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这3句话,时至今日依然彪炳日月!可惜第一句很多人就误读了

在我们的文化当中,你想当孔子,就可以当孔子。你只需要以孔子为榜样,效法模仿他,向他好好学习。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800字,深度阅读需8分钟,受益终生|


孔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之风,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影响,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明: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2022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3周年纪念日。


每年这一天,曲阜孔庙以及全球各地,都会隆重举行公祭孔子大典,纪念这位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


有人会问,孔子为何能得到万世景仰?


当然,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


今天我们分享孔子说过的3句话,感悟圣贤彪炳史册、照耀古今的大智慧。



1

学天时习之



我们都知道《论语》第一篇叫《学而》,开篇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第七篇叫《述而》,述而不作。


其实,这里“而”字不对的,没办法解释。


为什么?因为我们把字抄错了。


古代的“而”字跟“天”写得很像,所以抄的人就把“天”抄成了“而”。


学而时习之,其实是学天时习之。述而不作,其实是述天不作。


这也就是孔子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


我们中国的学问都是从大自然来,我们以大自然做老师,我们向大自然学习。


《易经》被称为天人之学,因为它和自然中出现的河图洛书的传说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在黄河滚滚的水流当中,会突然出现这么一匹很奇怪的龙马,既不像龙也不像马,它的肚子旁边有这些记号,是谁弄的呢?


后来又说,这是老天给我们的,也就是我们后来讲的“天垂象”。


老天在很多地方都予以垂象,而且还生怕人看不懂,便干脆弄了些更奇特的象,以便让人们更方便地看出来。


《系辞传》写得最清楚: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天只是一种现象而已。天是不说话的,但它会用各种现象来告知人们的吉与凶。


而圣人,他会“象之”,这个“象”就是模仿自然的天象,然后想出一些道理。


无疑,孔子就是会看天象的圣人。


孔子说要向天学习,就是告诫人类不要老是觉得自己在创造发明,没有那回事。


我们现在要记住,任何事情都要用自然来做衡量的标准,合乎自然的可以做,不合乎自然的最好不要做。


反之,也许我们现在觉得很好,可是不知道后果怎么样,等到有一天知道后果是那么坏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最后才会讲,顺其自然,而不是听其自然。


顺其自然还要加上人为,不是说听其自然就什么都不管了,那是不负责任。


我们要很积极地去做,但是不要乱做,乱做就很糟糕,就叫做造孽。


我们要顺着自然的规律,同时要努力地去做,而最后结果又听自然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尽人事,听天命。


2

吾道一以贯之



一般人都告诉我们,孔子最伟大的地方是提出一个“仁”字,其实不是。


因为“仁”,很古老的人就知道了,没有果仁哪里有果实,没有果仁,果子怎么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


所以,“仁”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它早就存在了。


孔子最伟大的贡献,在“时”,时间的时。


孟子赞美孔子,讲过这样的话:“圣之时者也。”孔子带了那么多弟子,出名的也有七十二贤。


孔子是至圣,为什么单单孟子而不是其他的弟子叫亚圣?就是因为孟子最了解孔子,他看出了孔子的思想是以时为中心的。


为什么说孔子最伟大的贡献在提出一个“时”字?


他曾经对弟子曾参说过一句话:“吾道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四个字,这个“一”到底是什么呢?


一就代表时间,天底下只有时间是一,永远不停息。


人活着什么最要紧?时间最要紧。钱少点儿没关系,最怕的是没有时间。


所以从现在开始,绝对不能说“我没有时间了”,老天一听到信息就知道你命该绝了,就把你收回去了。


要说“我很忙,时间不够用”,老天一听就让你多活五年。


孔子晚年读《易经》,心得只有四个字:时也,命也。


时到了,我的命该去做什么就做什么,最后结果怎么样,由老天决定。


孔子有那个命,没有那个时,所以他对时特别敏感。他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就算你是圣人,也没有办法选择时间。


你不能说我不投胎,我等到盛世再来投胎。


就算你可以选时间,到盛世你一投胎,天下开始大乱,糟糕了。


就算你是圣人,也只能随着时去做自己的调整,叫做顺时应命。


这样你就知道,为什么中国人对时非常重视。


时辰一到,你没有把握住;时一失掉以后,你就是白费力气。


但是,孔子把时提出来以后,却发现时对他不利。


因为孔子最希望有国君赏识他,所以他曾经讲过,你给我三个月,给我半年,我表现给你看。但是在这方面一辈子不得志。


可是,我们非常敬佩孔子,因为他并没有因此消极避世,郁郁寡欢,反而在积极地做事。


那孔子一辈子都在做什么事呢?他在做一个字,叫做藏。


孔子藏什么?藏道于民,就是把道从有位置的大人藏到一般的人。


孔子有教无类,他是第一次把教育推到平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为什么我们那么尊重孔子,就是因为有了孔子以后,老百姓变聪明了。

儒释道篇之论语套装 论语的生活智慧+论语给少年的启示 ¥130 购买


3

我观其德义耳



在马王堆帛书《要》中,孔子说:《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非常注重易理中的德义,并且对道德深信不疑。


《论语·述天篇》记载,孔子五十六岁时,在宋国教导弟子,于大树下习礼。


当时宋国的司马桓魋要杀孔子,令人把树拔掉。


孔子率领弟子离去,弟子问老师:“要不要跑快一点?”


孔子回答:“天既然赋予我这样的品德,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可见,孔子对于道德的信仰,是非常坚定的。


他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最要紧的是修德。


什么叫修德?就是修正自己的德行。


天天修德,修得合乎天道,这是人生最大的目标,也是最大的成就。


但是现代很多人,经常怀疑道德,认为讲道德的人吃亏、受欺负,实在大错特错。


孔子伟大之处,就是很坦白很直接地指出来,人类跟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伦理道德,其他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他完全站在人道的立场来发扬易学,他说人应该全心全意终身致力于四个字,就是天人合德。


因为天人一定要合一,只有靠道德才能合一,靠其他根本就合不了。


人生最重要的,最可靠的就是修身,就是修己,这是我们终身所要实践的根本。


这样的话,我们就抓住了《易经》最重要的核心,也就理解了孔子“至圣”的份量。


直到现在,道德依然是中国人的最佳信仰。



总之,《易经》是群经之始,大道之源。


孔子因时而动,循着时代的变化,在承继往圣先贤智慧的高伟之上,深究其理,把《易经》精神及时地扭转过来,把神道设教撇开,直截了当地教化人们为人行事的道德规范。


他非常了解了《易经》是由天垂象,然后透过伏羲的一画开天,就悟出了四个字,叫做天理良心。


天理是天,良心是人,所以讲天人合一。


天理和人心一配合起来,就叫伦理道德,即天人合德。


也就是在告诫人们,时刻要修德以应天,时刻要合天理,人人皆可为圣贤。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儒释道篇之论语套装 论语的生活智慧+论语给少年的启示 ¥130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孔子   天象   易经   孟子   儒家   述而不作   论语   误读   天理   时至今日   天人   圣人   弟子   日月   老天   可惜   道德   自然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