溪”真的被终结了,那么拜登政府以及其领导下的美国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多方的怀疑。虽然说拜登本人拒绝回应此事,但考虑到美国确实存在作案动机,因此,其仍然是制造事件的嫌疑人之一。

此外,拜登政府还在俄罗斯开展调查之际,一点都不怕将事情闹大似的,鼓噪西方媒体将怀疑的矛头指向俄罗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仅于事无补,甚至还有可能会进一步激怒俄罗斯。

很明显,拜登政府的所作所为让美国身陷舆论风波,还有让事态升级的可能性,可谓是一步“臭棋”,那么,特朗普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能给竞争对手找不痛快的机会。

根据实际情况而言,不管是美国选民还是欧盟,现在都对俄乌冲突非常疲惫了,因此,拜登政府“赶鸭子上架”地推动冲突的行为,无疑是败坏好感的。相反,特朗普现在跳出来要当“调解人”,事实上,就是在迎合这一部分人的支持。

对于欧盟来说,早在受到俄罗斯能源反制的时候,其就已经对俄乌冲突萌生退意了,毕竟这是完全吃力不讨好的行为,而没有人愿意白白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不过能否退出这场冲突,却不是欧盟自己能够决定的,因为其受制于所谓的“政治正确”的裹挟,所以除非美国率先退出,否则欧盟就只能咬着牙继续支援乌克兰了。

然而,当下俄乌局势越来越紧张,俄罗斯总统普京甚至宣布部分动员,并称为了维护俄罗斯的利益将“使用一切能使用的手段”,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不是恐吓”,这就更加让欧盟紧张了。

一些人没把普京的警告当回事,直到阔别政坛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敲响了警钟,她公开呼吁西方国家保持清醒,认真对待普京的讲话,让事件存在迂回的余地。

作为少数能够了解普京的西方政治家,默克尔的警告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随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表示“普京一向说到做到”。

这些警告都在表明,普京的表态应该得到重视,也让欧盟心里七上八下,再加上“北溪”管道被毁破坏,欧盟被逼至绝路,对于俄乌冲突原本就愈发没有耐心了,接下来的局势将往何处发展,整个世界都为之捏一把汗,还是希望各方都能保持理智,给和平留一个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目的   共和党   自告奋勇   俄罗斯   欧洲   政坛   美国   事态   欧盟   号召   好感   管道   总统   冲突   发生   事件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