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样的书,可以帮孩子搭建知识结构

作为“混子哥”的忠实粉丝,当看到老大又有新书出版——《半小时漫画世界名著》,必然拿下。

一收到书,看到副标题:专治孩子不爱看名著。再翻看第一章的出书简介,感觉一下子被戳到了自己读“世界名著”的痛点。

以往,每每孩子放寒、暑假,学校的假期作业里,总会要求读几本“名著”:《大人国小人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草房子》、《骆驼祥子》,还有我国传统的“四大名著”等等。

“爸爸,帮我买回来读吧,不完成作业,老师会批评的。”看着女儿天真、单纯,又有那么一点无奈的眼神,我这当爹的当然是义不容辞,立马下单。

可是,当书一到手,又犯难了。

首先,小学阶段的孩子,毕竟认识的汉字有限,尽管是所谓的“无障碍阅读”版本,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因生字、生词而卡壳,很难继续下去。

第二,孩子平时在学校学习的课文,基本都是五百字以下的短文,一下要接触几十万字的小说,读着读着就没了耐心了。

第三,“名著”中比毛线团还乱人物关系,要是没点记“读书笔记”的技巧,你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患有“失忆症”,合上书的那一刻,书中的人物和桥段瞬间全忘。

所以,在陪伴闺女小学阶段的假期阅读中,我的方法是:我朗读“名著”给孩子听,一边读,一边讲生词,画重点句,记录人物关系,不时还要提醒孩子:这个“人物”前面干了什么;碰到有意思的桥段才让孩子重新读一遍,加深记忆。

陪伴的过程当然是艰辛的,但是内心也得到了一份慰藉,毕竟孩子没有被“名著”难倒,而是在听“名著”中得到了知识和快乐。

记得,曹文轩老师说过:“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想要真正体会这种“美感”,只有克服前面的三座大山,才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去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所以,我推荐这套《半小时漫画世界名著》系列,它被混子哥自称为:名著阅读的“神辅导”。

它会教你,透过历史、透过作者、透过人物三种方法去看懂名著。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鲁滨孙漂流记》,当你了解的故事所处的“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你就会知道它的内涵原来是:海盗们为自己立“牌坊”。

如果读完这套书,再去看原著,你会发现:Oh, my God! 我居然看懂了作者的潜台词。

在这个事物发展日益“加速”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读上几本大部头的“名著”,实属太难。但是,能跟着“混子哥”,图文并茂,轻松解锁28部世界知名著作,幸事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草房   孩子   混子   生词   作业   桥段   美感   名著   人物   世界名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