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爱尔兰生活21年,从打工到拥有管理上亿资产公司,祖国是后盾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875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惠铁君@惠说爱尔兰,目前在爱尔兰生活,打理一家移民咨询、投资管理公司。

2001年,因为我所在企业的隶属部门被解散,之后我就来到爱尔兰。为了能在爱尔兰合法滞留下来,在国内读完大学的我,又在当地读了六年书,一直到研究毕业。

期间,我一边念书,一边靠打工维持生计。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我也积累了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毕业后,我决定直接创业,然后创办了一个小公司。

那个最初的小公司一直被我做到现在,成为了管理着几亿资产的集团性公司。

(爱尔兰最普及的运动是高尔夫,我也是高尔夫发烧友)

70年代末,我出生在大连,一个四季分明的海滨城市。虽然地处东北,但实则多数大连人的祖籍却是山东,我们家也是如此。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父亲是个生意人,他好交朋友,为人慈善,是个豪爽而粗犷的东北汉子。

我母亲是一个不景气的国有企业的会计,她待人和善且细心,是我们家唯一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完成大专学历的人。她祖籍山东蓬莱,所以沿袭了山东人的较真和干练。

我的出生是家里的一喜,改革开放又是一喜,因此,爷爷原本希望给我起名叫“双喜”,但被家里唯一有大专学历的母亲拒绝了,后来不情愿地起名为“铁君”。

从小,父母对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就是希望我健康成长就好。他们不是特别在乎成绩,当然,如果我学得好,他们也是非常高兴的。

(年轻时期的我,有些傲气)

我的家庭也是几起几落的。爷爷早期是个生意人,曾经做得比较成功。在文化大革命时,生意受到影响而败落。

改革开放后,爷爷再次获得机会,重操旧业,从一个很小的生意摊做起,再次做到了颇具规模。

90年代初期,爷爷与失散多年的台湾亲人取得联系,之后受亲人的召唤,移住到了台湾。年迈时,因思念家乡,爷爷又回到大陆,在家乡叶落归根。

爷爷给我的启蒙就是:无论大事、小事,任何生意,都必须专注而专一,切莫抓大放小,三心二意。爷爷的这种理念,也成为了我的生意理念。

我因为出生就遇上好时代,在爷爷和父亲的庇护下,童年可以说是衣食无忧。80年代初,全国整体生活水平还很低,我家就过上了天天有肉吃的日子。

逢年过节,家里就会聚齐很多的亲朋好友一起欢度。爷爷也喜欢在家人都在的时候,拿出一大摞现金,分给每个晚辈。

(我在爱尔兰给地区做慈善,并赞助地区高尔夫球比赛)

小时候的我,虽然比较文静,但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性格上有些内向,不善于交际,但能成为朋友的人,都是好朋友。不得不说,我也是一个专一而执着的人。

小学的时候,我跟一些同学在走廊里跑,同年级的校友为了立功,举报我在走廊跑跳。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违纪问题。

政教主任扣了我们班的量化管理分,导致班主任当月的奖金受到了影响。因此,班主任就处罚我,要我把语文课本从第一页,抄到最后一页。

我用了几天时间才写完,之后,把本子交给老师。老师看到我写的字,感觉像大人写的,并想当然地认为是家长代替我写的,不给我任何的解释的机会。

(与中冶建工集团合作签约仪式)

他肆意地说些风凉话,还给我起外号叫“惠(会)抄”,这个外号伴我许久,到成年了之后,还依然有人这么叫我。后来,我甚至想过干脆把名字改成同音“超”,反正比“双喜”好听多了。

这件事让我很反感,并激起了我对老师的不满,让我对学习产生了排斥情绪。之后,我对学习很不上心。

四年级的时候,我也顺应父母的要求去踢足球。因为大连是一个足球城,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代球星。

我的父亲也希望我实现他曾经跃跃欲试的梦想,虽然我不喜欢踢,但还是去踢了三年,结果没啥盼头,也就退出了球队。

因为老师的武断,引起了我对学习的厌恶,即使升到初中,我对学习依然提不起兴趣,成绩也不好。

(爱尔兰福利房开基仪式)

偏偏这个时候,因为父亲生意的失败,导致我们家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物质和精神在我最好的年华里,都是匮乏的,所以我的青春是苦涩的。

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最后我没有考上高中,被分流到了一个技术学校,学习有关商务类的知识。

在技校的时候,我对商业非常感兴趣,并重燃希望。后来,我考上了大连一所普通大学,学习会计专业。

这个时候,父亲的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家境也好了起来。

学习会计专业,对我来说感觉太简单了,因为它不需要太多的逻辑思维,仅仅是一个细致而且不断重复的活计。

(投资建设的福利房竣工了,交付给了爱尔兰政府)

当初,我之所以选会计这个专业,是因为父母极力推荐。他们可能觉得学好会计,至少保证能找到一份工作,况且母亲就是做会计的。

而我更喜欢那些有创造力的学科,比如计算机、建筑设计等等。后期,我选择留学,也主要是这个原因。

其实,在懵懂年少时,我们不知道做怎样的选择。当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然后再去更正,就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说,选择要大于努力。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著名企业找了一份工作。工作没多久,领导忽悠我说,准备培养我去房产部工作,如果能够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有利于我未来的发展。

于是,我就查遍了全世界所有说英语的国家,最终锁定了爱尔兰。

(2016年,我在投资行业交流会上发言)

半年后,我认为我在爱尔兰把英语学得可以了,就急急忙忙地从爱尔兰回来了。

回来后,我才发现,不但当初的领导离职了,我们那个部门也被解散了,听说是因为利润不高,企业不愿意再继续投资了。

当时,我有种被组织抛弃的感觉,非常失落。既然国内没有出路,那就去爱尔兰寻找机会吧。

在爱尔兰时,我觉得那里的生活习惯很适合自己。爱尔兰人也不排外,也不歧视外国人。他们为人比较和善,节凑虽然很慢,但做事严谨且守规矩。

如果想留在爱尔兰生活,通过留学签证是比较好的一种途径。况且,想要在那边生存下去,不论学习语言还是技术,都是很有必要的。

2001年9月份,我带着自己攒的所有钱到达爱尔兰。

初到爱尔兰时,我感觉那里的建筑物比较低矮,没有什么气派高大的楼房,城市也不繁华,并不是想象中的发达国家。

(2017年,我与合作伙伴兼一生挚友参加交流会)

然而,在这里生活后才知道,这里不仅空气好,而且那些看着破旧的房子,里面都是现代化装修。

所有的公共设施都考虑到了残障人士,人文关怀做得非常到位。而且人们都很礼貌,即便是陌生人,见面也会招呼一声。办事情都很有秩序,一般都是预约,没有随便插队的现象。

去爱尔兰留学比其它国家容易,因为它不需要语言成绩。我要想在爱尔兰找工作和生活,英语是个敲门砖,所以首先得学习英语。

在这里,我学了三年英语,才通过了考试。

学英语的同时,我也在打工。这里的学费比较贵,家里的那点支持,也难以维持我的生活。

在爱尔兰打工,但凡有点技术要求的,都要有资格证。像我这种什么证都没有的,只能做服务行业。

(为新项目做投资路演)

我们上课一般是在上午九点到十二点,下课后,就是我的打工时间。打工不仅能增加收入,也给我提供了学习语言的环境。那时候,我基本就是三点一线,学校、工作地点和宿舍。

在半工半读中,我的语言成绩最后过关了。

2004年,我进入了爱尔兰的一所大学学计算机专业,这是我想学的专业。因为之前,我在国内有大专文凭,在这里只需要学两年,成绩过关就可以毕业了。

这里的学费一年高达10万,如果不打工,是很难解决学费问题的。

在这里读大学,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可以过关毕业。不像国内要选修其他很多的非专业课程。专业课,是我喜欢的科目,学起来还是很容易的。我一般白天学习,晚上打工,学习时间多于打工时间。

(完成学业,我获得毕业证书)

这里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不过也松弛有度,没有国内的紧张。这种学习氛围比较适合我。老师授课,也是启发性教导,而不是被动地逼着学。

我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也学得得心应手。因为需要打工,虽然没有全心全意地学习,最后依然以2.1的成绩毕业,并顺利申请了读研。

读研时,我选择了多媒体。期间,我已经开始在爱尔兰从事白领工作的兼职了,利用学到的知识,给一个公司做了一个网站。

这个网站可以互相通信聊天,可以找房子,找工作,卖车,卖二手货,都可以在上面实现。整个爱尔兰的华人,都在使用我们那个网站,在当时算得上比较红火。凡是在爱尔兰的留学生、华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创业初期)

也因为制作网站有了一些经验,还积累了很多人脉。在研究毕业后,我没有去找工作,而且辞去兼职,准备自主创业。

跟我合作的伙伴,理念跟我一样。我们一起携手专注做一件事,并希望做到极致。

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准备,2009年,我们正式挂牌了一个教育咨询公司。我想让更多的中国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让想留学的人,懂得如何申请爱尔兰留学,如何选取大学等等。

这也为那些不适应国内教育的学生们,找到另外一种学习的方式,得以挖掘自己的才能。我深知这样做的重要性,因为,我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在国内默默无闻,在爱尔兰才开始凸显自己才能的人。

(做客央视节目)

创业初期,非常艰苦。首先是资金短缺,当时资金太少,我们只能租一个饭店的地下室,做办公室。

刚开始,因为渠道一下拓展不开,销售额提不上去,自己都没工资拿。所以,我还得靠打零工、送外卖来维持生计。

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爱尔兰的大学,我们还得做大量的宣传活动。

我们把爱尔兰的一些高等院校的宣传画册,带到国内,邀请他们去参加国内的教育巡展,让更多的大学生知道并了解我们公司,了解爱尔兰。然后,通过我们来办理留学手续。

(邀请爱尔兰前总理到中国访问)

慢慢地,一些同学通过我们公司,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大学。我们也给学生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如生活上的需求呀,帮忙找工作呀。

因为刚来爱尔兰,语言不精通,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我之前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因此我太知道他们的处境了,也更能够帮助大家来解决问题。

(跟央视主持人合影)

后续服务是公司特别强调和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我淋过雨,所以更懂得给别人打伞。

就这样,我们公司渐渐赢得了好口碑,生意越做越顺了。在有了资金后,公司才正式搬入写字楼办公。

转眼到了2014年,公司正蒸蒸日上时,欧洲的经济危机又来了。经济危机给爱尔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企业都裁员。

而我们很多到这边留学的学生,都是半工半读的。爱尔兰经济不景气,导致学生没地方打工,没有了收入,学业不能继续下去。

(与爱尔兰时任总理交流)

我们的客单量跌入谷底,但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片蓝海商机。

因为在2012年底,爱尔兰出台了新的投资移民方案。由于业务相同,公司立马转型,从一个留学咨询公司,转变成了一个移民咨询公司。

说是转型,倒不如说是业务升级。而这次的升级,也是因为我们专注在这个领域,从而获得了机会。

这一转型,真的应证了陶先生的“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之后,公司进展得很顺利,从单一只做移民业务,慢慢到有公司投资,再到后来进行房产开发,目前开发福利房已有四百多套。

(与公司同事在工地视察,身后是我们开发的福利房)

后来又升级到投资管理的集团性公司,之后又到国内开设分公司。

今年,已经有114个投资者投资了我们公司,目前投资的金额在8160万欧元左右。我们公司的回报利润也是可观的。

预计在未来还将会有200位投资者,继续投资我们公司,投资金额将在1.5亿欧元左右。

我做事情喜欢做一件事,仅仅做一件事,并将此事做到极致。而且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就像爱尔兰人的生活节凑一样,不急不躁,专注且专业。

做事业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三心二意,这是我的原则。

(知道我拿的是什么鱼吗?)

我觉得,做事业不能影响生活的质量。做好事业,不仅体现一个人的自身价值,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没有必要为那些高大上的名誉,而纠结如何快速达到一飞冲天的气势。

比起急功近利,我更喜欢水到渠成。我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极致。

工作之余,我也很享受家庭生活给我带来的愉悦。我的孩子很适应这里的教学方式,我希望他在快乐中成长,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回首这半生走过的路,我其实就是在寻找一条我喜欢走的路。来到爱尔兰,我觉得自己很适合在这里生存,然后我就留下来,在这里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位投资客户,为我设计的独一无二的肖像)

作为身在他乡的华人,我更牵念着我的祖国。在外闯荡这么久,深刻体会到祖国强大的力量,更希望我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是炎黄子孙,我的根在祖国。祖国,始终是我坚强的后盾。

【口述:惠铁君】

【编辑:文言】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爱尔兰   双喜   祖国   公司   英语   后盾   爷爷   家里   父亲   生意   成绩   资产   语言   喜欢   国内   工作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